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人体的病理
古人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生理过程,但这些知识本身对于古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崇尚实用的。儒家、道家的思想需要与政治统治结合起来才有用,否则不可能流传至今;人体的基础知识需要与治病结合起来才有用,否则也不会成就今天的中国医学。
那么人体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发生疾病呢?
古人把引起疾病的因素划分为三类: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主要包括饮食、情志和劳逸方面的异常;外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气候的太过与不及;不内外因主要指虫蛇咬伤、刀剑损伤等。
这里会有朋友提出疑问:按照现代医学对疾病原因的认识,疾病可以划分为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了细菌或者病毒等引起的,必须把这些致病因素彻底清除掉,疾病才可以被治愈;而非感染性疾病,常常是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比如高血压就是心脏和血管系统出了问题引起的,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出了问题引起的,必须把这些心血管、胰岛素的问题解决了,这些疾病才能真正得到控制和治疗。按照中医的说法,这些细菌、病毒难道不是真正的病因吗?这些心血管、胰岛素的问题难道不是真正的病因吗?
我想这里有必要多占用些篇幅来讲一下。
先说外感病。我们来看一看感冒这个最常见的病吧。感冒后会出现头痛、发热、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西医检查血象,结合病史,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对不对呢?当然对。但是假如我们现在可以暂时放开以往的常规认识,试着思考一个问题,或许你看到的感冒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
我们在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着凉了会感冒,在春夏季天气转暖甚至炎热的时候也会感冒,在暑天的“桑拿天”里也会感冒,在秋季天气干燥气温骤降的时候也会感冒。请仔细回想一下,在这些不同的季节里,你在感冒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相同的吗?常常是不同的。冬季着凉后的感冒,通常是打喷嚏、流鼻涕、怕冷明显;天气炎热时的感冒一般都伴有嗓子痛、不怕冷、痰黄黏稠;暑天感冒时全身不适的感觉很严重,经常伴随腹泻等消化道的表现;秋季燥邪引起的感冒,一般咳嗽症状比较突出,痰却很少。
我的问题是:如果同样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甚至有可能就是同一种细菌),病因相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中医理论跳过细菌的环节(当然不是有意的,是受到当时条件限制的),直接把疾病与环境作了链接,以这样的思路所发现的问题,是现象还是本质呢?
内伤疾病,又与外感病不同。假如把外感病定性为敌我矛盾的话,内伤病就应该是人民内部矛盾了。对于前者,动员全部国防兵力,速战速决,尽快把敌人驱逐出去,是最为得当的办法。但对于后者,显然就不能再调动大部队去讨伐了;即便是少数破坏分子,交由公安部门查办也就可以了。而且处理这类问题,常常是急不得的。譬如小两口吵架,公安机关是不能轻易作出处罚的。看似对男方的严厉惩处,实际上对女方的伤害也非常大。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在人体内伤病过程中也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譬如糖尿病有一种类型,叫作阴虚火旺。
吃得多、喝得多,火气很大,但是人比较瘦,睡眠很差,入睡困难,梦又很多。如果用夫妻来比喻人体的阴阳,那么此时的状态,就是丈夫很凶悍(阳热盛),妻子很柔弱(阴气虚)。如果此时给出严惩丈夫的决定,即用苦寒之药来清泻阳热,就会发现,丈夫气势衰败的同时,妻子也变得更加苍老无力了。因为苦寒药在清泻阳热的同时,同样会耗伤阴气。更不利的是,苦寒药对脾胃的伤害也很大,脾胃受损,气血就无法得到补充,阴阳就更虚弱了。正确的方法是,用甘凉的药滋助妻子,让她的身体更强健。只有妻子的“实力”与丈夫相当,妻子才会对丈夫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夫妻才会真正地实现和谐幸福。
当然,外感病与感染性疾病、内伤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上仅为举例,详细内容,请留意病理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