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8年的法国二月革命中,国王路易·菲利普被驱逐出去了,第二共和国建立了。可是1852年下半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将第二共和国改成了第二帝国。帝国延续至1870年至1871年期间,正值与德国进行灾难性的战争。自废墟中崛起的第三共和国,至1940年便倒台了。
一、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
二月革命由巴黎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完成。工人们在社会主义人士路易·勃朗的指挥下,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坚决要求政府帮他们做一些类似于第一共和国曾经为农民们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让他们变成他们工厂和商店的主人。可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却坚持要求,政府只应当在政治上实行民主,不应当关注激进的社会实验。
法国的呼声
那时整个国家经由成年男子的普遍选举推选出一个议会,来为共和国草拟宪法。法国的呼声与巴黎的呼声是不一样的。每个省的农民和资产阶级都对巴黎工人的主张表示反对。所以,议会阻止了工人的起义,还草拟了一部共和宪法。它明确规定,设立一个立法团及一个总统,两者都要经过成年男子普遍选举。于1848年12月进行的选举中,很多选民把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推选为总统。
路易·拿破仑曾经在流放中度过了他的大半辈子。他常常运用阴谋诡计,尽力荣宗耀祖,以及将波拿巴家族是民主的拥护者与被欺压民族的朋友这种观点传扬下去。他的名字是很有魔力的。大部分法国人之所以给他投票,完全是因为他的姓是拿破仑。
有魔力的姓名
路易·拿破仑于1848年在流放的过程中被召回了,担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他巧妙利用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新职务去提高名望。军队拥护他,是由于他代表着自己好战的伯父的军事传统。农民与资产阶级拥护他,是因为他装出了一副保护“法律与秩序”的模样,而且还主张繁荣经济。工人们(就连不满的工人们)拥护他,是由于他使用了很多花言巧语去向他们保证他是工人们的朋友。教士们拥护他,是由于他拥护宗教教育,还派遣军队前往罗马去恢复教皇的地位。
因此,在立法团要求修改宪法,取消成年男子普选权的时候,总统便以民主的忠实捍卫者的身份站了出来。他仿佛已将法国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渐渐相信这一点,并且有理由这么相信。
总统的“政变”
路易·拿破仑凭借他的名望,还有军队的忠诚,并且依照他伯父的范例,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了“政变”。共和主义人士的领导者们被囚禁或是流放;立法团也解散了;新宪法被颁布了。于是宪法呈交表决,而且以多半压倒性票数通过。
路易·拿破仑有关他已将法国掌控在手里的自信,被证明是对的。
从总统到皇帝
从此之后的差不多20年中,路易·拿破仑事实上已是法国的专制者。刚开始他顶着总统的头衔,可是在1852年11月,他通过了公民投票的授权(法国所有成年男子的投票)使用了皇帝的称号。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三世”。
正如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所取代一样,第二共和国也于1852年变成了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帝国。
路易·拿破仑将自己看成是第三个皇帝,因为他打算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儿子做法国正统的统治者。拿破仑一世的儿子卒于1832年。
二、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拿破仑三世虽然并不伟大,可是却很狡猾。他将自己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原则上,虽然自那时到现在,法国从未放弃这个原则。另外,他保留了1848年革命所设立的成年男子普选的形式;从此,法国一直在坚持这种民主政治的形式。
皇帝大权在握
可是在法国,民主与个人自由都被拿破仑三世掌控着。正如法国人民不久便发现,成年男子普选本身无法让一个国家获得真正的民主。遵照拿破仑1852年的宪法,只是在皇帝讨好选民和在选举立法团的时候,才能在公民投票中使用成年男子普选权。一切的选举全是由皇帝通过他在每个地方的行政人员狡狯地进行安排。这些行政人员要对有助于皇帝的候选人支付费用,算选票,还要写选举报告书。另外,立法团除了通过皇帝所提议的法律之外,并没有其他权力。
“民主的”专制者
民主的形式只不过是拿破仑三世掩盖个人专制的外衣。他有权力停战和宣战,委派所有官员,决断公共政策。他遏制反抗他的报纸。他将攻击他的人进行流放或囚禁。尽管法国人民在理论上享有充分的主权,可是事实上,个人自由远远不如1814年至1848年期间复辟的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
对内政策
拿破仑三世在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时候,意图效仿他所想象的拿破仑一世来行事。在国内的事情上,他的目的是调和所有阶级。
(1)他增加了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商业利益,创建了储蓄银行制度,让贸易公司的组建更容易。他渐渐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还利用普遍的公共工程来援助制造业以及商业。改进了港口,排干了沼泽,开通了运河,修复了公路,很多铁路也建立起来了。巴黎城得以改善而且被美化了。法国还举办了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2)他承认了合作社的合法化,废止了反对工会及罢工的法规,监督承担工人死亡以及工伤保险的私人公司,借此来帮助工人阶级。他喜欢被人们称作是“工人们的皇帝”。
(3)他赋予了教士控制教育的新权利,在罗马驻兵是为了保护教皇,而且拥护教会的国外传教事业来获取教士的好感。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诚心依附于教会,因为她的大方赠与,她被当作是教士的保护者及穷人的朋友。
对外政策
在对外事务上,拿破仑三世一心想要消弭掉维也纳会议所产生的后果。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一世的失败以及法国的耻辱都是由那场议会决定的。他,拿破仑三世,要让法国恢复1815年之前它在欧洲所享有的荣耀与声威。他想要恢复它的“自然疆界”;他想要帮助“受欺压的民族”;他还想要重新建立一个法兰西殖民帝国。
所有这些事,假如有可能的话,他原本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去完成,因为他并非是像他伯父那么伟大的军人。可是他也明白,战争能够实现他在国外的野心,在国内增强他的声威。拿破仑一世曾经在战争中获得了荣耀,他可能也会如此。
与英国的结盟
拿破仑三世坚信,伯父被推翻的主因是英国的仇视,假如他期望消弭掉维也纳议会所产生的后果,就必须要得到英国的支持。怀着这样的想法,他于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同英国联合在一起了。
对俄国的敌视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同俄国作战。英国人担心俄国会统治土耳其并掌控君士坦丁堡。拿破仑三世与英国共同加入到这场战争中,做出了一副保护在土耳其的天主教徒、反抗俄国所保护的正教教会的模样。战争多半是在俄国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进行的。法国和英国取得了胜利。拿破仑因为主持了于1856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获得了满足感。所以,英法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
萨瓦与尼斯
我们已然知道,拿破仑三世于1859年是怎样帮助撒丁反抗奥地利。他所做的并没有他承诺的多,可是他确实获得了酬劳——萨瓦公园与尼斯城。这样的话,维也纳议会在意大利所产生的后果被彻底消除了。
面向莱茵河
拿破仑三世还希望帮助法国恢复东北边境上的“自然疆界”。他对德国人期盼国家统一的心情表示同情,假如普鲁士同意用莱茵河靠近法国这边的领土来作为报酬的话,他便愿意帮助普鲁士统一德国。1866年他建议联合普鲁士对奥地利宣战,可是俾斯麦认为普鲁士的实力足够强大,根本用不上他。所以拿破仑三世又以不帮助奥地利为由,向俾斯麦索要“报酬”。可是俾斯麦坚决地拒绝了他。最终他并未获得莱茵河沿岸的一寸土地。
拿破仑三世的殖民政策
同时,拿破仑三世为重新建立一个法兰西殖民帝国而竭尽全力。他在北非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得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尤其是新喀里多尼亚岛。他对中国进行了一场短期战争,还为法国在远东取得了有价值的贸易特权。他获得了在东南亚的立足之地,还为法属印度奠定了根基。
法国在墨西哥
拿破仑三世最具胆量的海外计划之一于1862年实施。当时他派遣了一支法国军队前往墨西哥,拥护一位奥地利亲王马克西米利安成为墨西哥皇帝。当然,他的计划是让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护法国的利益来统治墨西哥。可是,这项计划却是一个惨痛的失败。墨西哥人站起来进行反抗了;美国也表示抗议。1867年拿破仑将他的军队从墨西哥撤了回来,墨西哥人将马克西米利安杀死了。
形势的转变
只要路易看起来是胜利的,他就得到了人们的奉承。可是外国人总是恨他或是怕他。俄国人恨他的原因是,他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攻打他们。奥地利人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于1859年将他们逐出了米兰。意大利人对他丧失了热诚的原因是,他从他们的手里占据了萨瓦与尼斯,却未继续同奥地利作战。德国人担心他针对沿莱茵河地带的计划。美国人憎恨他在墨西哥所做的干预行为。英国人渐渐将他看作是没有原则的和危险的专制君王。直至1867年,他在法国以外再无靠得住的朋友了。
在法国反抗的增长
同时拿破仑三世也正在国内丧失他的威望。热诚的天主教徒反抗他在意大利的政策。各个阶层的法国人因为他在墨西哥难堪的惨败与他无法对付俾斯麦而备感耻辱。还有他对个人自由的压制也被人一直仇恨。
迟缓的改革
拿破仑三世因为共和党人和自由主义保王派日渐增长的反对而恐慌不已,于1869年赞成修改1852年的宪法。他赞同皇帝不应再掌控选举,出版应该有自由,政府部长们应该对立法团而非对皇帝负责。修改以后的宪法虽然并未达到人人满意,但还是于1870年5月由公民投票通过了。
对普鲁士的战争
西班牙王位在1870年便空缺,俾斯麦劝以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亲王担任候补人。这导致了拿破仑三世的抗议和俾斯麦的草率答复。7月份,拿破仑投掷了他的致命骰子,他向普鲁士宣战了。这正是俾斯麦所期望的结果。
拿破仑三世集结了法国军队,朝梅斯和斯特拉斯堡行进。梅斯和斯特拉斯堡是从法国前往德国的两大天然门户。可是拿破仑忽略了一件事情,大门常常会朝错误的方向开启!他还过分低估了普鲁士的军队。“战争制造者”以及“战争胜利者”都正等着这天,他们全都准备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