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3800000011

第11章 幸福感的结构

多数心理学家认同幸福感可以分为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这里,情感维度包括幸福感的快乐维度和满意维度,而认知维度主要包括生活标准、价值观、态度、归因、自我评价等方面,这些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者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及进一步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人们对幸福感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一、幸福感的情感维度

1.幸福感的快乐成分

我们感受到的“幸福”,其实主要是指我们感受到了幸福的情感维度。其中,快乐成分又是我们最主要的感觉,它可以分为积极情感的增多和消极情感的减少。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和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指人们对不断发生的生活事件的情感反应。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体验的人更有可能知觉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而积极情感就是幸福感情感的一部分了,如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找到志同道合的情侣会感到幸福甜蜜等。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如考试失败会出现沮丧和苦恼,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等。

幸福感的快乐成分有三:第一,正是因为人主观体验到“情”,才会有快乐、满意和幸福,才会有伤心、痛苦和苦恼。而人的主观体验与外部表现存在着某种相应的联系,即某种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如快乐的体验必然伴随着笑脸或者手舞足蹈的外显行为。第二,外部表现,即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是在情绪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人体验到快乐的时候,就会额眉舒展、面肌上提、嘴角上翘。同时语调表情也会发生变化,语调开始提高,语速变快。第三,当人快乐的时候,会出现生理唤醒,即情绪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如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等。人快乐的时候,呼吸、心跳比较正常,可是当恐惧或暴怒时,人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胃肠道活动抑制等生理反应。

快乐是幸福感的必备成分,我们可以归为快乐的情绪和快乐的情感,快乐的情绪根据其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快乐的心境和快乐的激情。快乐的心境是一种强度较低、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快乐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如一个人高考被理想的大学所录取,在一段时期内都会处于积极、愉快的心境中。另外,快乐的心境也与个人的身体状态、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梅雨季节,人就不容易快乐,而在梅雨季节过后,人们在阳光沐浴下心情就会特别舒畅。处于快乐心境的人有时外表看不出异样,可是他内心却充溢着幸福的感觉。另外,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心境的持续时间,同一时间对某些人的心境影响较小,而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则较大。快乐的激情往往是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快乐的激情往往是由对个人或者社会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而产生的,比如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与苦恋多年的恋人结婚、我国奥运会开幕那一时刻的欣喜若狂等。快乐的激情往往与外部表现相联系,比如狂喜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热泪盈眶等。人被强烈的快乐激情所支配和控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比如,成功后的庆功宴上,平时很少饮酒的人会开怀畅饮;看到所支持球队进球,会忘记周围一切地狂笑欢歌。

快乐的情感是个体产生的社会性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了个体对别人、事物或者社会产生的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享受美的艺术都会使人产生幸福感。

2.幸福感的满意成分

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时,他才有可能体验到幸福感。如果他非常渴望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又无力改变的时候,那么他能够感受到幸福吗?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指个体按照一定标准对其生活中各个领域(如工作、家庭、自我等)的满意程度所做出的综合性判断,这种判断是通过比较个体所知觉到成就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获得的(Pavot&Diener,1993)。

生活满意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Shin D.C.和Johnson D.M.(1978)认为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Neal Kruase(1991)认为,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主观评价与心理满足程度,是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根据社会心理影响的观点,认为个人生活满意度与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有直接关联。

生活满意度通常可分为两种,即一般生活满意度和特殊生活满意度。一般生活满意度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特殊生活满意度是对不同生活领域的具体评价,如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等,一般生活满意度较之特殊生活满意度更为稳定和抽象。CamPbell(1981)提出,影响对整体生活满意度判断的至少有12个领域,包括:健康;经济;家庭关系;工作;住房;生活伴侣;娱乐活动;自尊;交通和教育等。

伴随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出现,研究者把生活满意度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提升到心理学水平来研究,建构了一些专门评价生活满意度的量表。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大多数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根据多重差异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取决于他在心理上几个不同差距的信息的总结,这些差距是个人认为自己目前所具有与他的期望之间的偏差。这种期望取决于:有关他人具有的、过去拥有的、现在希望得到的、预期将来得到的、值得得到的、认为自己需要的等六个因素;二是根据社会心理影响的观点,认为个人生活满意度与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有直接关联。如压力、抑郁、他人支持、内控、外控、角色成就和生活质量等。通过找出那些对生活满意度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就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测量来评定生活满意度的高低。

3.快乐成分与满意成分的关系

Lazarus(1991)认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对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和自身进行着评价,同时,这些评价导致了人们的积极情感或者消极情感的产生。幸福的人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所作的评价多为正性的,而不幸福的人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所作的评价多为负性的。当一个人体验到愉快或者不悦的心境的时候,情感活动便发生了;当一个人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做出有意识的评价的时候,认知活动便发生了。由此可见,幸福感是个体以快乐成分和满意成分为基础对其幸福体验的评价,而在评价的过程中,这两部分是交互作用的。

Andrews和McKennell(1980)通过对大量英国被试和美国被试研究发现,幸福感和快乐成分的相关更大,而快乐与满意成分的相关显然存在,但是通常只有0.5,甚至不到0.5。Suh等人(1997)通过对来自43个国家的56661名被试的资料分析发现,情感平衡(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差)与生活满意度的平均相关仅有0.41,但是在个人主义国家中这一相关则比较高,例如在英国和美国,这一相关就超过了0.50,而在集体主义国家中,这一相关比较低,有的甚至低于0.20。他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集体主义国家中,个体所报告的生活满意度部分取决于周围人的生活满意状况。这里,幸福感也被证明是由快乐成分和满意成分组成的。

快乐成分涉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者可以通过“情感平衡”(指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处于平衡状态还是失衡状态)来测量幸福。这两种类型的情绪过去被认为是完全相反的相对两极。Diener(1985)提到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因素,构成两个不同的变量。正性生活事件和外倾性倾向于与积极情感相关,神经质和负性的生活事件与消极情感有更强烈的共变。CacioPPo、Gardner和Berntson(1999)研究表明,独立的生物系统促进了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独立,满意成分主要表现为生活的满意度,它可以通过询问个体是否满意或愉悦来测量幸福。因此,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是测量主观幸福感情感方面的三个维度。

郑雪等人(2001)对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贡献率,其中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标准化的回归方程式为:

主观幸福感=0.311×生活满意度-0.340×消极情感+0.300×积极情感

Diener等人(1999)提出了主观幸福感多层次结构模型。与以往的界定不同,他将幸福感分为三个层次四个领域,其中处于最高层次的就是整体幸福感,它反映了对人们生活的整体评价,次高层次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一般生活满意度(整体生活评价)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具体领域满意感)。四个部分之间是中等相关的,最底层的部分分别是四个次高层次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成分,如积极情感的具体可操作成分包括喜悦、满足、快乐和爱等,消极情感的具体可操作成分包括羞愧、悲伤、焦虑、气愤等。另外,每种具体的情绪还能更进一步进行分割。整体生活评价包括充实感、有意义感和成就感等,处于次高层次的四个部分是幸福感的核心部分,它们具体的含义为: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是指伴随着生活事件与评价而出现的个人的情感体验,它是人们对生活中正在发生事件的情感反映。对于幸福感的测量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一个人可以把他自己的生活分成几部分来测量,包括工作、社会关系、婚姻等;我们还可以让一个人通过回忆经历某个特殊事件期间的情绪来测量其幸福感,比如参加高考、结婚、经历大病等;第三种方法是我们可以自评一段时间的心境或者情绪反应。

二、幸福感的认知成分

1.幸福感与生活标准

生活标准是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及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这个地区的社会进步程度。其标准大致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客观标准包括恩格尔系数、人均摄入的营养量、人均消费水平等;主观标准包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等。

生活标准首先应包括“生活水平”,主要有人均收入、家电每百人拥有量等硬性指标;再则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生活质量的变化。高质量的生活,一是物质消费占的比重小,精神文化消费占的比重大;二是物质消费中衣、食消费的比重小,住、行的比重大,精神消费中的比例应该是低层次的娱乐消费比重小,旅游、购买书刊等高级文化消费比重大等;三是要有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这要求人们的饮食习惯、休闲方式、作息时间等要科学、合理;四是“生活感受”,这就是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度等主观标准,具体内容有对个人收入、社会改革开放、自己的住房、自己的晋升、同事与社会等方面的人际关系、社会治安、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标准,标准不同决定了人的幸福感也不同。当前,一般观点是,生活标准和实际生活水平之间的差异与幸福感相关度较高。生活标准和实际生活水平差距过大,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而实际生活水平和生活标准接近,幸福感会逐渐增多。如果实际生活水平已经达到自己的生活标准,就算依然很清苦,人们也会感觉到幸福感。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能吃上一顿肉,全家就算是过年了,围在一起每个人吃两块就觉得很幸福了;可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去饭店享受美食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幸福感了。

2.幸福感与价值观

价值(value)观指个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Rokeach(1968)认为,价值观比其他概念更重要,是所有社会科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幸福感也有很大的影响。

人的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SPranger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分为经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等。正因为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体验到的幸福感也有所不同。

当持有某种价值观的人得到他在这种价值的实现的时候,他会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持经济价值观的人以谋求经济利益为最高价值,所以获得财富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很大的幸福感。他们对生活的整体并不是很满意,特别是对于家庭生活、生活标准、快乐事件,他们比持其他价值观的人要更为不满意(Ryan&Dziurawiec,2001)。而持社会价值观的人崇尚人的交往和帮助他人,财富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和帮助周围的人,这才是他们体验到幸福感的关键所在。政治价值观对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拥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往往不会快乐,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对权力满足。La Barbera和Gurhan(1997)发现,对于持宗教价值观的人,他们的宗教信仰在幸福感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宗教的虔诚笃信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和有意义。换句话说,宗教信仰中认知层面(如感知宗教的重要性)和行为层面(如参加宗教性的服务)对幸福感都有积极的影响。Hellevik(2003)发现如果人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事务中,对他人有更多的关心和同情心,会比只为了满足私利的人更幸福,这可能因为功利主义的目标比其他类型的目标更难完全地获得。

虽然个人的价值观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最主要的驱动力,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家庭价值观在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的作用。家庭价值观可以看作是家庭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的总和,Kau等人(2004)发现家庭价值观中最核心的五个重要元素是爱与关心、尊重、责任、承诺和交流,特别是对于亚洲地区这样集体主义且注重家庭生活的国家来说,家庭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一起对个人的幸福感起着促进作用。

3.幸福感与态度

态度(attitude)指人们对人、事、物、观念等的评价,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Olson&Zanna,199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三者共同形成对态度对象的评价:情感成分,包括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认知成分,包括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和信念;行为成分,包括人们对态度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态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价世界,当我们必须对一些事情做出快速反应时,我们对其的感知方式可以指导我们的反应方式。

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着自己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的不同和价值区别就产生了一种特定的行为倾向。人们对待婚姻、家庭、工作的态度的区别导致幸福感的区别,比如视工作为生命的人只有在工作上得到成就满足,他们才觉得幸福;而另一些人挣了大把的钱,对自己的事业发展也很满意,却总是不快乐,这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同所导致的。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不同,同样让人的幸福感有不同的体验。有些人看到财产数字的持续上升才得到满足,有些人却对财产的数字无动于衷,更愿意把钱花在他们认为值得的地方。另外,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态度的不同也区别了幸福感,例如对于失败持乐观态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这种困境的人体验到的负面情感时间持续较短,而对于失败持悲观态度的人,会一蹶不振,负面情感就会急剧增多,并且持续很长时间。

4.幸福感与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指个体在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相似的或习惯性的方式做出原因推理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归因方式指人们倾向于对不同的事件做出类似的原因解释,因此,归因方式是一个认知的个性变量,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用来评定当人们遇到事件时所做出的一般的原因解释。

一般而言,个体可以从三个维度上对某一事件做出原因解释,即自身—他人的、持久—暂时的、整体—局部的。新的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当个体对消极事件做出自身的、整体的和稳定的归因时,会认为事件是不可控制的,容易产生无助感,最终导致抑郁。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三个维度分别预测产生抑郁的不同方面,持久—暂时的维度与产生长时间的无助感相关,整体—局部的维度与无助感的扩散度有关,自身—他人的维度与失去自尊相关,但自身性维度并不能直接产生抑郁的情感。在归因方式的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三个维度中,持久性和整体性维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期望,进而形成抑郁,而自身性维度仅与失去自尊相关,不能直接影响个体的期望,不能直接产生抑郁的情感。当人们把消极事件归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而不是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或者把积极事件归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时,我们称之为乐观的归因方式,反之,则是悲观的归因方式。个体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对未来产生不同的期望,将消极事件归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的个体,认为将来的结果是不可控制的,很容易产生无助感;将消极事件归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的个体则认为事件是可以控制的,则不容易产生无助感。因此,乐观或者悲观的归因方式与幸福感相关。

5.幸福感与自我评价

郑雪(2004)认为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与判断,它包括身体自我的评价、社会自我的评价和心理自我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健康、社会生活及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正面和积极的自我评价,可以确立自尊与自信心,而过低、负面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认为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和自我厌恶的心理,从而缺乏生活的朝气、积极性和幸福感。但过高自我评价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最终遭受挫折,从而导致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产生更多的苦闷与不满。不难看出,自我评价与幸福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自我评价不仅取决于自身,而且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大多是通过他人评价“这面镜子”来看自己的,他人的评价为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经常夸孩子懂事、学习勤奋、自律性强,那么他对自己这些方面也会产生较高的自我评价。

积极肯定的评价会导致个体满意的情绪体验,反之,那些消极否定的自我评价会导致不满意的、痛苦的情绪体验。但是,自我评价导致怎样的情绪体验还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的要求以及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

同类推荐
  • 政务工作全书(下)

    政务工作全书(下)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邓小平理论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反映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的文学作品集。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征集活动,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主线,面向全国征集相关作品。来稿以普通基层工作者为主,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述70年来自己所观察、所经历、所思考的故事,从生活的点滴变化,透视社会的巨大变迁,生动地展现出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日益走向强大的方方面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从中遴选结集出版。这是人民群众对新中国70年的一种文学性、群像性、片段性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饱含深情的献礼。
热门推荐
  • 爱情,盛开在夏季

    爱情,盛开在夏季

    复读?本以为这次能安心完成学业的秦妮,却禁不住以结婚为目的而撩妻的俊冷校草——慕赫的强势追击。……大四毕业前一晚,宁合区第100套别墅内,她依偎在他怀里。他问:“你知道这一秒做了我的女人,就必须要对我往后的人生负责到底吗?”她说:“我知道。”他深邃的眼对上她坚定的眼神。她说:“你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她的手环上他腰间。静谧的夏夜温热的气息在屋子里蔓延开……他说:“我想拥有你,我们结婚吧!”她笑着:“好。我生来只为遇见你盛开。”
  • 村上花

    村上花

    突然想起你,突然感触,犹如一股暖流涌上心房。原来,相见如诗,往事亦如画。
  • 次元大崩坏

    次元大崩坏

    一场毁灭地球的风暴中,崔小易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获得了克苏鲁神话的传承,以圣杯召唤为契机,降临与现实,从此后在二次元中,无所顾忌的穿来穿去!
  • 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介绍的方剂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疗效确切,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医师、医学生、中医药爱好者和性疾病患者阅读参考。
  • Hidden Power

    Hidden Power

    American democracy, argues Charles Derber, is being subverted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itself. Derber shows how the current regime has maintained power by intensifying the red/blue culture wars—supporting religious extremists, exploiting terrorism fears, and manipulating the electoral process.
  • 迷糊皇后的霸道老公

    迷糊皇后的霸道老公

    建新公司董事长千李莹莹,遇到了一件十分狗血的事那就是穿越。她是一个表面迷迷糊糊的女孩,但是心里却是明镜似的!她原本好好马路上开车,可是一辆失控的大卡车把她给撞飞了。她也清楚这不是普通的事故,为了钱有些人是什么都做的出来的!她本来以为自己上天堂了,可是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君府长女君雪凝,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架空时代。虽然现在的身体长得挺美的,但是人生为何如此狗血,她只想普普通通的生活。她只想说一句话,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但接下来的生活将更加温馨,她只想好好爱男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离不弃,白发萧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戴尔·卡耐基全传

    戴尔·卡耐基全传

    他生于贫苦农家,却积极乐观向上;他经常遭人嘲笑,却勇于挑战自我;他初涉职场举步维艰,却能得到老板的赏识重用;他曾腼腆自卑,却成享誉世界的演讲人。他是谁?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读透卡耐基这个人,学习他的演讲、推销、为人处世艺术!本书讲述了从草根少年到享誉世界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传奇的一生。
  • 你可知我欲断魂

    你可知我欲断魂

    偶然听闻,“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几欲泪落。我爱你,谁让我有本事对你动了心,对你,我从未奢侈与你在一起,如果可以,我希望回到那年的盛夏,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没有开启那一把游戏。”啊啊啊,不服,再来再来。“对面的网友很是不服。”乖啊,坦诚地接受七连败的事实吧,快点叫大哥。“我看着消息被逗笑了,嘴里小声说道,“怎么能这么可爱呢?”————————————————————————”大哥小弟一生走,你是我超级超级好的朋友。“我愣了一下,”好,你也是我超级超级好的朋友。“,装着不在意的笑了笑,”别忘了,当初我可是你亲口认的大哥。“我看着少年,一样的天,下午的阳光在他的身后,我站在他的阴影下,看不见他的表情,内心想着“我希望我也可以只把你当小弟看。“
  • 开局就杀皇帝

    开局就杀皇帝

    徐闲重生到侠以武乱禁的世界,开局皇帝老儿便要杀我爹,婚约在身的公主殿下看上了小秃驴要绿我?徐闲自知十死无生,只求拉个垫背的,心一横竟是结果了皇帝老儿。随后召唤系统开启,白云城主叶孤城,寂寞剑神西门吹雪,夺命剑客燕十三,各种耳熟能详的绝世高手一一登场。徐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