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决战暂时结束,大家回营点算人马,蒙古各部落损失了三千多人,据说他们击杀了两千多个清军的士兵,但是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对方的尸体作为证据,所以算不得真正的结论。
李晓的部队击杀了两百多个清兵,也没有尸体作为证据,只好暂且记下。
按照这个战绩来排名,李晓竟然凭着四百多人的队伍排名靠前,要知道排名靠前的队伍都是几千人的大部队,人数是李晓的数倍之多,但是他们的击杀数量却没有数倍的差距,只是相差了两三百人而已。
由此可见,李晓的部队战斗力真的是强悍!
林丹汗看到己方损失更多,心里十分失落,原本他还怀着一个大蒙古的美梦的,他希望重现祖先的辉煌,只可惜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清醒了很多。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蒙古人都与清军大战,每天都损失几千人,蒙古人撑不住了。其实清军也撑不住了,每天都损失两百多人的白甲兵,这可是无法补充的精锐啊,死一个少一个,整个清军之中都没有多少这样的精锐,清军已经损失不起了。
只有李晓意犹未尽,他十分狡猾,专门打清军士兵的冷枪,绝对不正面对决,借助蒙古人的掩护,李晓可以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地自由活动。
双方都打不下去了,只好暂且收兵,等待时机。
林丹汗看到清军也不再出来挑衅,他也知道清军或许是打不下去了,所以林丹汗十分警觉地派人与清军联络,打算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代善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谈判,双方的信使就在草原的中央位置展开了艰难的谈判,通过三天的谈判,总算是达成了协议。
从今往后,清国和林丹汗的蒙古部落以科尔沁蒙古部落和察哈尔蒙古部落的边界为边界,双方友好和平共处,不得随意侵入对方的领地,也不能够收留对方的逃人。两国以兄弟相称,不再对对方采取敌对行动。
协议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这几条。
双方签订协议之后,工业帝国系统给予了李晓3000点贡献值的奖励,奖励他挽救了林丹汗的蒙古部落,让他们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失败而消亡、投降。
此时,李晓已经有了一万两千多点的贡献值,可谓是大富翁了。
由于蒙古和清国签订了协议,所以李晓就与顿哈一起带着伤员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林丹汗给了李晓一百匹战马作为奖励,也算是不错的了,李晓就收下了。
李晓回到平安堡的时候,他已经外出几个月的时间了,此时已经是春季,又到了耕种的时候,李晓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大量的大豆、蔬菜、牛羊马匹等东西,交给百姓们种植和养殖,他兑换的都是最好的品种,能够高产而又抗病虫害的,能够快速成长的牛羊,能够拥有很强大的能力的战马,诸如此类,这些耗费了李晓5000点的贡献值。
李晓将这些东西交个百姓,让他们用心打理。
同时,李晓又从内喀尔喀蒙古部落里招募了三十个擅长养马的牧民,让他们来给自己养马,这些战马都是最好的品种,只要养好了,将来李晓就不愁没有战马使用了。
然后,李晓又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燧发枪的工艺技术,他将这些内容交给工匠和施爱平研究,燧发枪的关键在于好用的燧石和质量好的好钢,现在李晓经常能够炼出好钢来,经过仔细的挑选之后,留下能用的好钢,用来制造燧发枪。
至于燧石也可以从市面上采购,只要愿意花钱,还是可以买到好的燧石的。
现在李晓的仓库里存放了两千把的火绳枪,他让工匠们从中拿出几把火绳枪改装为燧发枪,试一试效果如何?
经过工匠们的改装,燧发枪成功制造完成,李晓让士兵使用燧发枪射击,经过实际的测试,燧发枪的发火率达到了90%,还算是不错。
如此,经过改装,燧发枪实现了成本低、射击简单、容易瞄准等优点。
步兵燧发枪口径19.8毫米,枪长1560毫米,枪重5.69千克,弹丸重32.1克。
骑兵燧发枪,口径17.3毫米,枪长1210毫米,枪重4.6千克,弹丸重21.3克。
然后,李晓就下令将仓库里的火绳枪全部改装成燧发枪,然后让士兵们训练使用燧发枪,由于士兵们有基础,所以练上一个月的时间就熟练了,他们已经能够使用燧发枪准确地击中三十米外的目标。
此次李晓外出支援蒙古人的事情他没有声张,所以别人都不知道。
李晓回来之后,就安排众多的百姓开始种植土豆、蔬菜、大豆、紫苜蓿等作物,还让百姓们饲养牛羊马匹。
此时,士兵们已经不需要下地去帮忙耕种了,他们就专门负责保护耕种的百姓,每天都有超过一百人的部队在外围巡逻,防止土匪、马贼和清兵进入附近的区域。
由于李晓发展了羊毛纺织产业,这可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他雇佣了三千人的纺织工人来制造羊毛衣,使得很多的工人都有了一口饭吃,不仅有饭吃,还能够温饱,这就是李晓的功绩了,但是他从来都不吹嘘。
曹晶是秦友光的一个同学,他们都曾经在南京的一所学堂里学习过,他们关系还是可以的,自从知道李晓这里需要大量的人才之后,秦友光就写信给曹晶希望他能够过来看一看,曹晶从小就文武双全,但是他对于明朝的现状十分不满,他知道都是因为各级的官吏贪污受贿才导致了士兵的战斗力弱,使得明朝在与清朝的战争之中屡屡失败。
所以,曹晶对这样的黑暗现实很是不满,对于他来说,他知道自己难以改变这样的现实,这个结论让他分外感到伤心。
对于秦友光邀请他过去看一看,曹晶是有些不相信的,他不相信李晓能够做到不贪污腐化,毕竟现在的明朝每一个官吏都是贪污腐化的。如果不贪污腐化,就没有钱贿赂上司,就无法升官发财。
曹晶由于不相信李晓的人品,所以拖了好久都没有过来李晓的平安堡里看一看,曹晶看到秦友光三番四次写信来邀请,他只好答应过来看一看了。曹晶搭乘了一艘商船从江南北上,来到了天津卫,曹晶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到来,他想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而不是经过掩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