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立法院否决李宗仁提名的这一天,雷震从广州飞回了台北。在这一段时间里,雷震除参加各种会议之外,为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多次与诸同仁进行商议。两个月后,雷震与方冶又从台北赶赴厦门,再次协助汤恩伯守卫厦门。到达厦门的当天下午,雷震与方冶视察了厦门的防御工事。以他个人的看法,厦门岛“四周筑有公路,年久失修,应予加筑,以防万一之用。此岛只守据点,配备相当机动部队,如某处发生问题,可用汽车动兵堵截,如此可节省兵力。本岛四周环海,最狭处仅五百公尺,故守此岛,须守对江之桥头堡,需要相当海军力量,控制海中活动之渔船。” 这不过是雷震的书生之见,军人汤恩伯大概不会这样想。这时解放军已逼近金、厦,台北方面的援兵迟迟未到,“兵力单薄,无钱无兵,等于空城之计”,汤恩伯“夜眠不安”。8月27日,汤恩伯亲自返台与陈诚面谈。
因请台湾方面增兵却又无兵可增,于是汤恩伯建议改调刘汝明 部前来厦门协防。然而刘部军纪一直不佳,所到之处,骚扰不堪,厦门人不独闻而畏之,且逃避一空。雷震曾再三提醒汤恩伯要考虑这一点,然出于无兵之奈,汤不得不出此下策。9月1日,雷震因受寒而浑身无力,在寓所休息一天。警备司令部逮捕厦门大学一教授,同时还有学生六人、工友四人。该校校长汪德耀先生及训育长、总务长直接找上门来,请雷震出面过问此事,“若无证据迅予释放”。雷震答应帮忙,第二天与毛森司令联系,请他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不可乱来。9月15日,平潭告急,汤恩伯率舰前往救援。谁知汤到后,发现军队早已溃逃,至为恼火。而陈诚答应的援救物资如粮、饷、弹药等迟迟未到,汤认为如此下去,于己固然是一个失败,而于国家更无利。汤恩伯决定让雷震去见蒋介石,以求得蒋对自己的谅解。
9月19日,雷震一行到达广州,即订下前往重庆的机票。这时有消息传来,说蒋介石将于不日抵穗。雷震立即向重庆方面求询,答复是:9月21日若能抵渝则可去,之后就不必去了……9月21日晚,雷震在重庆林园见到了蒋介石,向他报告金厦军政现状、汤所遇困难以及有辞职的念头等,希望蒋能去厦门视察一次。蒋对雷震说,汤在此时不能辞职,至于是否前往厦门视察则未加任何说明。9月24日,雷震回到厦门。汤告诉他,九十六军和六十八军均不能战而退至岛上,保安团也溃退至小金门一带,目前只有五十五军在抵抗。汤这时又想派人返台与陈诚商量其援救方案,让雷震与方冶二人中去一人,究竟谁去由他们自己定。方冶并未与雷震商量,就自行决定前往台北,对汤则说这是与雷震商量好的。雷震多少感到有点不快,在日记中写道:方冶“公然造假话,我见其如此作为,做人的条件还不够,遑论作事。
我与恩伯友谊数十年,他愿去当然让他去,但应当明言,天下事都可以商量,尤其这类小事,我绝不会与之争也” 。此时汤恩伯遭到了内讧,《中央日报》刊有总统府发言人的一个谈话,指责汤“在戡乱诸役,军纪废弛,失土丧师,应予惩罚,故对福州绥靖主任(一职)不能同意,请行政院另提”。汤恩伯阅之大怒,说“李德公如此作法,似有与介公破裂亦所不惜之意……大敌当前,内讧不已,前途之危险,殊难逆料也。”汤恩伯一气之下拟离开厦门,想让雷震与方冶代其维持几天。雷震认为不妥,劝其“先到台北与总裁说明,不可偷偷离去”。10月17日,蒋介石一行乘商船“华联号”至厦门附近海面,汤恩伯、雷震、方冶三人登船面晤。下午四时,蒋众人登岸,分别召见团以上干部及厦门市市长、商会会长、党部人员。临上岸前,蒋单独召见雷震,雷震为汤恩伯说不少好话。这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宣告成立,蒋介石的心情显得更加暴戾不安,“今后革命一切听命于党,党有主义与领导,由党指挥政治与军事”,似乎又回到了行宪前的训政时代,雷震深感国民党的政治前景不妙。
1949年10月16日,厦门失守。
10月19日,雷震、方冶离开金门经高雄返台,汤恩伯亲自送行。汤写有二封信,一封给蒋介石,另一封给陈诚,让雷、方二人代为转交。汤在给蒋介石的信中详述10月15日之战的经过,以及刘汝明、曹福林 等人如何不肯反攻,建议二十九师保留其番号,其余均予撤消,送至火烧岛管训。至于他本人未能完成交达的任务,请求加倍处罚……信中还有“雷震、方冶二人任务已告一段落,现为军事休整,二人可返台休息”之句。雷震总算结束了协助汤恩伯军事防卫工作,尽管上海、厦门先后失守,雷震已是尽了全力,蒋介石并无责备之意。
到台后当天,蒋召见雷震,让他转告汤恩伯不可在船上指挥,尤其不可住在船上。雷震以人格向他担保汤在十六日之前绝无住在船上之说。蒋不信,说根本就不应当上船的,不可老是逃跑,名誉要紧,将部下丢下,太不成话……说完,蒋介石独自走进内屋,雷震见状只好退出。因厦门要塞失守,国民党内部对汤恩伯微词颇多,包括王世杰在内对此也有所不满。直至10月26日,金门一战汤恩伯取得大捷,雷震这才感到“恩伯及予等亦可稍为抬头”了。四天之后,汤恩伯返台,雷震、方冶、陈大庆、宋英等人去机场迎接。这时,《自由中国》半月刊正在积极的筹办之中,最初定在11月15日出版第一期;后因排印不及,至1949年11月20日才正式出“创刊号”,胡适任发行人,雷震为社长。
缘起与创办
经历了上海、厦门之战后的雷震,其时心情十分低落。
1949年10月22日,雷震回到台北的第二天,即与当时的教育部长杭立武商谈筹办《自由中国》具体事宜,杭立武也是最早在上海发起创办此刊的要角之一。由于资金尚未落实,杭立武允诺教育部分担其部分经费,即每月支付二百美金。10月23日,杭立武从台北前往香港,然后转机拟前往重庆,雷震等人去机场送行。雷震觉得办刊经费仍不够,让杭立武再追加至三百美金,杭答应了,嘱其办公室人员胡秉正按月付给。这时雷震才算真正介入了《自由中国》半月刊的创办工作。在此之前,除这一年春天在上海与胡适、王世杰、杭立武等人议过此事外,雷震就一直忙于协防上海、厦门军务,以及应付党内各种大小会议和琐事,根本无暇来推动其创办的实际进程。这一期间,主要是由前华北大学教授王聿修负责此事。然而书生办刊往往意见不合,又因一时无法筹到应有的经费,这件事在雷震正式接手之前实际上就已搁浅。
《自由中国》半月刊的筹办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真实地反映出人们在面对政治大变局时的复杂心态。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大致有这样几种选择:“一,对国民党、中共均不支持,如张君劢等。二,不支持国民党,并不反对中共,如梁漱溟、罗隆基、储安平、陈寅恪、沈从文等(动机不同但行动相近)。三,不支持国同党,支持中共,如‘救国会’诸人。四,支持国民党,反对中共。如胡适、傅斯年、殷海光、雷震等。其中选择第一者与第四的知识分子,他们均反对共产主义,但二者的行动路线并不相同,影响因素则在于其对蒋中正的态度。如张君劢、黄宇人(国民党团派人物)在徐蚌会战后即力主蒋应下野,对由蒋领导政府来改造现状不抱希望。
他们在国共战争中国府失利后,就选择非蒋控制的港澳地区,其中多人被列入入台黑名单,之后他们成立‘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形成日后所称的第三势力,寻求在国共之外的解决之道。” 雷震身为国民党高官,又有着在国民参政会及政协会议的经历,自然会想方设法召集在他看来是可以团结的一切知识分子,并号召信仰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团结,以抵制当时的“投降论调”。1949年3月底,他与许孝炎、傅斯年、俞大维、王世杰、杭立武等人在上海聚会,设想成立一个自由中国大同盟。之后,又与胡适、王世杰、杭立武等人动议创办《自由中国》杂志或日报事项,这实际上就是《自由中国》半月刊创办的第一阶段,雷震后来回忆道:
胡适之先生看到南京住不下去,亦于一月二十二日晨到沪,住八仙桥上海银行里,他和上海银行董事长陈光甫是老朋友故也。我和王世杰住在上海贝当路十四号章剑慧先生家里,时杭立武先生亦在沪,不久由胡先生推荐就任教育部长了。我们经常见面,对于时局应该如何来尽国民一分子之力量来图挽救,因为中国还有半壁江山存在也。我们集谈结果,主张办个刊物,宣传自由与民主……以之挽救人心。……以《自由中国》为报刊的名字,亦系胡适命名,盖仿照当年法国戴高乐之《自由法国》也。我主张办日报,因为在影响沦陷区人心上,定期刊物已经时间来不及了。胡适倒是主张办定期刊物,为周刊之类,他说:‘凡是宣传一种主张者,以定期刊物为佳,读者可以保存,不似报纸一看过就丢了。’结果,由我决定如何进行,我决定筹措十万美金在上海办日报。
实际上,以雷震的回忆,他与杭立武和胡适谈话之前,曾拟过八个刊物的名字,如《自由论坛》、《北辰》等,“胡适一概不予采用,谓这些名字,在今天毫无影响北方人心的作用,为要表示办理刊物的目的,故用《自由中国》这个名字……” 在当时,以雷震的身份和地位,确实可以筹措到这一笔资金。一方面,他与银行界的关系素来不错,同时兼任中央银行监事一职,另一方面,他本人也相信蒋介石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雷震从溪口回到上海后,即开始筹措资金,他的第一位筹款对象就是老友汤恩伯。
1949年4月11日,宋英陪雷震去汤恩伯处,对汤说明来意,希望立即予以支持,“俾可即时工作”。汤一反常态,称警备司令总部根本没有什么钱,即使这时向外筹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并责怪雷震前向他来筹款,是“以其有钱,似以军阀待之”。雷震“闻此语至为愤慨”,因为在此之前,他已对汤恩伯说过此事。当时的具体方案是,由王世杰向陈诚筹款,杭立武向胡宗南筹款,雷震负责向汤恩伯筹款。雷震对汤说:“我们认为你们是我们的至友,而此工作又为救中国,救中华民族之工作,故请你筹款,绝非认为你们有钱,不应有此误会。”雷震坚持让汤筹措五千美金,并于三日内交款。宋英也很不客气地教训了汤恩伯一顿,“恩伯连连认错,当即下条拨吉普车一辆予‘自由中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