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的事情在救国军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本身这事就限制在上层知晓,又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元帅以后会怎么样,所以传国玉玺的发现就比较尴尬。
如果上缴朝廷,朝廷现在都风雨飘摇,而且之前已经信誓旦旦的说传国玉玺已经有了,现在又出现一个怎么解释呢?如果不上缴朝廷,这个本应该是政权更替合法性的依据,不是一般人能够持有的。
不过这种烦恼,李岩是一点都没有。只有那些文人们痛苦,心里其实有些野望,但是又不能直说,又不敢问李岩,只能私下猜测。这种有宝不敢露的心态特别痛苦加憋屈。
在他们憋屈的时候,李岩已经在跟家人通信了。到了平原地带,信号就好了需要,再加上这时候已经离博州不算很远了。跟两个小家伙的每日答疑,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会中断。父亲相对深沉,基本也就是说几句话,倒是母亲,总是各种不放心,各种嘱咐。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已经今非昔比,可还是忍不住的多唠叨几句。
李岩本就是个重情之人,后世因为工作其实亏欠了家人许多。这一世就想做一些改变。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的人生总是缺一些色彩。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和谐的情感关系也会使人精力充沛,更加健康。亲情,友情,爱情温暖人心;感动,激动,冲动摄入心魄;悲伤和喜悦交织,有句话叫做悦己者容,还有一句,长发为君留。愉快的感情生活就像万物有阳光的沐浴,那叫一个温暖。父母的叮嘱,妻子的牵挂,子女的孝顺,这都是感情,有感情的生活充实,处处充满阳光身心愉悦,对人对己都有利。相反,没有感情的生活对自己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孤独,就像一个无底洞,就像冰窖,就像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身心都疲惫。
除了跟家人的互动,李岩意外的收到了唐琬的回信。部队出发后,经常派遣小股部队清扫后方,并保持与汾州基地的联络,所以两地的通信一直也能够保障,当然,这种私人通信也是收费的,只是费用比较低,是大家都能负担的。不过目前还只限于部队与汾州基地通信,时间上不太能保障,送达时间要看部队的推进速度和战争状态。上次李岩从琉球群岛回来,带了不少地方特色的礼物,除了给父母兄妹还有博州的家人的,还有给未婚妻和家人的。李岩包装好附上一封信件之后让徒弟走正常程序寄回汾州的。这次洛阳休整,后方积压的信件都及时发放下来,士兵们也把一路上立功封赏的财物寄给家人。
李岩好像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这种私人信件了。通讯的发达使得我们也丧失了这种期待远方来信的快乐。信封是救国军邮局印制的标准信封,上面写着救国军随军医院李讳克勤亲启,下面署名汾州道医学院唐,并没有署全名。但是看地址和字迹便知是唐琬的来信。
打开信封,一行行娟秀的小字映入眼帘。看起来横版书写已经开始习惯,只是繁简字体还偶尔会有混用的字。字是用钢笔写成,虽然也能看出女性字体的柔美,只是因为使用时日不长,还略显生硬。
信中说起家中的近况,以及自己目前学业的进展情况,甚至还有一些在学习当中不解的问题请教未婚夫。信的末尾,感谢止矜寄回的礼物,大家都很喜欢,特别是三弟特意嘱托让代为感谢姐婿。又特别嘱托冬季行军注意保暖云云。
字里行间,已经慢慢代入了未婚妻的角色。李岩看着这些文字,心里一阵阵暖流。看来人无分老幼,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李岩又细细读了几遍,开始写回信。介绍了一下行军中的趣事,又回答了一下唐琬提出的问题,后世肉麻的情书虽然没怎么写过,总是见过和听过不少段子,信手拈来就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为了区分身份,李岩作为李克勤存在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笔体,好在他有强大的意经的帮助,不然两个身份的切换非得人格分裂不可。李岩现在使用的字体是后世习练庞中华字帖得来的功底,作为医生,他用的就是这种字体。虽不飘逸,倒也有些特色。
其实古代的医生写字都非常漂亮,而且绝对不会像后世有些大夫写的字普通人都不认得。李岩看过很多大夫写的药方,字体都非常大气漂亮。古代的医生识字写字是基本功,而且古人也特别重视字体。再有就是字体其实往往也反应了一个人的性情,从医的人大多心善,字也就差不到哪里去。
小石头从小被父亲管着学的是颜真卿的楷书,又受苏东波的字体影响,形成自己的一种笔体,清爽飘逸,倒也适合他的性格和现在的身份。只不过他一般都不写字,有些批示往往也是有专人拟写,他只是用印而已。
李岩专门找了一个保险箱来存放自己的这些私人信件,若干年后,估计也都是甜美的回忆。起码在成婚之前的两年时间内,这种通信会非常频繁。两个人也只能通过鸿雁传书的方式来加深了解,同时也寄托相思之情。
后世的李岩,倒也来过洛阳,只是风土人情已经是完全不同。毕竟是都城的气象,李岩带着人到处走走,拍了不少照片,也有专人负责拍摄一些视频材料。这种传统古城的气象,可不是后世的模拟技术能完全搞出来的。
李岩虽然不是搞建筑的,也从来不觉得古代的就一定是好的。只是出于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尊重,尽量能保留下来的就尽量保留。通过现在能够记录的一些手段,把古城的风貌记录一下,以后如果有破坏,还是按照越来的样式进行复原,也算是一桩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