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207年一271年),字公嗣,小字阿斗。刘禅自幼生长深宫,为人懦弱,不懂政事。即位初由诸葛亮辅政,亮死,刘禅渐渐长大,但他仍然不理政事,整天在后宫里吃喝玩乐。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与陈祗相勾结,完全控制了朝政。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进达成都,刘禅领太子诸王并群臣六十多人,按古代国君投降仪式,反绑着双手,让人抬着棺材,到邓艾军中投降。
邓艾则给他松了绑,放火烧了棺木,表示接纳。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写刘禅降事。说邓艾大军攻取绵竹后,刘禅大惊,急召文武百官商议。光禄大夫谯周两度上疏,争言以“降魏不投吴”为上策,认为如此则“上可自守宗庙,下保安黎民”。刘禅从其言,即以谯周作降书,并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赍玉玺到雒城请降。
邓艾大喜,即回书刘禅,以安人心。刘禅亦大喜,双方约定十二月初一日,君臣出降,届时,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10里而降。邓艾扶起后主,亲解其缚,焚其舆榇,并车人城。
据此,可见,在罗贯中的笔下,刘禅确是按照庸主形象来刻画的。《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还写刘禅投降的第二年,他被迁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一次,刘禅亲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令以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都因而感伤,独刘禅“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对贾充讲:“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此事本于习凿齿《汉晋春秋》。刘禅之昏庸到何等程度,由此可见。
所以,长期以来,不少史籍论刘禅,多以“昏庸”、“庸禅”、“庸主”、“庸才”或“弱”称之,认为刘禅是个十足的庸主。刘备临终托孤时就担心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明确对诸葛亮讲:“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辅政,决事于巨细之间,但仍不放心刘禅,所以,当诸葛亮拟出师前上表忠告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陈寿《三国志》也评日:刘禅“惑阉竖则为昏因之后”。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也评说:“观孔明‘两不宜’,则后主之为君可知矣。”特别是刘禅后期,不仅宠信黄皓,而且压制大将军姜维,走上了“亲小人,远贤臣”的覆国道路,更为不少史家所贬斥。
但是,由于人们看问题的标准、角度不同,因此,历来都有人为刘禅“庸主”此说抱不平。
建兴二年(224年),诸葛亮任刘璋旧吏杜微为主簿,杜固辞不受。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曾这样评价刘禅:“朝廷(指刘禅)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之为君也,“可次齐桓,……齐桓得管仲而霸,……(刘禅)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将刘禅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评价不可谓不高。
现今的学者,也有人指出,刘禅在位41年,在三国国君中是在位最长的。
如果把刘禅在动荡年代安稳做皇帝,完全归功于诸葛亮的辅佐,那么,诸葛亮死后,他还做了29年皇帝,又作何解释呢?再者,诸葛亮、姜维的北伐都是经过刘禅首肯的,说明他并非偏安巴蜀,希求苟安的昏庸之主。
此外,对刘禅在成都不战而降之事,王隐《蜀记》认为:此乃以“全国为上之策”,刘禅不失为“通明智达”的王者。对刘禅在洛阳“乐不思蜀”的答语,鸣不平者认为是刘禅故意装疯卖傻,麻痹司马昭的韬略之策,也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
客观而言,历史上的刘禅的确只能算一个守成不足的“庸主”。关于刘禅用人,陈寿在《三国志》中评刘禅为“循理之君”,即是说诸葛亮、蒋琬、费棉三位贤相分别是刘备、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懦弱的刘禅只是遵循而已;刘禅在位几十年,用者非贤,黄皓、陈祗而已,尽管诸葛亮一再奉劝刘禅“亲贤远佞”,但刘禅最终不能自主,走上了亡国之路。刘禅何以能做那么长时间的皇帝?一方面是诸葛亮、蒋琬、费神等贤相的辅佐,另方面更主要是三国对峙局面造成。至于诸葛亮对刘禅“仁敏”、“明主”一类的评价,并非真话,是为争取杜微出仕而作的宣传而已。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平襄侯姜维是何等地忠于蜀汉!但他后来却不战而降魏。对此,论说不一。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