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外打工的、做生意的,都开始陆续回到了家。
何家兴他们院子也不例外。在外做木活的李表叔回来了,在遥远地方打工的燕子姐姐回来了,王正武哥哥的姐姐也回来了,王建勇哥哥的父亲也回来了,连跟着二哥一起做生意的兵哥哥也比二哥他们先一步回了家……何家兴算了一下,除了大哥二哥还没回来,这几天院子里在外打工的、做生意的,都回了家。当然,小凤的父亲还没回来,每年过年基本上同爹都是最后一个回到院子,父亲说那是因为人家是正式的国家工人,放假得晚。
妹妹何家萍每天都能从那些回到院子里的长辈们或者哥哥姐姐那里得到一些糖果。何家兴觉得自己过了年马上都十三岁了,不好意思再像何家萍一样看见谁回来就兴高采烈跑到别人家去蹭热闹。
何家萍每次带回来的糖果都会分一些给何家兴,有时候还会对何家兴强调一下这是谁谁特意交待要专门给你的。
“哥,你好久出去打工嘛?这样你过年回来了就会专门给我带糖果。”
“我啊,还早吧?也许你那个时候都不想吃糖了哦。”
“我不管,反正你要给我买!”
何家萍有时会突然撒娇,甚至会异想天开地说:
“我要是有一个现在就能在外面打工大哥哥就好了,这样今年就能吃到他给我买的特别特别多的糖果啦!”
何家兴倒不会嘲笑妹妹的这个幼稚想法,因为小时候他看见别人有哥哥有姐姐,他也暗自萌生了这样幼稚的想法。直到他有了妹妹,他觉得他一下子就应该有一个当哥哥的样子,尽管两兄妹偶尔会生气拌嘴吵架,但何家兴有什么好吃的好耍的,首先想到的还是何家萍,有时候他甚至有更赖皮的想法,这是我妹妹,即使受欺负,也只能我欺负她,别的人,都不行!
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腊月二十三晚上母亲送了灶神上天过年。何家兴和妹妹觉得过年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母亲在厨房点了用清油和棉花做的长明灯,说这是为灶神上天过年指路的,要确保这灯能点到天亮。
妹妹总不相信灶神就是靠这长明灯上天的,暗自里问何家兴神仙上天还用灯嘛,他们不是飞的一下就到了吗?
何家兴也没法给妹妹解释,他只是让妹妹小声点,要是让母亲听见了,免不了又得被她批评一顿。
父亲此时正在杂物间挑选他储藏的桔子。听他说,这几天他不去做鸡贩子生意了,他得在过年前将一屋子桔子全部卖出去。
父亲按桔子的大小、色泽分了类,然后装进两个大箩筐里。明天一早,他就得用自行车载着去集市上买。附近哪个集市逢场就去哪个集市卖。
“明天你要不要跟到我一路去嘛?”父亲突然问起在边上帮忙的何家兴来。
还没等何家兴搭话,同在边上的何家萍就抢先嚷了起来:“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明天赶兴隆,那么远,你走不了那么远的路!”父亲一口拒绝了何家萍,倒是又对何家兴说了起来,“你要去的话,我多装点桔子,有些坡我一个人上去老火,你去了可以帮我推一下!”
听父亲这么说,何家兴一口应了下来,况且他早就想跟着父亲去一趟。
天还没亮,何家兴就被父亲叫起了床。何家兴知道今天要早起,昨晚的故事书他没看多久就早早睡了。
父亲说去兴隆接近二十里来路,得走两个小时左右。母亲特意给父亲和何家兴的早餐都加了一个鸡蛋,说出发这么早又要走这么远,要多吃点!
出发的时候正是大雾,很冷。母亲让何家兴戴了手套,又是吩咐两个人一路小心又是叮嘱何家兴要多帮父亲忙,你父亲今天载了那么多桔子,遇到上坡下坎你要多帮忙。
天还没亮,何家兴打了手电照亮。由于自行车驼了满满两大框桔子,父亲根本没法骑行,只能推着自行车前进。负荷的自行车一路咯吱咯吱的直响,有时候是它自己在响,有时候是它压过的路边的枯黄的野草在响。
父亲说,听这草响,今早肯定下过大霜,兴娃子你把手套戴好,莫冷到了。
何家兴听话的又把手套特意提了提,手上冻疮似乎变得更大了一点,一碰就痛。
不知道父亲的手上长冻疮没有?这个冬天,他可是每天都这样早就出了门啊!
何家兴脑海里突然窜出了这个问题,可是他又不敢问,只好偷偷看了一眼父亲,只见父亲双手紧握着自行车,吃力地前行着。
父亲说得对,等东方发白,雾气稍微散了一点的时候。何家兴发现路边的草啊,地里的菜啊、庄稼啊全都披上了一层白白的霜,就像飞了一场小雪。
这么大的霜,早上肯定结了冰。何家兴想,今年他还没玩过冰呢,说好和刘虎一起去取冰的,结果一次都没去成。不知道为什么,放假这些天,何家兴还从来没去刘家大院子找个刘虎刘明他们耍,他们也没来找过自己。何家兴只听见过刘明母亲站在她家的小楼房上骂过人,你娃都是垮班狗了,都还考不到前几名,丢人哦!
何家兴时不时将石子扔进路过的池塘或水沟里,有时候真会传来清脆的冰裂声,看来真的结冰了。但何家兴今天也还是没有取冰耍的兴趣。
何家兴得随时注意前方路况,只要前面有坡,何家兴早早就双手搭在自行车后面,时刻准备给父亲加把劲,一个长坡或陡坡,会让父亲和自己累得满头大汗,搞笑的是下坡的时候,父亲刹车也刹不住,何家兴还得在后面攒劲地拖住自行车。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何家兴他们总算到了目的地。
父亲说兴隆是另一个市的地盘了,因为它已属省会城市管辖,所以要比清平好得多,甚至比龙兴镇都要繁华。
何家兴是第一次来兴隆,他觉得自己连一次县城都还没去过,怎么突然就到了另一个市县的地盘,这种感觉很奇妙。何家兴暗自观察,确实比只有一条街道的清平乡要热闹、繁华得多,至于父亲说的比龙兴镇还好,何家兴没法比较,因为龙兴镇何家兴也只去过一次,况且那一次,自己哪有什么心情像今天一样来四处观望。
父亲带何家兴穿了一两条小街巷子,又过了一个转盘,才到了兴隆镇上专门买卖东西的集市上。
“来晚了!”父亲叹了一口气,将自行车停在了一排卖桔子的位置边上。周边已经有不少卖桔子的人提前占了更显眼的位置。
好在父亲的桔子个大饱满、色泽鲜亮,买桔子的贩子们看见了,都会停下来打量一番,品头论足一番。
不过三言两语后,父亲总会出现不耐烦的神色,贩子们给出的价格似乎都不太让父亲满意。
何家兴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买桔子的贩子就那么几个人,来来回回地在集市里走来走去,不停地试探着每一个潜在的卖家。
“今天买桔子的贩子怎么来得这么少!”父亲忍不住和边上其他卖桔子的人攀谈了起来。
“是啊!今天就那么几个人,他们还故意压价!”
“今年行情不太好!”
“说的是人家大城市现在吃的水果多了,桔子不流行了!”
“不流行也不这么低的价格卖给他们贩子!”
“就是,他们都统一压价,我们就统一不卖!”
虽然阵营很快达成,但何家兴觉得这样卖起桔子来不是更困难。
何家兴想去逛一逛,他不想看见父亲和那些贩子们像吵架似的在那里讨价还价,况且他也真想看一看兴隆到底有多繁华。不然以后给刘虎他们说起兴隆了,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刘虎肯定没来过兴隆,因为他家没种桔子树没得桔子卖。
父亲倒是答应了何家兴要去逛一逛的请求,可似乎又不太放心,他嘱咐何家兴一定要认得路,不要逛太久。连边上的人听着父亲的婆婆妈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多大啦?”边上有卖桔子的人问起父亲。
“翻年就十三岁了哦!”
“那没得事!我们十三岁时都像个大人做活路了,哪像他们现在这么幸福,还在读书!”
“就是嘛!我们哪个时候已经地里田里满到处跑了,成绩好不好?”
“还可以哦,今年又是第一!”
“能干勒,要是能把书读出来,就不用吃辛苦饭了!”
“好倒是好!不过还早得很,还在读六年级勒!”
类似的对话何家兴经常听大人们之间闲聊起,所以并不太在意,尽管他离开的时候,他们正相谈正欢。
每经过一个岔口,何家兴会格外留心,自己是往左转的还是往右转的,边上有什么特殊标志,街边的店家招牌是什么,他都一一记下来。这样原路返回,肯定不会迷路。
也许光从街两边的高楼,就足以证明兴隆的繁华了,更不用说那些沿街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铺子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清平街上最高的楼房才三层,何家兴在这里已经看见好几栋六七层楼的房子了。
快过年了,赶场的人特别的多,这让兴隆场显得更加热闹。大人们背着背篼忙着置办年货,小孩子们就在人缝里挤来挤去。一些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子会偶尔跟另一群打扮讲究的女孩子们来一句蹩脚的普通话,“等我明年回来啦,一定买一辆摩托车!走路太挤啦!”
何家兴暗自笑了起来,这么挤,有摩托车更挤!
何家兴逛了三条街后就打算往回走了,因为他也不知道兴隆到底有多大,他怕时间太久,父亲会担心。
回到父亲卖桔子的地方,何家兴发现有些卖桔子的人已经离开了。
“下次再多给五分钱一斤,我就卖了!”边上卖桔子的人跟父亲透了底,“今天看来和他们熬不出什么好价钱!”
“我还是要多添一角。他们都喜欢我的桔子,来看好几次了。”父亲咬了牙,“大不了明天又换地方卖!我就不相信他们!”
大人们口中的“他们”当然是指集市上那几个为数不多的买桔子的贩子,尽管这个时候一口一个“他们”,说得咬牙切齿。但等他们真的来到面前时,大人们又总会客气起来,“老板勒,你们这些挣大钱的,就再多添点嘛!”但这种客气维持不了不多久,讨价还价两三个回合后,通常又会不欢而散。
何家兴也不知道父亲就这样和贩子们战斗了多少回合。他甚至有些无聊或者说烦躁起来。他想他要是父亲,一定不会死咬着那个价格不松;如果他是买桔子的那些老板更好,也许早就答应了父亲的价格。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边上那个上了一点年纪的卖桔子的大爷终于狠下心将他的桔子送上了那些贩子的货车上。
“熬不过他们,只给我涨了二分钱一斤!”临走的时候,大爷叹了一口气,特意对父亲说道。
卖桔子的人越来越少,何家兴数了数,加上父亲,也只有三、四个人了。
也许是因为已经将大部分桔子都搬上了他们的车,那些贩子们现在看起来很轻松,他们站在装桔子的货车边有说有笑,已经不再像先前那样在集市里走来走去。好长一段时间,他们甚至都没来过一次何家兴他们这里。
父亲倒是沉得住气,没事做的时候,就不停去翻捡箩筐里的桔子,他总想把个子最大、颜色最好的桔子放在最上面。
见父亲不说话,何家兴也不说话。虽然何家兴现在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甚至在心里祈求起来,希望有一个好心的老板,能给父亲一个满意的价格。
“兴娃子,你觉得这样辛不辛苦?”默不作声的父亲突然开了口。
何家兴当然知道父亲口中的“这样”是指什么,他摇了摇头。
“所以你娃要好生读书,将来不能像我和你幺婶这样辛苦!”
父亲很少当面跟何家兴说“辛苦”两字,尽管他今天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但何家兴似乎也懂其中的心酸。
“马上就要读初中了,要更攒劲才行!”父亲不等何家兴搭话,又说了一句,然后似乎也不想等何家兴的表态,就又自顾自地蹲在两个箩筐面前,一心翻捡着桔子。
何家兴点了点头,尽管他知道背对着他的父亲根本看不见。
父亲的桔子总算卖出去了,在他近乎耍赖的一句“不买算了,我把它再运回家都可以”的赌气话后,贩子们终于答应了父亲的要价。尽管最后一斤只多给了八分钱,但这个价格,似乎让父亲和贩子们都觉得满意。他们又开始客套起来。
“也是看你难得把桔子再运回家,不然不会多添你八分的!”
“这个桔子这么好。你买了保证赚钱!”
“屋里还有不有桔子?要卖记得找我哈!”
“价格好点,下一次我直接来找你!谁愿意等这么久哦!”
“哈哈,要得!”
……
一共两百多斤桔子,多熬出来的价格,算下来多卖了接近二十元。
父亲很高兴,回家的时候,特意对何家兴说:“今天有点晚了,饿没有,想吃点什么?”
父亲不说还没事,一说何家兴倒真的觉得饥肠辘辘。赶场的人已经稀稀拉拉,街边的馆子里却热闹起来,面香味、菜香味伴随着吆喝声,弥漫在空气中。父亲问了路人,原来已快到中午一点了。
何家兴摸了摸肚子,本事打算父亲买什么就吃什么,但看见父亲很高兴,又忍不住说了话:“我想吃那个油馍馍!”
面粉做的馍在油锅里炸熟,清香舒软,出锅的时候再洒上葱花,更香。清平街上逢场的时候就有一家路边摊在卖,但何家兴没吃上。兴隆镇卖的有好几家,就在转盘那里,何家兴刚才闲逛的时候看见的。
父亲买了一个,让卖家分成了四份。他和何家兴各拿了一份,剩下的拿纸包住,放进了箩筐里。
何家兴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完了,像极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父亲才吃了两口,就将他的油馍馍给了何家兴。
也许是馍太香,也许是真的饿了,在父亲一句“我没饿”后,何家兴没多想就接过了油馍。何家兴其实还是没吃饱,但也不好意思再望着箩筐里的馍,她知道那是父亲给母亲和妹妹留的。
回家的路就轻松多了,父亲用自行车载着何家兴,只要不是陡坡,何家兴都不用下车。只是一路全是泥路,坑坑洼洼,何家兴坐在自行车冰凉的后座架上,上下左右颠簸得厉害。回到家时,何家兴感觉屁股都要开花了。
母亲留了午饭,何家兴吃了一大碗,父亲吃了两大碗。何家兴这时才发现父亲的那句“没饿”原来是骗人的,所以等母亲想将她只吃了两口的馍分给何家兴和何家萍时,何家兴是说什么也不肯接了。
也许母亲口中的那句“这个馍不好吃,你们吃”也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