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组织结构或领导层次的中间位置,决定了中层领导不仅是管理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和被领导者。要做一个出色的中层领导,就必须同时扮演好这四种角色,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同时,与上下共同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这种特殊的身份特征,要求中层领导者必须了解上情和下情,及时地进行上情下达与下情上报,做好上级领导与下属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1.1把握“下情”,吃准“上情”
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无论是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还是检查指导下层的工作,或者向上级领导汇报,都要从实际出发,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创造性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1.1.1按照“上情”理顺“下情”
所谓“上情”,就是通常所说的“上头精神”,也包含领导精神。
所谓“下情”,是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客观实际情况,其中人员素质、群众情绪等具体状况,都包括在内。只有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才能在工作上融汇贯通,应对自如。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就可以做好应做的工作了,比如有的中层领导对上情和下情都很熟悉,但工作却起色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情与下情结合得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结合也是一种创造。要做到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普遍的东西具体化
上级的精神是管全局、管方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各单位各部门情况千差万别,执行起来不可能是一个步伐、一套模式。对那些有明确要求的、普遍适用的政策,应研究贯彻实施具体办法,认真组织落实;对那些只提供了政策思想和一般原则的,就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定和细则。另外,在工作安排上,也要根据各自情况,允许进度有急有缓,顺序有先有后,不要搞一刀切,跟着别的单位跑,跟着别的部门跑。这就要求把原则的东西、普遍的东西具体化,也就是说,究竟到我们这个地方、这个部门应当怎样办,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意见来,而不能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这就必须处理好上级政策的普遍适用性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差异性的关系。如果只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就会把上级政策变成生搬硬套的教条;如果只强调后者而否定前者,就忽视了上级政策的普遍指导作用,工作就容易脱离正确的轨道。
一般的东西典型化
一般地执行上级指示,只能带来工作的一般化。而如果样样工作都一般化,就谈不上什么创造性,事业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想克服工作上的一般化,就必须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形象化、典型化。多抓些典型事情,这样,认识提高了,思路开阔了,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模式就会层出不穷,工作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不至于停留在一般的传达贯彻水平上。
理论的东西实践化
把上情下情有机的结合,也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为,上面的政策由于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原则的东西多一些,所以理论色彩也就浓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中层领导要想把这些精神落到实处,就必须善于把上级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实践。这就要求中层领导者要认真研究具体问题,使上级领导的精神及时在下级实践开来。要做好“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结合,必须对“上情”和“下情”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样,才便于中层领导更好地开展工作。
1.1.2顾上和顾下都很重要
得人心者多助,失人心者寡助。中层领导应把顾上与顾下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真正的得心应手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中层领导要想同上级领导和谐相处,成为上级领导的“心腹”和“红人”,必须“直迁相济”把“顾上”与“顾下”结合起来。顾下不顾上,是与上级领导相处的一大忌讳;只顾上,不顾下,也同样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顾上不顾下,容易失去人心
群众最痛恨那种对上级笑脸相迎、曲意巴结,对下级冷若冰霜、不闻不问的中层领导。那样做即使取悦了上级领导,也只能是暂时的。但对下却失去了人心,这对中层领导来说则意味着:
(1)不可能从下级那里了解到确实的情况,不会得到他们更多的支持和保护。
(2)上级领导不会从群众那里听到对中层的赞扬声。最终,他也不会重用名声败坏,口碑低下的人作为心腹。
中层领导失去了群众,失去了人心,就像庄稼没有水,会逐渐枯萎,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顾上不顾下,难于开展工作
中层领导做工作必须依靠众人之力,和下属打成一片,团结一心,方可干成一些大事。而失去人心,与下属离心离德,谁还会为你趟泥水呢?到后来甚至连基本工作都做不好了。因为如果一位中层领导只顾把心思放在看上级眼色行事上,势必会忽略下级的感受,对他们的疾苦冷暖关心不够,这种人是很难受到群众拥护的。有的中层领导采取压制、损害下级利益的办法来取悦上级领导,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招致怨恨。没有工作实绩的中层领导,顶多只会被上级领导在某些时候加以利用,但绝对不会长期予以重用的。
顾上不顾下,难以博得上级的信任
无论什么样的用人标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能够替领导做好工作,又能替领导分忧。因而,领导一般都喜欢任用群众基础比较好、威信高的人作为自己的助手。因为领导清楚,有人支持才能担当大任,做好事业。用一个在群众中声名不佳者作为心腹,不但不能替自己分优,还会影响领导自身的声望,对他来说,就是得不偿失的。
中层领导在群众中声誉不好,还会影响上级领导对他的信任。因为毕竟领导是不会“偏听偏信”一人之言的,在他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肯定会了解到许多于他不利的看法,这些看法,会直接影响上级领导对中层领导的道德评价。因此,聪明的中层领导总是非常重视收买人心,打好自己的群众基础,既做到不忽视领导的权威,也不忽视群众的选票。
对于中层领导来说顾上是求进之道,而顾下则兼具求进与保身两种功能。中层领导注意顾下,可以助自己事业有成,获得上级的赏识,而一旦事有不顺,上级一时疏远自己,也可以凭借良好的群众关系,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不致于四面楚歌。所以聪明的中层领导都很注意把上得欢心下得民心结合起来,从而使自己长年立于不败之地。
1.2与上级交流思想的准则
作为一名中层领导,你必须明确上级对你工作的指导作用,必须经常和上级保持“热线”联系,及时地就某些事件做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便于你更多地把握上面的情况和及时准确地理解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实质或意图。
1.2.1与上级交流要小心谨慎
身为中层领导的你应该如何与上级领导进行更为有效的思想交流呢?如果你能按照以下十个建议行事的话,你的交流效果就一定会大大提高:
(1)随时让领导了解情况,特别是在事情刚露出苗头的时候。
(2)切忌越级上报。有意或无意绕过你的直接领导是触犯你的直接领导的大忌,现代管理要求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多头管理和越级管理在现代管理中已被时代所淘汰。
(3)切忌报喜不报优。报喜是应该的,报忧更是必需的,发现问题苗头,就应火速呈报,以免造成的损失或负作用过大,应把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发生十万火急的事情,应尽快约定时间和领导碰头,事后呈报重大事情,你的上级领导是不会愿意承担重大责任的。
(5)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或意见时,要简明扼要,不应该长篇大论、不着边际。
(6)提供重大情况、汇报重大消息时,最好有书面材料,必要时还应附上支持的证据。
(7)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同时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不要只提问题而不管问题如何解决。
(8)与上级领导意见相左时,应遵循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先认同上级领导的观点,再寻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诚恳地请教上级领导,达到上下级观念一致。
(9)与领导意见相同时,应将功劳归于上级的英明领导,切忌争功或邀功请赏。
(10)如果你对自己的建议或决策有相当的把握时,不妨表现出信心十足的模样,挺直胸膛,否则应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尤其是向上级领导请教。
1.2.2注意传递上级关注的信息
中层领导应善于理解上级领导的意图,做到同步思维,并及时准确地向他传递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真实、准确而又充分的信息是上级领导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拓展自己的情报来源,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和变化,防止被别有用心者操纵视听,堵塞耳目。在现代条件下,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形势,上级领导就更需要及时掌握大量的信息,特别是那些与自己关注的决策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关系着这些领导决策的成败,甚至有时是事业的成败。无疑,那些能够为他提供感兴趣的相关信息的人就会受到重视。
领导所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有时是很明显的,即领导往往会把这一问题明确提出来,交由下属去办理。如果这时你尚不清楚领导的意图,就说明你在思维上已比领导晚了一步,在行动上也比较被动。因此,中层领导应时刻关注上级领导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并给上级领导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只要你心细,注意观察和体会,就不难发现领导正在关注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些方面包括:领导在正式场合中的讲话,对哪些问题作出了强调,程序怎样;领导在私下谈话里对哪些问题发表过看法,褒贬如何;领导在文件批文中作过哪些删节、改动和批示;领导最近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报刊、对哪些部门的活动比较留意……一位上级在与下属的交谈中先后提出“盯着问题抓落实,扑下身子干实事”,“不断揭短亮丑,狠抓薄弱环节”等几个观点,于是某位中层领导便有意识地搜集了有关这方面的政府领导的讲话以及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素材,汇编成册,提供给领导参阅。同时,他还顺着领导的思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然后从端正态度抓落实的指导思想、研究抓落实的工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起草了一篇文章,系统地论证了领导的观点。这篇文章经领导修改后发表了,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领导对这位中层领导的工作非常满意,觉得他能与自己同步思维,很好地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因而对这位中层领导更加器重了。
还有些问题,是上级某一时期的工作重心。作为下属,中层也应该学会随着领导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例如,上级所负责的区域内发生了水灾,该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必然对抗洪救灾情况、造成的损失、人畜伤亡、目前的吃住状况、未来几天内的天气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更感兴趣。作为负责某一方面工作的中层领导,如能及时将这些情况提供给领导,自然会令领导更加看重和欣赏。如果下属不能体察领导忧心如焚的心态,信息收集不足,势必会影响工作大局,也会在上级心中留下工作不力的印象,这样,自然是难以获得领导的信任与褒奖的。
另外,在向上级领导提供信息的时候,还应注意本着实事求是、有利工作的原则,多向上级领导提一点不同意见,以供领导参考。中层领导要既给上级讲“好消息”,也给领导说“坏消息”,才便于领导全面掌握情况,正确决策。这是中层领导发挥自己参谋、辅助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对领导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是对上级忠心耿耿的表现,有水平的上级会领会到下属的这种良苦用心,从正反两面的意见中总结出正确的结论来。
因为,只有全面的情况才会有利于正确决策,这是对领导的一种真正帮助。所以我们说,中层领导与上级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博得上级的赏识,一定要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需。
1.3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技巧
汇报工作,是指中层领导将本单位、本部门的有关情况或工作,向上级领导或组织报告说明的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说起汇报,可能有人会说:“汇报谁都会,怎么做的就怎么说呗!”其实不然,要把工作汇报好并不容易。就一个部门来说,如果几个中层领导就一项工作进行汇报,其效果往往大不一样。有的人汇报后,给人印象很深,觉得这个部门的工作不错,汇报也挺好;有的人汇报后,却使人觉得这个部门工作没少做,但没有汇报出来;有的人汇报后,叫人根本听不明白这个部门的工作究竟是怎么做的。所以,认真研究一下汇报工作的学问,对中层领导来说,也不失为一门必修课。
1.3.1让上级领导满意的汇报方法
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口头叙述事,有的中层汇报工作,准备十分充分,汇报的过程中叙述也很仔细,可上级领导听后似乎无动于衷,整个汇报没有取得所期待的效果。有些中层领导却不这样,他们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镇定自如,表现得恰到好处,必然博得上级领导的好评乃至赞扬。这些事实说明,中层领导向上级汇报工作决不是简单的叙述事情。一般讲,中层领导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开场白很重要
发言前的开场白,尽管是三言两语,但不能忽视,说得得体,能起到拉近距离、引起上级领导关注的作用。开场白首先要做到简短,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其次要调动起听者的情绪。用几句刻意准备的话开头能引起上级领导的兴趣和重视,使上级领导想听想记。再次要借机“推销”自己。通过几句简短的自我介绍,抬高“身份”,给上级一个好的印象。最后要打好腹稿。开场白几句话,脱口而出,给人一种触景生情的感觉,千万不要写在纸上念。念得再好,也会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和不成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