西哥特残兵对匈奴骑兵的恐怖感与日俱增,逃窜似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于是,西哥特残兵走出丛林,开始寻找新的避难所。
狼狈不堪的阿散那立克思来想去,目前最好的避难所就是罗马帝国,罗马人虽然凶悍可恶,但跟匈奴人比起来还是好多了。阿散那立克咬咬牙,决定逃往罗马。
公元376年年底,阿散那立克整顿好残败的十万人马,一窝蜂地向多瑙河进发,准备渡过多瑙河进驻罗马帝国。
对罗马帝国而言,多瑙河是任何异族无法越过的雷池,包括西哥特人。东罗马皇帝法伦斯和朝臣商议之后,决定收纳西哥特人。终于,这些惶恐不安的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来到了罗马境内的巴尔干半岛。
然而,这批西哥特人保全了性命,却又陷入水深火热的煎熬中。负责处置移民问题的罗马将领都是贪得无厌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私利,故意向西哥特人抬高粮价,以便搜刮。许多西哥特人甚至是首领都不得不卖儿卖女,来获得生存必需的粮食。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罗马将领的手下也都是贪财的人,他们利用手中大大小小的权力,来盘剥离乡背井、投靠罗马的西哥特人。苟延残喘的西哥特人,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西哥特人能够忍受罗马人的压迫吗?罗马的局势会因这些西哥特人发生改变吗?
§§§第四节罗马危机
西哥特暴动
攻陷东哥特帝国,赶走西哥特人后,匈奴人占据了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之间的整个草原,暂时停止了西进的脚步。
罗马帝国情知一旦匈奴人前来进攻,必将全盘崩溃。听说匈奴人暂时放弃了西进,罗马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公元377年,匈奴人和东哥特人民族、阿兰人民族结成了“三族联盟”,实行利益均沾的政策,而其他民族,如斯基尔人、卢吉人等则地位低下。
不久后,匈奴人把自己的统治范围分为两部分:顿河流域至里海为东部,第聂伯河流域至多瑙河为西部,两部各由一位出色的匈奴贤王管辖。
此后,匈奴人就在刚刚占据的草原上建立了匈奴帝国,开始在这里悠然放牧。罗马人为了安抚匈奴人,不时向匈奴帝国交纳大量的贡税,供这些匈奴人享用。匈奴帝国拿了罗马的钱财,就变得安分起来,没跟罗马惹出太大的是非来。
公元378年年初,罗马帝国的巴尔干岛上发生了大饥荒。居住在这里的西哥特人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阿散那立克和弗里提格作为西哥特领导,被迫请求当地的罗马将军卢皮奇努斯和马克西慕斯开放一个市场,让西哥特人向罗马人购买食品。
市场很快就开放了,可是当西哥特人蜂拥着赶到时,一看食物的价格,全都傻了眼。这个市场的物价贵得惊人,就连猫肉和狗肉这种罗马人不吃的食物,西哥特人也买不起。
西哥特人无奈之下只好跟商人们讨价还价,但是商人们坚决不讲价。
就这样,西哥特人的钱财都被罗马奸商榨走了。
饥荒依旧在持续,许多西哥特人钱财花尽后,只好被迫卖身为奴。而那些不甘心失去自己的西哥特人则开始策划发动暴乱。
罗马将军卢皮奇努斯听到了西哥特人准备暴乱的风声,就邀请弗里提格参加宴会,告知他要讨论解决饥荒的问题。
弗里提格料到卢皮奇努斯肯定心怀鬼胎,但他毫不畏惧,只带了几名亲卫,去单刀赴会。
到了卢皮奇努斯的将军营,宴会马上就开始了。酒过三巡后,弗里提格见卢皮奇努斯有些醉意,马上手起刀落,砍掉了卢皮奇努斯的脑袋。
事后,弗里提格发出消息说,罗马人企图在宴会上谋害他和其他西哥特领袖,然后把所有西哥特人都变成奴隶。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西哥特人震怒了,纷纷揭竿而起,很快就把巴尔干岛上的仓库一扫而光。
弗里提格担心西哥特人寡不敌众,就跟阿散那立克提出联手起义的要求。没想到,阿散那立克一口拒绝了。不久,阿散那立克就成了为罗马帝国效命的叛徒。
弗里提格情知西哥特难民无力与罗马正规军相抗,就派使者去请匈奴人帮忙。
巴拉姆贝尔闻讯,认为正好可以借机在罗马讨点好处,就派出一万骑兵南下罗马救援弗里提格。
西哥特人故意打开由他们镇守的多瑙河防线,让匈奴骑兵进入罗马,与匈奴骑兵共同攻打罗马。
此时,罗马帝国正在和波斯国交战,皇帝瓦伦斯听说西哥特难民造反,马上调集大军向巴尔干挺进。
公元378年夏季的一个早晨,西哥特义军与罗马大军在阿德里亚堡城西相遇,战斗一开始,双方旗鼓相当。厮杀到中午,罗马大军逐渐占据了上风,西哥特义军开始败退。瓦伦斯立即下令,从背后截断西哥特人的退路。
就在这时,罗马大军的北部蹄声震天,灰尘蔽日,不消一刻,无数箭矢雨点般地倾泻在罗马军的阵地上,罗马士兵们纷纷倒地身亡。西哥特人见匈奴援军赶到,赶紧趁机向罗马大军中投掷标枪。霎时间,罗马大军乱作一团,互相践踏,死伤惨重。
激战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罗马大军四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罗马皇帝瓦伦斯腰上中了一箭,突破重围向西南方逃去。
西哥特人见状,奋力追击瓦伦斯。瓦伦斯躲到一座房子里,避而不出,西哥特人放火烧房,瓦伦斯竟然被活活烧死。
匈奴骑兵在罗马抢够了战利品后,也无心恋战,就撤回了多瑙河北岸的大草原。
在罗马得到好处的匈奴人还会卷土重来吗?匈奴将会如何对待罗马呢?
分裂罗马
弗里提格带领西哥特人继续进行反叛,很快就占领了巴尔干半岛。自此,巴尔干半岛成为一个火药桶,不时地在罗马引爆。
公元379年至380年,弗里提格去世后,阿散那立克将巴尔干地区的大部分西哥特人纳入麾下。
公元380年,在罗马讨到便宜的匈奴人又不安分了,向多瑙河中游平原发动了猛烈的入侵。匈奴骑兵所到披靡,当地的日耳曼民族——马考曼人和夸德人狼狈逃窜,去寻觅新的家园。
好在,匈奴人并未对走向衰败的罗马帝国趁火打劫,罗马帝国的威胁依然来自西哥特人。
公元382年,罗马帝国的新皇帝狄奥多西皇帝与阿散那立克达成合约:
哥特人停战,亶誓保卫罗马帝国的疆土,并在战争的时候提供兵力。而罗马人则必须允许哥特人在一些地域分得土地,并可以自定法律、自选首长,免除土地租税,还要获得罗马皇帝的赏赐。
协议达成,双方暂时进入了和平共处的状态。
这些协议对哥特人是比较有利的,但对罗马帝国却造成了很大损失。
为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抑郁成疾。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撒手人寰。由于生前非常支持天主教,教众们给他封了个“罗马大帝”的称号。可惜,狄奥多西枉为一代君主,却不会教育后代。他临终前,两个儿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的年纪都还小,前者18岁,后者11岁,而且智商都很低。
在这两个类似痴呆的儿子中选任一个继承者,狄奥多西实在很为难。
不得已下,他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分作东西两部,两个儿子一人一半,不偏不倚。至于将来哪个儿子能重新统一帝国,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尔卡狄乌斯统治着亚洲西部、埃及和希腊等地区,建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统治着意大利、高卢、西班牙等地区,建都罗马城。
狄奥多西心知两个蠢儿子不会治国,万一被人篡权,恐连小命都不保。为此,狄奥多西把两个儿子托孤给名将斯提里科。可是,狄奥多西的良苦用心,却引起另一位名将的不满,那就是阿拉里克。
阿拉里克是西哥特人,而斯提里科是汪达尔人。哥特人与汪达尔人是世仇,因此,阿拉里克非常嫉恨斯提里科,总想找机会干掉他。
此后,阿拉里克和斯提里科的明争暗斗成为罗马帝国的时代主题。而匈奴帝国则开始运筹帷幄,更加壮大起来。
罗马帝国的战事刚刚消停,匈奴人又引发了战乱。
公元396年,匈奴东部贤王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联合里海东岸白匈奴(月氏人的一支),组成一万骑兵,侵入两河流域,向罗马依狄萨城发动攻击。
然而,依狄萨城由罗马名将瑞茨麦尔镇守,此人非常善于打仗,毫不客气地赶走了匈奴骑兵。 一
吃了败仗的匈奴东部贤王感觉很没面子,不久又重整大军,向西亚的游牧民族波斯萨珊王国发动了进攻。
萨珊王国骑兵在西亚也是很霸道的,但和匈奴铁骑相比却略逊一筹。
匈奴大军很快就攻陷了萨珊王国,国王巴哈姆四世向匈奴东部贤王跪地投降,答应割地纳贡。
不久后,匈奴东部贤王又联手波斯萨珊王国的骑兵,向罗国帝国控制下的叙利亚地区发动袭击。
叙利亚地区是西亚最富饶的地方,人口约有50万,罗马帝国特意派了4个军团驻守在这里。
可是,就在匈奴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愚蠢的东罗马皇帝阿尔卡狄乌斯却把这些驻军都撤走了。
驻军一走,让不善与人打攻城战的匈奴人轻易地进入了叙利亚。足足有200年没享受过城市生活的匈奴人像掉进金库的乞丐,拼命地在叙利亚四处搜刮,烧杀抢掠。几天内,叙利亚就变成了一座空城。
大概是杀红了眼,匈奴大军从叙利亚出来后,又直扑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
匈奴人的暴行终于惹恼了上帝,匈奴大军进入耶路撒冷时,此地正处于炎热干燥的夏季,匈奴人水土不服,经常上吐下泻。
无奈之下,匈奴大军改道西进,又一次攻打被他们洗劫过的波斯萨珊帝国,包围了该国的首都泰西封城。面对匈奴变本加厉的攻击,萨珊国王巴哈姆四世愤怒了,率领全城军民拼死抵抗。
匈奴骑兵不善于打攻城战,见无利可图,只好撤军。
此后,东匈奴只要物资匮乏了,就向高加索一带的部族讨要贡赋,稍有不从的部族就会遭到匈奴的攻击。这种局面,阿提拉统领匈奴帝国时,才告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