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由季先生暂领秘书处之外,其他各部门的官员均已就位,随着新的人员进来,要根据考绩的情况裁撤。不过李岩不怕有能力的官员多,马上要收回的北方地区、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官员。只要有魄力,有能力,建朝之初,还有可能越级提拔,以后这样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了。
这段时间,大家基本上已经接受了政务官和事务官的概念,也逐渐了解了三大院的管理体制,对读书人而言,不再只有科举一条出路。三大院一样有官职和级别,只是路线不同而已。忙完这些,李岩开始考虑太学的教育问题。
宋朝太学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宋朝初年,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学生名额增加到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赵佶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
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庆历年间,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起,外舍生亦由太学供给饮食。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学习,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可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宋代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宋代太学毫无疑问为朝廷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但是随着后来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这是李岩所不能接受的。理学的很多思想其实跟社会的进步想违背的。
而且从有人的角度来讲,理论派的学者和实践派的官员是两回事,培养模式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正是因为宋朝这种对文人的宽松环境,造成官员和学者往往二者合一,很多官员往往更加重视自己学术方面的成就,而忽略了官职的工作。这样的体系,肯定跟李岩的要求是不匹配的。
这天,李岩召集政事堂的七位宰执,一共前往太学视察。后期完成太学的改革,才算是整个教育体系基本健全。
太学作为最高学府,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地理位置,都是非常好的。李岩到门口的时候,选了一块地方,直接从空间取出一块石碑,上书:为国家崛起而读书。这种神仙般的操作,对李纲等人已经算是习以为常了,而对于国子监的官员,则是第一次见到,都被震住了。
李岩赐下的这个碑文,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入学就该思考的,更甚至是蒙学的时候就该灌输的。弄不明白这个问题,读了书也是糊涂虫。
在国子监众官员的带领下,参观过校舍后,李岩选取了校区中央的一块空间,放置了一个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书籍已经提前由威利审校完毕,算是批量印刷版本了。
包括经史子集、文学、历史、考古、管理、经济、金融、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包括了一些哲学和科学的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哲学思辨和逻辑的元素,造成朝堂上也带入了这样的成分,不是看谁有理,而是看谁声高。这种思想听可怕的,所以李岩在太学的基础上就要给他们予以纠正。特别是将要在儒学领域影响力大增的理学学派,李岩一定要打压下去。他目前提供的书籍中,已经把理学学派比较务实、对社会有推动价值的论述做了整理了。比如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他没有正面价值的东西就不必再让他们出现了,这不是对文化的破坏,而是从千年之后回顾的超前眼光来纠正这些弯路。
而且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拉帮结派,一个人影响力的大小要看他的学生的多少和影响力。这个在朝堂上会形成不认理只认人的惯常思维。大量的基础学堂建设,而每个老师都只负责某一部分的课业,所以学生是皇家书院的学生,而不是某一个老师的学生。不为统治者所用的人,印象里过大自然更不是好事。
为了解决学生们高高在上,眼高手低的毛病,以后凡是高等学堂需设置清心阁,里面设置一些警句和案例,警戒学子不要迷失方向。
这种东西,李岩自然有大量的范本,李岩只提要求,给一定的参考。剩下的建设问题,布置问题,管理问题,那都是这些学政的事,不然这俸禄不是白拿了么?像下面这种类似的内容,名言警句大全里多的是: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同垮台。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