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
这天清早突然下起了冻雨,北风却是安静了不少,林玉璋去塾里之前就把炕灶里又添了把火。
这几天白天都没烧炕,陆春雨都是在腿上搭件小袄,林玉璋自然知道。
这些天东厢那边的小炕就没停过火,林田氏要带霞儿当然不能捱着冷。
上房那边,林何氏的炕火也没断过,林玉琪到是没有,但她会去娘那边做针线活儿。
只有陆春雨因为一个人的时候居多,才没有浪费。
林霖也不是在上房就是在东厢,总是在暖和的地方,到了晚上才会回西厢。
“从今天起,咱们的炕也不能冷着,你不用担心柴不够烧,家里边年前肯定还要请人砍柴的。”
“知道啦。”陆春雨连忙笑着应了,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看着他。
之前她是自己不想浪费,觉得可以省省,这到不是家里谁找麻烦,现在这天气越发冷了,她也不想再给自己找罪受了。
也让他心疼呢。
“乖。”林玉璋笑着伸手捏了一下她的脸颊,立刻就被她瞪了一眼。
“那我去塾里了。”林玉璋悻悻一笑,转身要走。
“我都烧炕了,你总要抱个汤婆子吧。”陆春雨却拉住了他的手,笑吟吟地把汤婆子递给他。
“好吧。”林玉璋回头看了一眼,这次没有拒绝。
知道这边烧了炕,林霖立刻蹬蹬地跑了过来,欢喜地嚷着:“二婶二婶!我在这边玩儿!”
陆春雨见他一副好多天不见甚是想念的表情,不由好笑。
这小家伙每晚不还在这边住嘛,白天也是在这边太冷,陆春雨就把他赶走,或是林田氏把他喊过去。
西厢有没有烧炕,林田氏就在对面,每天都盯着呢。
陆春雨觉得,她是主动不烧炕的,但若真的烧了,林田氏肯定不会闭嘴的。
这天的雨也不是很大,但也淅沥地下着就没停过。
中午陆志安过来,陆春雨便将他一身检查了一遍,穿的是新棉袄,膝上还绑了护膝,也带了汤婆子。
脚上也穿着厚底儿棉鞋,外边还套着加厚的草鞋,这样走在路上才不至于让泥水太容易弄脏弄湿棉鞋。
做为穷人家孩子,这副装备已经是很好的保暖措施了。
陆春雨又和弟弟确认过家里用柴情况和烧炕情况,知道娘在取暖事情上并没有小气,这才放下心来。
也是,以前陆家穷得无粮下锅、病得只能等死,如今家里看似没钱、口粮也是村里分配下来。
但手中实则是拽着一些小钱的。
绣花从八十文涨到了一千八百文,这日子还是以前能比的嘛?
何况陆春雨早就和娘把话说透了,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日子才有出路,赚钱也好,生活也罢。
若营养不够、挨冻受饿,身体如何好得起来?
若娘再倒下,叫两个小的怎么办?
娘自己也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也就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连家里的伞都是新买的油纸大伞,陆志安撑着这把大伞也不怕背上的书箱淋湿。
虽然穷少年突然比其他许多少年的穿着和装备都要好了,但没人敢说什么。
除了人家姐夫是小先生,也是因为人家姐姐嫁的是小先生,夫家有钱家境富足啊。
何况人家姐姐还会绣花赚钱呢?
这种事情也是羡慕不来的。
只不过再没人敢嚷出“娶妻当娶陆春雨”的话来了,半大的小子们已经懂得,小先生会吃醋的!
这雨到了下午就慢慢变成了雨夹雪,而且雪花片儿渐渐变得大了起来,而雨却变小了。
陆春雨听到林霖嚷着奇怪的雨时,就走到门口看了看,知道这天气已从雨夹雪变成了小雪。
今天塾里放学又提前了半个时辰,却多布置了几个字的练字作业。
只为了在天黑前让大家赶紧回家去。
塾里白天在每间课室的角落里都有烧几个火盆,有的娃子带了汤婆子,有的没带,但课室里虽不如烧炕暖和,但也不至于太冷。
这也是每年到了冬天塾里就会增加的成本,只是没有找娃子们收钱。
夏天的凉茶、冬天的火,林夫子从不提及加钱的问题。
夜里,外头的风又渐渐大了起来,林玉璋也不去书房读书了,只坐在炕上看书。
林霖就学了二叔的样儿,也盘腿坐在对面,手里拿着炭笔,在认命地继续练着兰草的笔划。
因为二叔说,不把这个画好,就不准用颜彩学画。
陆春雨则继续赶着绣品,在去茅厕回来,进门就喊了起来。
“外头已经有积雪了,明天可就是个雪天呢。”
林玉璋抬头,掀开窗子朝外看了看,心下既高兴又惆怅。
今年的冬雪终于落下了,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读书人当然喜欢下雪天,觉得很有意境,只是……
做为穷家人却又害怕下雪天。
冷,耗柴,容易生病。
不方便出门做工,没有工钱贴补家用,家计难捱。
还好李花坳环境不错,今年也都丰收了,离镇子不算太远,农闲时不少人都外出做工,到也没有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
除了早前的陆家二房。
而陆家二房则是因为陆有富病逝,花钱治病欠了债,陆方氏积劳成疾、忧思成病,一家孤寡这才难以度日。
但也不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只是陆方氏病了耗空家中最后一点积蓄又没有新的收入,口粮耗完。
当初陆春雨穿越而来时,陆家其实还有两头猪喂着呢,原主是去扯猪食时,被陆菲菲欺负才出事儿的。
所以总的来说,李花坳其实还算是富裕的村子,不然林家村塾也不会有这么多个读书娃。
但毕竟是大雪天要来了,谁家没个难捱的时候?别的村子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吃晚饭时,还看到大嫂忧心忡忡,大哥说等沐休去趟田家,又有许久不曾去过了,也带孩子们去走走亲戚。
其实还是大嫂担心娘家冬粮不够吃吧。
但小媳妇说,怕是大嫂惦着林玉瑛回门礼,想要弄些到娘家去呢。
毕竟上回大哥从县城带回来的一些东西,爹娘还主动说让她拿些给小弟小妹吃。
大嫂娘家远,就没这机会,怕是心里一直不平衡着呢,不然前儿也不会找茬了。
凡事总有个因果,就连林玉瑛总闹腾也是有个原因的,所以……
为人子女记挂爹娘和家中亲人,这并没有错处,林玉璋只是在忧心,相比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到底是给穷家人带来更多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