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十七章一石多鸟
赵昰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演武场上的众多将士,一字一句的说道:“朕,今天就和在场的众位兄弟,商量一下对这些异族兄弟的安排,并把相关的律法规定制定好。”
此话一出,包括大臣在内,俱都大惊失色,律法一向是由君臣协商制定颁布的,从没有过与民参与的先例,如此做法,叫他们如何自处?虽说新朝初开,万事皆简,但也不可如此儿戏啊。
赵昰没和众臣商量过这件事,不是信不过他们,是料定他们一定会阻止赵昰。他们为何阻拦?无外乎权利二字。
自古财帛和权利都是让人迷失的两样东西,而且这两样东西,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朝代如何更替,都离不开的。
离开了财帛,社会无法发展进步,而离开了权利,社会就会进入无序状态,滋生混乱。
可这两样东西也是双刃剑,用好了,是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若是用的不对,就只会肥了少数人的粮仓,却会造成饿殍千里。
可众位大臣能把这两样东西用的恰到好处吗?这个问题不用想,赵昰都知道答案。
就拿这次俘虏处置问题来说,他们会用手中的权利,极端的选择把这些俘虏全部杀掉。
可杀掉这些俘虏就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不能,这么做只会积累双方的仇恨。就算暂时解决了这次的俘虏问题,那下次的俘虏呢?下下次呢?难道都杀了不成?
说到底,在场的这么多人,就只有他赵昰一人是穿越而来的。
既然已经料到众臣会进行阻拦,那就别给他们阻拦的机会就好了。赵昰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不,这才刚开始,众臣显然已经坐不住了。
众臣纷纷给右相刘基打眼色,好叫他阻拦一下皇帝,哪怕只是开个头,他们也好轮番上阵。
右相刘基对他们的眼色视而不见,莫说他是赵昰亲自在系统里面招募出来的,忠诚值那是全满。前阵子,他还因为静江之中的蒙汗药一事,感动的泪目,又如何去和皇帝唱反调?
此时他刘基,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亦无家族裙带拖累,本是无欲无求,而且身为右相,他手中掌握的信息比其他人更多,大概猜到了一些皇帝的打算,更不可能和众臣一起反对赵昰。
大不了,再给皇帝陛下擦屁股就是了。
不过,皇帝此时才十岁,已经突显治国安邦之智了。废田税,除贵族,兴民事,俘兵心,安鞑虏,皇帝所使之策,都是刘基闻所未闻的,但是效果却让自负如他,也不得不写出一个服字来。
要知道,当初朱元璋亲口给出“朕之子房”的评价下,他都两次挂印而去。张良张子房那也是一度刺杀秦始皇,还活下来做了丞相的牛人,用时髦点的话说,那是相当自负。所以要论自负,在场的众人中,他刘基当属第一。
但他却对小皇帝心服口服。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千头万绪,但就是众臣眼前的这位小童皇帝,把这些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照此看来,留给臣子们擦屁股的机会都不会有。
刘基看见皇帝陛下没有任何动作,转身对众人道:“各位同僚请稍安勿躁罢,莫要忘了你们是在给谁当职?又是谁仅用四个月的时间收复两路失地,使两路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
连续两个问题,问的众臣大汗淋漓,复又安静下来,不再多言。
赵昰当然能感觉到身后众臣恢复了安静,淡然一笑,继续对场上的将士说道:“这共法第一条,就是不分种族,只要承认自己为炎黄子孙者,不可互辱,更不可谤言,轻者卫之拳脚,重则见官。
会毕之后,异族子民将被释之于市,为保公平,这第二条就是专门给异族子民设立的了,其内容是,释后,异族子民会且只有三天的救济粮,尔等可在安民司申领救济粮。
尔等需要在这三天内或择工,或择力,或为兵,或为逃,要不然,各位可是会有饿体之虞。不论何种选择,朕都不会阻拦。但是,朕只会给尔等一次机会,下次若是还被朕的将士抓了俘虏,就只有刀斧一途了。请认真记下朕之所言。”
说完,转身下了高台,领着众臣离开了演武场。现在众臣已经恢复了常态,一脸轻松。
虽然刚才皇帝打着商量的语气,行的却还是帝王专制,并无半点商量之实。没有了权利分薄的担心,他们自然就浑身轻松了。
众人一路回到城主府,赵昰更换了常服后,吩咐吕品以把众臣请进来。
赵昰看着众臣都已进来,又吩咐吕品以道:“给众位大臣赐座。”
待众人落座后,刘基站起身来,道:“圣上的共法一策真是巧妙,前无古人啊,圣上有大心胸,大志向,臣不及也。”
赵昰笑道:“怎么,右相也学会拍朕的马屁了?”
听得此言,众人皆是面带微笑。虽是一句玩笑话,却在无形之中化解了演武场上皇帝与众臣,因为共法一事产生的隔阂。
刘基也是笑道:“非也非也!圣上这共法一策,看似吃亏的是我宋廷,实则大损与元。若这些俘虏选择外逃,定会把圣上的共法一策带回去,言于他人,这就会在心理上降低元军的抵触,日后战场上亦不会行屠俘之事,以免他们自己被俘后处以极刑,这共法之策可抵十万兵!
若他们不逃,我朝也平生了数万壮劳力,极大的缓解我朝人力缺口,又为身在元军的敌方士卒做了榜样,此其一。
其二,此策定会传于元廷密探之耳,一定程度上突显我朝皇帝的仁慈,有之对比,屠城之事即会有所收敛。亦会增加在野的有志之士,对我朝的认同。一石多鸟,陛下圣明!”
众大臣听完刘基的分析,也是佩服万分,高声复合道:“陛下圣明!”
广南西路的密林峡谷中,钱留陆正在向文天祥禀报他这几天亲自打探到的消息。
“禀告文帅,经查,皇帝陛下在入城仪式后又把这些元军俘虏在闹市释放了,还他们每个人三天的口粮,光运送干粮的大车,下属亲眼看见的就不下百辆。”
文天祥听到后,非常诧异,问道:“放了?确定都放了?”
钱留陆答道:“确实都放了,包括德诺拉·塔格在内,共七万零五百四十三人全部释放,没有任何士卒监视,场面十分壮观。随后,皇帝还发布谕告,称与之共约一法,各族皆同。”
文天祥深吸一口气,叹道:“我皇有大魄力啊,这是要学始皇的同轨同文了!”
钱留陆听不懂,他更关心何时能回归朝廷,问道:“文帅,我等是否要趁此机会,与皇上取得联系?”
“不急不急,我部兵力不多,于我朝并无多大裨益。再者,朝廷新胜,我等想要规建,也需要给圣上献上一份大礼!”文天祥思索了片刻后说道。
大礼?旁边的副将刘子俊疑惑了。
文帅不会是魔怔了吧,他们都穷的快当裤子了,哪里有钱去送大礼?
南海深处的岛礁众多,岛礁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海盗窝点,其中,占据了西沙群岛的张宣最是强大,位居此间首位。
张宣站在海边,感受着清爽潮湿,带着淡淡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一个艳丽丰盈的女人,抚摸着他的全身一般,让他舒服的眯上了眼睛。
连续几天的狂风终于停歇,此时天公作美,汹涌的海水恢复了平静,连风都感觉如此温顺,他的心情也随之大好。
风停雨歇,他终于可以派人和百西伊·塔格联系了。
前几天,百西伊·塔格让人给自己传递了一封密信。那是封关于对海盗招安的密信。他看完信的内容之后,当场告诉信使,同意大元朝廷的招安。
只是具体事宜还未来得及协商,就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耽搁了。
大海就如同没有吃饱肚子的孩子,时不时的就会撒个泼,或者是打个滚。它也不想想,这一闹,差点就耽搁了大事。暴风雪让他占据的诸岛损失惨重,丢点财物倒还不打紧,大不了再去抢就是了,关键是粮食。
虽然他们是海岛里面人马最多的,但消耗的粮食也是大增,平常倒也可以靠抢解决,此时暴风雨一过,粮食的库存已然不多了。
正好,趁着此时心情不错,约定一下招安的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