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赵构一行秘密离开磁州,回到相州。从此以后,赵构再也没有回到汴梁,也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兄家眷。
十一月二十五日,东路军先锋至汴梁城下,屯于刘家寺。
此时种师道已死,西北援军未至,四方勤王兵马彼此不相交通,汴梁城中守军只有7万,乃置四壁弹压提举官各一名,都统制官各一名,又设前后左右中军俟为策应,共同守御[1]。
宗弼因年初差点抓住出逃的徽宗,此次更加重视巡逻,他想:亏的今次又是我先到汴梁,若那老头再跑出来,我仍悄悄放了他,讨我萨萨欢喜。
后来宗辅的消息传来,他又想:果然又是“哭丧王”算计我萨萨,早晚教他死在我手里!
次日,宗望至城下,下令攻打通津门。
宗弼明知时机不到,只是做大声势,故意将尸块旗帜射向城内,唬的汴梁军民寝食不安。
有人建议钦宗迁都长安,又有人建议钦宗避走四川,钦宗哭道:“城外金军日夜巡逻,且说眼下如何脱困?”
闰十一月初一,金军攻善利门,恐吓要挟钦宗亲自出城议和。
闰十一月初二,西路军至汴梁,当夜,宗翰在青城下寨,与宗望商议,急召围守中山的完颜昌和留守太原的银术可。
银术可回报:宋军西北军或将驰援。
宗翰即命谷神和耶律余睹轮流前往阻截援军,换银术可前来一齐攻城。
闰十一月初三,左右二帅亲自坐阵,分别攻打东水门和通津门。
闰十一月初四,攻朝阳门。
闰十一月初六,攻宣化门。
闰十一月初九,攻善利门。
数日之间,金军反复试探汴梁各处城防,在汴梁四围筑起多座百尺余高的望台,日夜监视,将汴梁城墙射的如刺猬一般,又赶制抛石机、云梯、火梯、攻城车、洞子等攻城器械,发砲石砸毁守御楼橹。
宋军于城上以神臂弩、床子弩、九牛弩等掩射,又诏毁艮岳以为砲石,募勇士缒绳出城焚烧金军营帐器械。钦宗每日巡视各处城墙,以御衣御食饷赐将士,众皆誓死。
宋庭不断派人出城求援,多被巡逻的金兵射死。
汴梁军民心惊胆战,不断有官员以老弱伤病为由请辞。
的确,相比年初金军兵力不足、汴梁守备严密、种师道率精锐及时赶到并积极联络四方勤王兵马的情况,汴梁此次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首先,东西两路兵马齐至,东路军人数由最早的4万增至6万,西路军人数由最早的7万增至9万,东西两路合计兵力超过15万。两路金军军备物资层面也因为对宋朝军民的反复劫掠获得极大改善,全军战斗情绪高昂,胜利信心十足。
其次,东西两路主帅之外,除谷神、耶律余睹轮流在外阻拦宋朝西北援军,灭辽主要将领到齐。大金以军事立国,主要将领皆是能征善战的骁将,不仅作战经验丰富,更有多年以来积累的默契。
第三,宋朝方面不仅未能吸取年初汴梁解围的成功经验,反而立刻遣散诸路勤王兵马,又不重视种师道等军事将领的防御主张,只是一味怯懦,摇摆反复,连同守御将领在面对金军的时候也普遍望风而逃,无心抵抗。
最后,西北种师道、种师中、种师闵等经验丰富的老将先后殉国,宋朝一时缺乏有威望将领扛起组织各方援军力挽狂澜的重任。
闰十一月十八,钦宗征亲王、宰相赴金营议和,无人敢应。钦宗无奈,以重金求宗室、重臣前往。
宗翰于大帐召见宋使,见他们身份既低,又不敢言辞,当即勒令遣返,逼宋朝以宰相、亲王前来。
钦宗召集诸弟,痛哭流涕,道:“九哥在外,宗室贵胄竟无人了吗?”
诸弟皆不应。
钦宗无奈,又召集群臣,哭道:“早知如此,何必遣九哥渡河?”
宇文虚中道:“康王被百姓拦截,不入金营,亦是天意。事已至此,陛下请拜康王为大元帅,率诸路兵马入援京师。”
钦宗点头,即命人将诏书藏于发髻,密送赵构。
赵构听闻父兄宗室蒙难,长跪呜咽,当即命宗泽召集诸路军马,准备勤王。
闰十一月二十三,天降大雪,日夜不停,厚积数尺。守城军民难耐风雪,冻死者甚多。
次日,左右二帅召集两路金军,宗翰立雪中,高声道:“宋人怕冷,我们却最耐苦寒,雪势如此,于我军如添二十万雄兵!今日东西两路金军一齐攻城,凡立功者,次第封赏,有怯懦者,得而诛之。待拿下汴梁,金帛美女,功名利禄,保你们受用不尽!”
金军士气大振,鼓噪呐喊。
于是左右二帅坐阵,金军分四翼攻城:南壁由左副元帅宗翰坐阵,活女、彀英为先锋;东壁由右副元帅宗望坐阵,宗弼、宗强、宗敏为先锋;西壁有西路军娄室、银术可等人,北壁有东路军完颜昌、宗辅等人。
宋军方面,南壁由唯一杀进汴梁城的勤王军将领张叔夜[2]、张俊[3]等人对阵宗翰,东壁由燕京之战的宋军主将刘延庆、刘光世父子等对阵宗望,西壁由西北将领辛亢宗、韩世忠等人对阵娄室、银术可,北壁由年初参与劫营的姚平仲兄弟姚友仲、奇袭燕京战死的高世宣兄弟高世则[4]对阵完颜昌、宗辅。
钦宗听闻金军四壁大举攻城,亲自赶往南熏门。此时大雪未停,道路泥泞,钦宗御马陷泥淖中,下马步行至城墙。张叔夜、张俊等人望见,皆跪拜流涕,南壁军民亦多感泣,山呼万岁。
钦宗落泪,道:“天时不利,大敌当前,幸赖汴梁城高池固,军民一体,又有张将军等拼死勤王,待危机过去,朕,绝不负诸位!”
宗翰于军中望见钦宗华盖,自赶至南熏门下,挽强弓射向钦宗,箭及驾前旗帜。
张叔夜即命勇士300缒城出战,烧断金军云梯,又于城上发火砲压制金军阵型。活女、彀英皆带头冲锋,严禁将士自毁阵型。
宋军勇士拼死杀敌数百,以不足百人复回城上。钦宗大为感动,即以官爵封数十名勇士。
东壁方面,刘延庆出身西北,又曾指挥燕京之战,颇得守城之法。他以砲石砸碎金军云梯、火梯,又以弓弩分列布阵,箭下如雨。
金军躲避于自搭的洞子中,由俘虏拥推梯前进。
刘延庆又命发火砲,砸毁洞子。
宗弼命人推鹅车、偏桥向前,自率勇士在偏桥上与宋军对射,又命城下金兵以土石阻塞护龙河,大声催促攻城器具过河。
西壁方面,辛亢宗、韩世忠亦出自西北军,且均参与过年初都城保卫战。韩世忠率一千勇士缒城而下,与金军激战,娄室命金军组箭阵万箭齐发,重创韩世忠部众。
辛亢宗于城上见到金军气势严整,箭无虚发,竟不敢发弓弩砲石掩护,致使城下宋军陷入死境。
韩世忠等人于城下请求登城,嚎哭达于天地,辛亢宗联想到年初宗弼全歼城下宋军且向城中抛射尸块的事,当场精神崩溃,不仅不肯缒绳接应,反转身自回下处,闭门绝食。
守城军民见状,大骂辛亢宗叛国,待接应韩世忠登城,便以韩世忠为守城主将。
北壁方面,姚友仲、高世则俱因各自兄弟生死相隔与金军死战。
高世则身被数创,与宗辅阵前相见。宗辅道:“你兄弟当日奇袭燕京,倒被自家主力坑死,尸骨无存。你如今孤立城下,虽有死国之志,倒值得吗?”
高世则撇掉头盔,道:“我家累世贵胄、世受皇恩,自当以死报君,我兄弟以奇计袭燕京,虽不得功成,亦死得其所。今日家国存亡,我岂能污了祖上名头!既于阵前遭遇,倒要大战三百回合!”
宗辅道:“可惜大好儿郎,竟为昏君虚名而死。”
说罢金军涌上,将一数宋军全部杀死。
[1]根据《靖康纪闻》,东南西北四壁统制分别为辛亢宗、高侍、张捴、刘衍,五军由姚友仲、辛亢宗统领。靖康之难涉及历史人物众多、形势混乱,时间事件错综复杂,不同史料、札记的记载多有互相印证或冲突的地方,本文整体参考《续资治通鉴》,结合其他资料和剧情需要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演绎。
[2]张叔夜(1065-1127),字嵇仲,开封人,侍中张耆之孙,北宋名将,镇压宋江起事。靖康之难唯一杀进汴梁的勤王将领,后殉国。
[3]张俊(1086-1154),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中兴四将之一,其他三人为岳飞、韩世忠、刘光世。
[4]高世则(1080-1144),字仲贻,蒙城人,英宗皇后高氏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