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大司马后,虽然上位已成现实,权势俸禄大增,但王莽仍然提倡节俭,以清廉示人。有一次,他母亲病重,朝中的王公列侯纷纷派自己的夫人去探望问候。这些夫人们一个个穿戴讲究,雍容华贵,珠光宝气,乘着漂亮的马车来到大司马府第。王莽的妻子出迎,却既没有穿漂亮的礼服,也没有戴珠宝头饰,连裙子也很短,以致贵妇们把她当婢女,直至进堂后宾主寒暄,她们才知道眼前这位穿戴寒酸的妇人,竟然是当今权倾朝野的大司马王莽的夫人。这一幕让她们惊得发呆,羞得脸红,回去后都以自己的亲见宣扬王莽是个清廉的人。于是王莽的仁德进一步成为社会焦点,其威望大增。
一次,因大司马王莽功绩卓著,皇帝加封他三万户,他坚拒不受,说要等天下百姓都富裕了,再接受封赏。皇上的奶奶太皇太后也下诏要他接受,而他则再次辞让,并借机建言太皇太后用这三万户之禄,行一些慈善之举:恢复高祖以来失爵的王、侯们的名位,凡是有子孙的都给他们诏封;二千石以上年老退休的官吏终身给年俸三分之一的俸禄;无依无靠的老年穷人也给一些适当的照顾。太皇太后按他的话照办,结果开创了中国养老制度的先河,此时王莽的仁义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比那些只知为自己捞钱的贪官装得好。当然,王莽也因此声望日隆,非比寻常。
王莽的仁义还在于必要时激流勇退,显示了不参与权力斗争的“博大胸怀”。那是在王莽升任大司马后,汉成帝病死,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至公元前1年在位)时期。话说汉哀帝登基后,重用以其祖母傅皇太后、母亲丁皇后为核心的定陶派外戚集团。他们纷纷占据要职,封侯列地,与先前的王氏外戚势力难免展开了一点权力之争,而王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出于顾全大局、维护政局稳定的考虑,王莽光明磊落地主动向哀帝提出辞官。哀帝巴不得把他赶走,便以五百斤黄金的重赏,换得王莽解甲归田。王莽辞官回到家乡新野后闭门读书,不接宾客,不谈政治。
在此期间,王莽只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起因是,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了一名家奴。这在当时算不了什么大罪,因为当时家奴并没有什么地位,尤其是在像他这样的皇亲府第里,更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王莽却大动肝火,痛骂了王获一顿,并立即令他自杀偿命。在昏暗的世道里,王莽能这样做的确很了不起。他的举动感动了家奴这一弱势群体,感动了当地群众,也感动了朝中不少官吏。人们纷纷上书为他罢官鸣不平,三天之内上书要求他还朝返政的官吏就有一百多人。在舆论的压力下,汉哀帝只好让王莽返回京师居住,但不愿让他复官。只可惜汉哀帝因为纵情于酒色,活到25岁就一命呜呼了。他做了6年皇帝连个儿子也没生,更谈不上其他政绩了。于是,定陶派外戚集团势力也随之土崩瓦解。此时,颇有能耐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立即出动,她亲自来到未央宫收了皇帝的玺绶,并立即派人召回王莽,不仅让他官复原职,而且下诏把军政大权统统交给他执掌。
重返政坛的王莽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大刀阔斧地清除傅、丁外戚势力。他首先除掉了被汉哀帝任为大司马的男庞董贤,接着又把丁氏、傅氏的子弟和依附于她们的官僚一概免职,遣送回家。他还奏请王政君同意,把傅皇太后贬为定陶王母,丁皇后贬为丁姬。他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与王政君拥立只有9岁的中山王刘衍为帝,是为汉平帝(公元前9年至公元6年)。这时的王莽,表现的是一个力挽狂澜的角色,所以关于他仁德的舆论烈火再次燃起。
有一次,汉西南边陲一个地方官向朝廷进贡了一只羽毛漂亮又名贵的白孔雀,当时朝中一批被王莽重用的儒生便借此发表一系列文章和演说,称白孔雀象征着国泰民康,只在一千年前的周朝出现过一次,是越裳氏献给周公的;而今日的国泰民康完全仰仗着大司马王莽,王莽的功德堪比周公,应当重加封赏。这些人还说,先朝大司马霍光安定宗庙有功,受禄三万户,可霍光名声不好,如今的王莽大司马功比霍光,名比他强,亦应受禄三万户。因此经御用大臣们议定,再报太皇太后画圈,王莽被封为“安汉公”,被授禄三万户。王莽再三辞让后接受了“安汉公”的封爵,而三万户的恩赐则坚决不受。此后,王莽果然以周公自居。周武王病重时,周公曾表示愿以自己替代病重的武王。而当汉平帝病重时,王莽也照猫画虎地做了一篇“策”,祝祷上苍愿以自己来代汉平帝接受天罚,愿替皇帝死。随后他把所写的策书放在用金绳系的盒子里,告诫大家不要讲出来。结果没等上天有什么表示,汉平帝很快就死了。
都说事变势易,或许正是以上白云苍狗的变化,令王莽心中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是他上位以后的转折点。一方面,他因清除傅、丁外戚势力和拥立汉平帝有功,名望日高,权势日增。另一方面,客观上讲,由于当时皇帝年幼,朝政只能由王政君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监管,由大司马王莽实际管辖,王莽没有理由不感到自己的不可或缺、当仁不让。史家推测,也许正是此时王莽产生了取汉家君主以代之的思想。其心理可能是:既然你汉家天子干不好皇帝这个工作,不如换人干,免得再弄出天下百姓因为宫廷权力之争而遭殃的事情。何况,还有“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这句古话。事实上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王莽思想的转变。因为她对自己的外侄王莽可谓十分信任,自她出面主持汉平帝即位以来,几乎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王莽,自己只留下大事裁决和发诏书的权力。及至后来,王政君因年迈厌政,又下了一道诏书说:“我年老了,精力不济,应该只操心养育皇帝。自今以后除封爵的事告诉我,其余的事,由安汉公和其他大臣商量着办就行了。百官任免、奏事都要见安汉公,由安汉公裁决。”自此,王莽获得任免百官的大权,其当皇帝的野心可能就在这时被彻底点燃了。
其实这种逻辑可能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一般的平民百姓对于谁当皇帝,并不十分关心,因为他们连温饱都忙不过来,谁还有时间去管那个。真正关心谁掌权的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诸侯王公和有地位的人,真正想当皇帝的人也都是在这些人中产生的。所以当看到王莽有当皇帝的趋势和想法后,一些认为此事如果办成会有好处的人就行动起来,这导致建议王莽当皇帝的声音正式出现了。当时有个到京城游学的无赖哀章,制作了一个铜柜,里面放着两册文书,书中用汉代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口吻说:王莽应当做真天子,并写明了王莽当皇帝后几位辅佐大臣的名字。其中有8个是王莽当时的心腹,有两个子虚乌有但很吉利的名字“王兴”、“王盛”,另一个当然是他哀章自己,一共11个人。哀章趁着黄昏时分,身穿黄色衣服,把铜柜送到汉高祖皇帝庙中,交给管事,请他代为上呈。于是这事一层层上报后,王莽就带人找太皇太后,要求顺应天命,建立新朝。
公元9年,王莽终于摘下汉家店的招牌,改国号为“新”,改元“始建国”,正式当上皇帝。当时这个以周公自比的王莽还流泪说:“当初周公辅政,最终能够恢复幼主的天子大位,而今我被天意所逼迫,无法再做周公了。”同时王莽还不忘封哀章为美新公,另在民间找出“王兴”、“王盛”连同其他人一起封王称公。只是王莽有上位之能、称帝之才,却无当皇帝守帝位的本领。称帝后,王莽大力推行他有些空想的政治主张,结果由于政治经验欠缺,导致政出无常,改革幼稚而脱离现实,加上他把哀章等人的炒作当成真的天意而妄自尊大,一意孤行,终于使西汉末年动荡的社会更加动荡,百姓贫困的生活更加贫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终于不堪忍受,揭竿而起,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的烈火遍及全国。王莽最终不能自保,于68岁那年,被攻入长安的农民军打死,农民军将他砍头碎尸,使其肉身不复存在。一并遭到抹杀的,还他生前那些仁义的举动。
虽然王莽的政权在绿林赤眉起义的风暴中倒台,虽然他是一个争议人物,但他的上位却明显的与舜有一种呼应。
从古到今,有很多仁义之士,他们以仁义名闻天下,而且要把这种仁义之名传递到掌权的高级官吏甚至最高掌权者的耳中,且得到认可、表彰和回报。此种上位术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在任何层面应用都会有所收获,不失为一种好东西。
时空对话
穿越时空,我与舜帝和王莽相见了。其中一人戴着斗笠,显然是舜。当年他正是借助这个斗笠,从燃烧的仓库上逃生的。而另一个自然是王莽,只见他手中捧着竹简,上面刻着那些为其当皇帝造势的话。
舜说道:“我想和你说的是,‘历史上的一切都值得重新思考,因为人们的视角总是互不相同’。史书上的暴君桀和纣,其实未必真如史书上所说的那么坏;后世所说的贤人周文王和周武王,未必有史书说的那么好。有时对一个人好还是坏的评价权,仅仅存在于当权者手中,或者写史人手中,所以后人对此要警惕。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一生中不可能绝对的好,也不可能绝对的坏。”
“我想说的是”,此时王莽说道,“你把‘仁义上达’放在上位术第一,虽然有从历史开始的地方写起的意味,但其实也是想提醒世人,万事仁义为基础。即使坏人行使一段仁义,也可能有一段的收获。当然,这也不是说要滥仁义。滥仁义,有时候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坏事。”说到这里,王莽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好看起来,因为他从大清周培公的脸上似乎读出一种信息:要不是王政君对你滥仁义,你可能也没有机会当一回皇帝。
王莽摇了摇头,道:“我知道世人对一个人的看法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了。”事实确实如此。如果说王莽的仁义之举有伪善的一面,从一开始就装仁义,装来装去最后因为欺骗了所有人而当上皇帝,但他毕竟也是将这种伪善保持了几乎大半生,其实也很累很不容易。一个人难的不是做一件好事,而是大半辈子做好事。而放眼天下,有的人甚至比王莽还不如——他们甚至连王莽做过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仁义之事都没做过,却通过自己或别人的嘴、笔,自吹自擂把自己编造成众人所喜欢的名人、典型,从而上位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