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年前有人告诉我:“你一年后会写一部小说。”
我肯定会笑趴在桌子上。我应该是读文献读到天昏地暗,跑回归跑到天荒地老,我怎么可能去写小说?
如果那个人继续告诉我:“你会写一部言情小说。”
我会笑出眼泪来。我熟读金庸二十年,狂追倪匡上百部,我怎么看都不像是写言情小说的人。
那个人也许会问我:“你忘了你追了二十年的亦舒了?”
哦,亦舒,对啊,现在我还在追呢。
如果那个人进一步剧透:“你的小说会是一个关于单身父亲的故事。”
我会嗤之以鼻。我最讨厌迪斯尼电影里那种单身父亲的cliché!我才不要写单亲家庭的故事呢。
哇哈,幸好当初没有这么一个人对我说这些话,否则现在看来那是“啪啪”的打脸啊。
可见命运经常给你安排些奇妙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转角处有什么在等着你。
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我的论文导师死了。
癌症,从确诊到死亡不过短短的三个星期。
他是个单身父亲,离婚,留下一个七岁的孩子。
从没见过对死亡那么理智的人。从获得诊断的那一天起,他都没有表现出一点遗憾的情绪。马上开始着手处理财产,将孩子的监护权移交给前妻,然后自己搬到临终关怀医院去住着。
在一个周六,我们通过电子邮件收到他的死讯。
他的办公室恰好和我的办公室门对门。这个每天都见面的人再也不会朗声同我问早,再也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再也看不到他健步如飞的身影,心里非常难受。
接下来系里的教职员工外加我们这帮老研究生就忙着接手他的工作。他的课需要有人接着教,他的行政工作也需要人承担过来。因为事发突然,这个过程匆匆忙忙的,大家心中都揣着那么大的哀伤,却没有时间去顾及自己的心情,只专注于把手中工作干好。
周二那天,他的办公室名牌就被摘除了。我走出自己办公室的那一刻,看到对面黑漆漆的办公室,和一个空白的名牌位,突然悲从中来,觉得浑身血液从脚底抽干了一样,靠在门上半天都挪不动脚步。
系里自然给他办了追思会。系主任念了悼词之后,全场的人都愣在那,不知所措。大家集体愣了两分钟,系主任宣布散会。
散会后没有人离场。我们就在那个会议室里端着咖啡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事后,我和几个比较亲近的教授还有同门谈论起这个现象,觉得很有趣。为什么我们畏于表达自己的心情?为什么我们要掩饰心中的悲伤?为什么我们连表达思念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在被问候“howareyou?”之后,我们会不假思索的说“good”,可是,大家分明都活的不太好啊!
就是因为这段经历,成就了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在经历身边亲近的人死亡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不是我经历的第一例死亡。我同辈朋友当中,死去的人已经一只手数不过来了。他们留在我心里的印象在慢慢淡去,偶尔会毫无征兆的闪进脑海里。
有些人的死亡故事被我写到了这部小说里,也算是我表达自己思念的一种方式吧。
曾经一位故人入梦来。
我们坐在韩剧里很常见的路边大棚摊里。面对面坐着,我们俩喝烧酒,还喝了一碗红通通辣乎乎的汤。
他用勺子搅着汤对我说,他多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孩子。
我告诉他,我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五脏六腑被一只大手抓住的感觉久久不能离去。
尽管我知道那是梦境,却不愿意醒来。
他原本比我大四岁,今年,我年长他五岁。
所以我在这部小说中安排了赵成缺这个角色,人还是要结婚生子啊,要不然都难以留下活过的痕迹。
死亡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学习和死亡相处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正因为死亡的存在,才提醒我,不要浪费时间,要好好生活。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当时追连载的同学。如果不是你们支持,我没有毅力寂寞的写三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