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童年总会在不经意间消逝。
在老家安稳的读了五年书后,我在读五年级下册的时候转学到广东继续读书。
转学后的生活并不轻松,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班级,完全陌生的老师和同学。
当然,困难并不仅限于生活方面,学习方面更甚。英语,对于在老家念书的我来说是天文。
第一节英语课,我听了整整一节课,直到老师开始写板书,我才知道那个让我迷糊了一节课的“圆形”是那个“原型”。
另一方面,年龄上的差异给我带来了许多好处。在偏僻乡村读书的我,并没有被规定的上学年龄所限制,因此,我比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小上两岁。
所以,从五年级到六年级,年龄最小个子也最矮的我都是升旗时站队的第一人。六年级的时候还被同学打趣,说我可以混入一二年级的队伍……
奶奶也在这时陪着我一起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到了这个没有老姐妹,语言不通的陌生地方。
我没注意过奶奶的生活,我总是很贪玩的的跑来跑去,关注朋友,关注陌生人,却唯独没有关注我身边的亲人。
因而,奶奶总是会一个人坐在我们家的店门口晒太阳,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人。
我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做得最多的事是看电视,奶奶这时就会慈祥的坐在我身边,问我在学校学习怎样,跟同学朋友关系怎样。
有一次中午,我特别想看一个动画片,就让奶奶帮我看一下时间,到了一点半就叫我。沉迷于动画片的我没注意奶奶的神情,等我恍然间抬头看钟表得时候,却发现已经快两点了。
我急了,只想着我快迟到了。张嘴就是对奶奶的质问,说完我就跑走了。
这件事本来已经被我忘记了,可后来,蠢笨的我是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后,这件事突然就浮现在我脑海里。那件事是,我的奶奶没有读过书,她不认得钟表里的数字……
后来,待的时间久了,奶奶有了一个伙伴。是一个本地的老奶奶,这个老奶奶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粤语。而我的奶奶,也不会说普通话,甚至听不懂粤语。
可能是两个人都很孤单的原因,她们两个人成了聚在一起“唠嗑”的好姐妹。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语言不共通的她们是怎么日复一日的坐在一起聊天的。
奶奶在那里没有任何娱乐方式,我们不同。爸爸妈妈是信佛的。
这就很矛盾了,妈妈经常带我们去山上烧香拜佛,我同样不懂这些,只是单纯的想要去爬山,觉得有趣。
每当这时,奶奶都会一个人坐在店里,对我们摆摆手,说,你们去吧,我一个人在家里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奶奶是什么心情,可能我以后也不会明白,因为对她来说,基督教,耶稣是她的信仰。而我没有信仰,我没法感同身受,却理解她。
甚至一再想要维护她唯一的信仰,可是失败了。因为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奶奶被迫,再也没有去过教堂,再也没有去做礼拜。
我想象不出来她的心情,只知道有一段时间她表现的和平常一样,却总让我感觉她很失落。像是丢失了什么一样。
后来,奶奶再也没提过她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