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是情商的一个重要因素。拥有较强的自制力,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可以帮助青少年走向成功、获得美好的人生。
西点为什么要有严格的纪律
在西点人看来,纪律是胜利之母,是战斗力的根本保障。西点军校对学员纪律的要求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更为严格。西点军校的宣言是:“我们要做的是用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时刻监视学员。”以日常生活管理为例,每个学员手中都有多达十几甚至几十条禁令、条例、命令和规定,都必须学习和遵守。西点军校的学员每天早餐之后便开始了紧张的操练和上课。那些数不清的规章制度就像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刺向违规者,让学员们叫苦不迭。有的学员在日记中写道:“立正、立正、立正,操练、操练、操练,啊!上帝,一起床就像下地狱,然后就开始早操、喝水、操练、擦枪、集合……熄灯号一响,把一切都忘记的沉睡中。4时30分起床后,一直进行着立正训练,立正训练一练就要一个半小时。”由此可见西点军校纪律严格和艰苦的程度。
西点有着如此严格的学校纪律,要得益于“西点之父”塞耶。
1817年5月20日,塞耶出任西点军校校长。那个时候,西点军校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来自地位显赫的名门望族,1818年,塞耶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政要托马斯·平尼克将军,由于他的儿子没有按时返校,军校决定令其退学。平尼克将军解释说,由于天气不好,是他把儿子留下的,而且老校长也答应将此事作为例外处理。但塞耶认为,迎合权势绝对办不好军校,谁的面子也不能给,所以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决定,把小平尼克开除了。
随后,塞耶校长大力整顿西点军校的纪律。当时西点军校有213名学员,经严格审查,有103人被开除或勒令退学,他们多数是因为学习不及格而退学,少数则因为行为不轨被强制离校。这样大胆的举动当然招来许多非议,各种责难和辱骂四起,但塞耶不为所动。他在给陆军部长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被退学或开被除学员的情况,认为这不仅不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而且是一种合理措施。
在一个星期日检阅时,来自马里兰州的一个有军街的学员因不服从指挥,激怒了指挥官布利斯上尉,布利斯上尉立即把那个学员揪出队列示众。
两天后,有5名学员来到塞耶的住所,声称他们是学员团选出的委员会代表,来揭发布利斯上尉,反映学员对他的不满,并要求撤换他。同时,他们还向塞耶上交了一份有众多学员签字的意见书。
塞耶校长审视面前的5名学员,坚定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说,任何学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均可以上诉。但你们所要求的是另一回事,你们的所作所为也不符合军人的标准。因此,对你们提出的要求,我不能予以考虑。先生们,你们可以走了,请注意,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
这些人仍不甘心,经过秘密会议,第二天又到塞耶处呈交了请愿书,这份请愿书对布利斯上尉进行了一系列指控,罪状有4条。塞邓再一次审视这5名学员,随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塞耶命令5名请愿者必须在6小时内离开西点军校,与此同时,塞耶向学员团发布命令,痛斥任何反对合法领导的联合请愿。因为不论从军队或平民的角度来看,联合请愿都是违反第一号命令(塞耶到校后所制订)的行为。随后,塞耶叫来一位监察员询问被开除学员的离校情况,监察员报告说5个人仍赖着不走。塞那再次下命令:他们必须在1个小时内离开。最后,5人只好在大雨中离开了军校。
在纪律方面,塞耶不会有丝毫的妥协。比如在查访营房时,如果塞耶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地方,他不是直接批评学员或让学员纠正,而是把责任交给学员指挥官,指挥官再依次把责任交给应负责任的下级,这就叫按级负责。塞耶不允许超越指挥系统行事。
有一次,一个学员到哈得逊东岸去赴宴,一到宴会就与塞耶校长打了个照面。他大吃一惊,根本没有想到校长塞耶也来做客。宴会上,塞耶彬彬有礼,并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与这个学员礼节性地相互祝酒,这个学员面对严厉的校长,非常尴尬。第二天,这位学员平安地回到了西点军校。他在西点军校以后的两年中一直等待着过失通知书,可一直没有等到。在他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了解到,塞那校长为他赴宴严厉地责备了他的指挥官,因为按规定,学员外出参加社会活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
对于西点军校严格的纪律,一位学员回忆道:“在军校服役,一个人身处具有明确目标和严格纪律的环境之中,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这对后来我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我同时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了解如何领导一个组织,我从西点军校获益匪浅。”这段话告诉了中国青少年西点军校制订严格纪律的意义所在。
提升情商箴言
情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制力,西点军校情商训练的手段之一,就是用严格的纪律监督学员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把遵守纪律培养成一种习惯
战斗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实现的。如果一个军人不遵守纪律,没有服从意识,那么军队的战斗力就不会有保障。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被打上纪律的烙印,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无论多么严苛的条件下都能完成任务。”
在西点军校,军人的纪律是不允许违反的,如果你不能遵守这些严格得甚至有些过分的纪律,那就只能选择离开。西点从学员进入军校开始就十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战士的生命意味着责任,他们必须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并且时刻准备着参加战斗。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他们必须出发,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要勇往直前。
关于纪律,威廉·拉尼德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在命令面前你无理可言,必须绝对服从。”一位西点上校讲得更精彩:“我们不过是枪里的一颗子弹,枪就是美国整个社会,扳机由总统和国会来扣动,是他们”发射“我们。他们决定我们打谁就打谁。”当年黑格将军之所以被尼克松总统看中,就是因为他的服从精神和严守纪律的品格。
谈到纪律,巴顿说:“你必须做个聪明人,动作迅速,精神饱满,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不至于在战争到来的前几天为生死而忧心忡忡。你不该在思虑后才去行动,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先行动再思考。只有纪律才能使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爱国之心不至于白费。没有纪律就没有英雄,你会毫无意义地死去。有了纪律,你才真正不可抵挡。”巴顿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做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卡塞林山口同德军的战役中惨败,第二军军长弗雷登道尔被就地撤职,巴顿临危受命,被要求将第二军训练成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部队。
巴顿是1943年3月6日正式接管第二军的,而战役的总指挥亚历山大将军把军事进攻的日期定在3月17日。也就是说,巴顿只有11天的时间进行战斗准备。当务之急是使萎靡不振的军队恢复士气,提高战斗力,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根据长期的治军经验,巴顿认为一支纪律松懈、军容不整的军队是不会获胜的。所以,巴顿决心从整顿军纪入手,采取“不民主和非美国的方式”,将这群“乌合之众”好好地收拾一番。
已顿首先从严格作息时间抓起,并以身作则。他到任后的第二天早上7点钟,巴顿按作息规定准时到食堂就餐,结果发现只有他的参谋长加菲来了,他当即命令厨师马上开饭,一小时后停火,并发布命令:“从明天起,全体人员准时吃饭,半小时之内完毕。”巴顿抓住了吃早饭这一环节,杜绝了军人迟到的现象。
随后,巴顿发布了强制性的着装令:凡在战区,每个军人都必须戴钢盔、系领带、打绑腿,后勤人员也不例外。这项命令还适用于战区的医务人员和兵器修理工。对于违反此项命令的人规定了罚款数额:军官50美元,士兵30美元。巴顿半开玩笑地说:“当你要动一个人腰包的时候,他的反应最快。”
但是仍有些人对纪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解这一情况后,巴顿亲自带着人四处巡视,把不服从纪律的军人强制集中起来,进行了非常野蛮的训斥:“各位听着——我不会容忍任何一个不执行命令的兔患子!现在给你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要么罚款25美元,要么送交军事法庭并记入档案,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这些士兵只好认罚。
尽管巴顿的这些做法招致许多人的反感和咒骂,但他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震动了第二军,部队官兵一扫过去那种松松垮垮的作风,士气大振。
另外,巴顿继续以特有的方式激励部队。他跑遍了四个师的每个营,督促军官,鞭策士兵,顺便还要检查军容风纪的执行情况。他的检查极为彻底,甚至连厕所也不放过,因为上厕所的人最容易忘戴钢盔。他鼓励官兵们要有攻击精神,像狮子一样残酷无情地打击敌人,号召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冲杀,但不是为之死亡”。虽然官兵们对巴顿这种做法一时还难以理解,但他的高压整治确实给士兵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他们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后,巴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自己的战斗精神输入到了这支部队。虽然有人恨他,但是官兵都很尊重他,并开始效仿他。部队有了铁一样的纪律和秩序,士兵们恢复了自信和勇气。巴顿欣喜地看到,在短短的几天内,第二军的面貌焕然一新,将士们装备精良,士气高涨,军纪严明,这群“乌合之众”被锤炼成了无坚不摧的优秀团队。
战斗再度打响后,德军发起强大的攻势,但遭到第二军的顽强抵抗,他们表现得十分英勇。最后,德军无功而返。这是美军在北非战场取得的又一个胜利,足以证明第二军已经不是十几天前的那群“乌合之众”了,事后,巴顿自豪地说:“稍烟一散,我们看到没有一个美国士兵后退一步。”
什么是纪律?纪律就是依照规章或上级命令认真执行,毫不含糊;就是指挥官让你一个小时完成任务,你就不能拖到一小时零一分;就是当你站岗值勤时,蚊虫叮咬面颊,也不去拍打;就是像英勇的战士一样为了不暴露目标,纵然火烧全身仍然一动不动!
有了严明的纪律,才有出色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一个行为散漫、工作拖拉、没有纪律观念的人,不会认真服从上级的指令,不会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不会自动自发地完成任务。
纪律反映在每个细节中。对西点军人而言,帽子必须戴正,领扣必须扣严,站姿必须标准,熄灯号响过后必须躺下,必须准时出操等等,这些就是纪律!
提升情商箴言
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就是准点上下课,按学校要求着装,按时按量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不违反学校、家长的每一个规定。请告诉我结果,不必做过多解释——这就是纪律!
将服从精神烙到你的骨子里
威灵顿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曾任英国第25任、第27任首相,因治军严格被称为“铁公爵”。关于服从,威灵顿说:“服从命令是一个军人的天职,这是我们的责任,并不是侮辱。军人必须把服从训练成本能。”
服从纪律是西点军校培养学员的基本目的。这种服从绝不仅仅是指单纯的“听话”,也不仅仅是指机械地遵照上级的指示行事。服从离不开强大的自制力,需要个人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要在一定限度内牺牲个人的自由、利益,甚至生命。
那些进入西点军校的学生无一不是高中时代的优秀分子,他们不论是在学业还是在课外活动的表现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人。但西点军校严格打压个人主义,全力训练学员的服从精神。
对刚入校的新学员,西点军校要进行极为严格的服从训练。这些训练让他们明白,他们只不过是西点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分子。有一定的法规和传统来约束他们,并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国家负有重大的使命。另外,为了使新学员具有坚定的服从意识,西点军校还对学员们进行近乎残酷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员们失去了“自由”,不准保留任何最基本的个人财物,不准保留任何代表个人特色的象征。在最初训练的几个星期里,所有的新学员都像新生儿一样,无名无姓,也没有任何独立的个性,他们完全变成了一个符号。
在西点军校,服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
1962年,唐尼索·恩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18岁青年。到西点军校报到的那一天,唐尼索·恩穿着一件红色T恤和短裤,提着一个小皮箱,在体育馆办理完报到手续后,他就走向校园中央的大操场。
在操场边上,一位身穿制服的学长向唐尼索·恩走过来,说:“嘿,穿红衣服的那个,到这边来。”唐尼索恩一面走向学长,一面伸出手说:“我叫唐尼索·恩。”唐尼索·恩面带笑容,等待这位学长热情的问候。
但是,唐尼索·恩没有想到,学长竟然非常严厉地对唐尼索恩说:“菜鸟,你以为这里有谁会关心你叫什么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