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使者的到来,是一件大事,周国马虎不得,毕竟突厥的实力还是强悍的。第二天,皇帝宇文邕在大殿上召见了这个突厥使团,其实,说是使团,不过就是两个人罢了。他们送来了一匹汗血宝马,作为聘礼,要娶周国的公主做阏氏。
适龄的公主只有芳宸公主宇文紫嫣一个,而且是皇帝宇文邕最宝贝的女儿,也是皇后唯一的女儿,皇后自然千般舍不得,皇帝宇文邕考虑到这一点,也就没有当场同意,只说查找下是否有合适的公主,然后再给答复。
突厥使者来之前是经过一番调查的,自然是知道周国诸位公主的情况的,因此,面对宇文邕的推脱咄咄不让,甚至可以说盛气凌人:“我们突厥的诚意十足,送来了至宝汗血宝马,希望周国慎重考虑两国的关系,否则就是蔑视我们突厥,后果不堪设想。”
说完这句,那突厥使者就走了,气的皇帝差点当场掀翻了桌子。
可气归气,总得有个应对之策才好。
朝堂上,文武百官顿时分成了两派。
以太子宇文钰为首的群臣,坚决反对将公主下嫁突厥,第一,这是一种对周国的屈辱,第二,突厥狼子野心,永远都喂不饱,这一次要了公主,下一次不一定提出什么难缠的要求呢;目前对突厥,必须迎头痛击,消除隐患才可以。其实,对于宇文钰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宇文紫嫣是他唯一的亲妹妹。
以大皇子宇文轩为首的群臣,则认为合议可成,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消灭齐国,牺牲一个公主,换来免于两面夹击的境地,也未尝不可。等消灭了齐国,再来腾出手来对付突厥不是更好么!
在争论不休的停当,上柱国杨坚石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太子的提议是正确的,要论地形,我周国处在三面夹击的位置,东面是齐国,南面是陈国,西北则是突厥。虽然齐国的高长顺已死,但国力尚未彻底丧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现在倾尽国力,灭了齐国,但此时就算突厥稳住了,那南面的陈国呢,也不好说。”
大皇子宇文轩心中也是喜欢宇文紫嫣这个妹妹的,同时也认为将宇文紫嫣下嫁突厥是对周国的一种耻辱,但他立功心切,更认为消灭齐国更加重要,可以去牺牲宇文紫嫣,因此反击道:“可是我们全力攻打突厥,那陈国就不会虎视眈眈了?正所谓机会难得,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那杨坚石虽然知道宇文轩所说也有道理,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须要做出最好的选择,因此坚决的说道:“那个自然不同,想我华夏,素来一体,咱们周国和齐国以及陈国不过是内斗罢了,至于突厥外族,在我周国抵御他们时,齐国和陈国是不会趁虚而入的。”
这话说的的确有道理,在外敌面前,兄弟之间自然要凝聚合力,共同对外的。
高长顺死了,这么好的机会能够消灭齐国,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对于雄心勃勃的皇帝宇文邕来说实在是无法甘心。上次朝会之后,虽然裴云清建议让齐国自取灭亡之道,可皇帝仍然急于实现他的宏图大业,希望能够尽早灭了齐国,所以命令大皇子整兵待练,如今却出了这档子事,皇帝自然心有不甘。
看到皇帝宇文邕为难的样子,诸位臣子停止了争论,太子宇文钰想起了临行前裴云清说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件事情,不妨去征求公主的意见。”所以建议道:“父皇,儿臣觉得,关于和突厥和亲的事情,我们在这里讨论,却没有询问过妹妹的意见,毕竟我朝适龄的公主之中,只有紫嫣妹妹一个。儿臣以为,如果紫嫣妹妹愿意去,那不妨让她去,如果不愿意去,那我们就找理由拒绝了他们。”
这个提议甚好,就连大皇子都无法反对,因为如果紫嫣就同意了呢,也未可知啊。况且宇文轩作为一个将军,让自己的妹妹去和亲,他还是有屈辱感的。
对于此提议,皇帝难以抉择,从内心深处,他不愿意女儿去那么远的苦寒之地,可他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识大体,帮助自己完成千秋大业,到时候自己在举行个泰山封禅大殿,那是何等的壮举啊。
适时的,宇文邕问起了自己的弟弟雍王宇文琦:“皇弟,你说该怎么办呢?”
宇文琦是不愿意参与这些事情的,所以方才的争论自己也是一言未发,现如今皇帝问了,他也不得不发表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此事可行。
就这样,怀着矛盾的心理,皇帝同意去征求芳宸公主宇文紫嫣的意见。
那么,这种事是需要有人传话的,这是个技术活。散朝之后,皇帝来到后宫,思考了很久,觉得需要找个合适的人去问比较好,那么谁最合适呢?自然不是皇后,皇后对自己的这个宝贝女儿疼爱有加,怎么可能让她去和亲,自然不会同意的。看来只有让李贵妃去了,皇帝狠了狠心,终于找来了李贵妃,让李贵妃去探探公主的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