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盛产水果,玉林与北流更是盛产龙眼荔枝与黄皮芒果……而最近这些年,农民觉得种田还没有种水果,种药材赚钱,于是很多农民就不种田了,开始引进了橘子跟百香果。
几乎家家都种有橘子,就连我家,爷爷也在家里弄了几分田的橘子树,所以家里一片橘子,估计有几千斤,不过爷爷不卖,而是种着自家吃。
我想不到,北流这边的老百姓也种了那么多橘子,眼下疫情期间,连牛奶都滞销,更何况还挂在树上的橘子,还需要人去摘果,收购商反悔不来收购,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我们玉林的水果,真的很便宜,往年到了春节期间,街边摆起的小摊的水果商,我见过十块钱八斤橘子的。
过年的时候,本来就卖的很便宜,可以说是贱卖了。
一听说有几万斤橘子还挂在树上没人收购,我跟标叔都不说话了。不知该说什么,这种情况,我想应该不止一家。
其实我也知道,我女朋友家里,她是桂林人,也种了几亩田的橘子,产量应该有一万五到两万左右。前几天,她还跟我说有收购商去收购橘子了,卖了八千斤,还有五千斤左右挂在树上,收购商没有收购。
这几天太忙了,我都没有问女友,她家的橘子全部卖出去了没有。这位大叔一哭诉,我顿时想起了这件事,这时候我才意识到,疫情蔓延到广西后,并不是躲避在家里就可以了。
躲在家里,安全是安全了。
可果农,菜农们怎么办?
批发商怎么办?
特别是果农跟菜农,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一年到头就盼着水果跟蔬菜能卖个好价钱,全家就靠着这笔钱,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费。
如果卖不出去,没有收购商来收购,这一年就是白忙活了,损失巨大。
就相当于要了他们的老命。
你可能会说,没有人来收购,大不了自己吃就是了。可几万斤的水果,自己要吃多久才能吃完?而且种植水果,本就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为了发家致富。
如今疫情蔓延,导致水果滞销,我相信果农的心里,肯定是挖心滴血般疼痛,就连睡觉都会被痛醒。
“卖不掉也没办法,眼下这种情况,批发商收购了,也没办法批给水果店还有超市。”标叔说。
其实17、18年的时候,标叔自己也在老家种了几亩田的百香果。由于标叔家里的农田不多,而我家有一个一亩的田地没人耕种,就一并给标叔拿去种百香果了。
那时候,产量非常大,我当时在上海一家民营康复医院上班,还帮他卖过一千多斤的百香果给单位的同事。可自从18年年底左右,标叔就不种了,而是想方设法去赚更多的钱。
种了两年的百香果,标叔也想过靠百香果发家致富的梦,可他种了才知道,这是一笔辛苦钱,很累,赚的也不多。
还不如去外面打工来得快,可对没什么本事傍身的农民而言,他们只能靠种植赚钱,要么种田,要么种水果。
很早以前,种田还能赚钱,可如今,种田赚不了钱,农民们纷纷改种水果了。
水果滞销,这种困境,标叔也经历过,可他从来没遇到过,像这种被直接“堵死”在源头上,没有收购商来收购的绝境。
他遇到过的困境,最多只是贱卖。
而如今,果农遇到的却是绝境,没有人来收购,就这样烂死在果树上,烂死在果地里。标叔很同情他,可同情有什么办法,像他这种情况,估计大有人在。
毕竟,广西可是一个盛产水果的自治区。
“哎!”仓库员工无声叹了叹口气,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香烟,走到仓库门口处蹲下来,寂寞而沉重的点上。
此刻的我,没法理解他的心情有多么沉重与悲伤。
可我知道,他一定很难受,心里在滴血。
标叔没有继续说什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到他们这个年纪,上无老下无小,是没办法体会到肩膀上的责任的。
每天起床一睁眼,就是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还有医疗费。
车子从这家批发商的仓库开出去,掉头开往博白县的方向,躺在卧铺上休息的标叔才看着我问,“我记得村里,好像也有人种了一点橘子,不知道卖出去了没有,要是没卖出去,今年估计就白忙活了。”
国庆的时候,我回过老家一趟,知道村里确实有人种了许多橘子。就连我爷爷,也种了一些,不过都是自己吃。
要么送给亲戚。
“是啊!损失惨重,前些日子,我家小区门口的马路边,还有人用一辆三路车拉橘子出来卖,十块钱八斤,这简直就是血亏。”我面无表情道。
“十块钱八斤?”开车的老范忍不住哼了一声,“我见到十块钱十斤的呢!”
“愕!”
此言一出,我顿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十块钱十斤,就是图挽回点损失而已。”标叔作为过来人,知晓血亏的感觉,那绝对是迫不得已的行为。
按照这个价钱卖,刨开人工费,采摘费,化肥农药费,油费,根本没有赚,只是把损失减小一点罢了。
来到博白县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三点了,博白的公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不过博白人口多,可外出的人并不多。
所以这边受影响不如北流市大,县城上的集市,到处还是人,并没有佩戴口罩。菜市场依然是人来人往,我看到路边的水果摊的老板,依然在吆喝,一幅好不热闹的样子。
看样子,这里受影响比较小。
来到博白的批发商仓库时,我发现仓库这里,有很多商铺的老板来拿货,挤压在仓库里面的牛奶,很快就被一扫而空了。
“这里好像不受影响诶!”我侧脸看着标叔说,“看来是城里影响比较大,县城跟村里,外来人口流动性不大,都是本地居民,加上消息传播闭塞,大家都不是很怕。”
确实如此。
小地方的县城,其实跟乡镇没什么区别,老百姓心里不太关心时政,连新闻都很少看,除了年轻人唠叨几句之外,他们往往不会刻意关注全国新闻动态。
虽然现在流行用智能手机,老一辈也确实换上了智能手机,可他们依然把智能机当做以前的诺基亚一样,只是打电话用而已,别说玩微信跟QQ了,平常连新闻都不会多看一眼。
因为,我爷爷跟我爸,就是这样的人,我妈还好点,会偶尔看看朋友圈。不看朋友圈也不看新闻的人,基本上是不知道疫情是有多恐怖,有多严重的。
“穷乡僻壤的地方,平常别说外地人了,本地人都很少出去,除了去广东打工的年轻人之外,谁会从外地跑来这里?再说了,广西去湖北武汉的人本就少,博白县去武汉的人更少,本地人不怕事,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老范哼声道。
他已经见识到,本地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境地了。
“哦!”我觉得老范说的话很对。
估计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吧!
卸货后,返回到玉林市时,还有个把小时才到18点,一般都是18点才出发去柳州,回到市区,我发现市里空荡荡的,大街小巷都看不到几个人影,就只有在小区门口外面的马路边的通用商贸超市,能看到有居民在买菜。
我是来超市买点零食干货的,顺便去蔬菜区买点青菜回家里煮碗米粉吃,可来到蔬菜区时,我发现什么都没有了,货架上面连根大蒜都看不到,更加别说青菜了。
幸好还有鸡蛋。
“什么情况?青菜呢?”我朝着称重处的一个大姐走去。
“卖光了。”称重的大姐侧脸看着我,“冰柜里面还冻着一些肉类,现在不买,等会晚点连肉都没了。”
“啊!”我懵逼的看着大姐。
这什么情况啊!
虽然有五六天没光顾这家超市了,可这家超市就在我家小区门口外的马路边,这里不是市区,平常的蔬菜都是卖不光的,怎么现在连肉类都要清盘了。
“啊什么啊!那个……什么病毒一来,大家都不敢出门了,疯了一样跑来超市扫荡,别说蔬菜跟肉类了,有人还买了五六袋二十斤重的米回去呢!你要是再不买,明天又是除夕了,然后我们放几天假,到时候家里没东西吃,我看你吃什么!光喝粥吗?”大姐很夸张的说道。
我转头看向蔬菜区,然后又看了一眼冰柜里面的肉类,最后目光落在了腊肉上面。由于去年非洲猪瘟的原因,猪肉本来就很贵了,腊肉就更贵了。
所以腊肉还没被抢光。
可那么贵,我也吃不起啊!
“我还是买包米粉跟两鸡蛋回家吧!”我苦笑一声,在货架上拿了一捆米粉跟一袋包装好的鸡蛋后,就去结账回小区了。
吃完后,赶在了18点去到标叔家里,然后继续开货车去柳州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