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吃完便早早来到习琴室等候。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位带着面纱的女子慢慢走来。
走到近前微微向众少女微微福了一礼,也不说话,直接走到琴前屈膝坐下,手指翻飞,一阵轻灵的琴音便回荡在习琴室中。
倾妙妙听着这琴音,悠扬悦耳,如深山中的一泓清泉,缓缓的照着自己的速度向前流动着,不被外界所干扰,自成格调。
琴音就如人心,清高,孤傲。
一曲终毕,其他少女因不了解音律,直觉好听,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有倾妙妙,曾跟着母亲熏染过不少音律,有些沉迷其中。不由得轻声喃喃道:“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
倾妙妙说完,缓缓回神,看着戴面纱的女子,想到古代男子勾搭女子的模样,躬身道,“在下倾妙妙,不知是否有幸知晓先生名讳?”
那女子声音清脆,不急不缓,如她的琴音一般,“区区名讳何足挂齿,如今我既来教你们习琴,那你们日后便唤我一声琴先生吧。”
“我所教授的琴为五弦琴,此琴有五跟弦,分别对应五音。但古琴皆是七弦,更有传说有二十五弦之琴,只是无人可见,故而无法判断真伪。今日我先教你们习琴谱,你们需认真记好曲子的谱调,此为基础。”
下午时间都是习琴的,今日琴先生并未教他们曲目,仅为他们讲述了一些习琴之人的故事,让她们自己抚琴玩乐。
倾妙妙幼时曾学过几年钢琴,但在这里明显用不了。
日头渐渐西下,琴先生看了一眼众人,嗓音清脆,缓缓说道,“今日暂且学到此处,习琴不易,希望你们都能坚持。”
琴先生说完对着众人微微一福,众人也皆是反应过来,起身学着琴先生的动作也朝她一福,虽有些东施效颦,不伦不类之感,但好歹都是行了一礼。
见琴先生走出习琴室,众女也纷纷结伴同行往伙房而去。一天下来,大家虽熟悉,但都还怀着戒心,基本都是与自己同舍人一起结伴。月儿便跟在倾妙妙身后。不过那蒋淑儿倒是一个异类,带着她的室友,也跟着倾妙妙走。倾妙妙大步走在前面,月儿三人都三步并两步地跟着,倾妙妙虽没说什么,但也注意了一下。
吃完晚饭众人陆续回到房舍,然后便出现一个问题,柴火每日有伙房的两位老妇人运送而来,可是却没人为众人烧水,于是为烧水的事情,一阵犯难,大家都累了一天,谁也不想动手烧水。倾妙妙对于这些向来如看戏一般,自然不会主动上前组织。
最后还有另一名长相清秀之人,说道,“谁都不想烧水,但都想用水,哪有这个道理。大家不如以同舍人为序,轮换着来,今日我和我同舍人一同为大家烧水,我们最后洗,明日再换一舍人,如此可好?”
倾妙妙在一旁听着,倒是多看了那人一眼,原来是蒋淑儿。
分配好之后,众人便纷纷准备去洗漱。倾妙妙饭后只要不忙,都习惯到处走走,一直都很少有这般悠闲的时候,突然一下什么也不用做了,倾妙妙感觉心中好像突然就空了,风不停地往里灌……
那是空虚。
倾妙妙走着走着,又到了早上来到的那颗柳树下,在那块石头上坐下,抬头看天边的晚霞。
夕阳将下,将半边天都映出一片火红,那晚霞就如被点燃了一般,分外妖娆。
看到如此美景,倾妙妙多年来习惯的坐姿也不由稍稍放松下来,缓缓靠在柳树上,享受美景。
坐了一会儿,倾妙妙便起身往房舍去。
回到房舍,其余众人皆已经洗完,倾妙妙去的时候,只剩两人,一人便是那蒋淑儿,还有一人是她的室友,蒋霜儿。
倾妙妙想着今日她们的主动靠近,觉得自己不能太不近人情了,便上前微笑着说,“我叫倾妙妙。”
这算是重新认识吧。
表示倾妙妙愿意和她做朋友。
蒋淑儿也感受到了倾妙妙的示好,听完,心中立马乐开了花,虽然之前已经介绍过自己,不过此时还是重新说了一遍,“我叫蒋淑儿,这位是我的室友,蒋霜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个好名字。”
有些人就是这样,一个眼神便知道值不值得深交。
蒋淑儿那天早上第一次听到倾妙妙说要“赚它个万两纹银”的时候,便觉得倾妙妙是个有趣的人。
莫名的想亲近她。
实际上,被关着的时候,蒋淑儿就下定决心要跟着倾妙妙了。因为那时只有她没有哭闹,光是看着就让人心安。
蒋淑儿听完憨憨的笑道,“真的吗?你这是诗吗?我以前乞讨的时候听那过往的书生也说过几句。不过,是什么意思呢?”
倾妙妙笑,这蒋淑儿倒是一位可爱的,“就是说女子太美,君子都追求呢。”
然后倾妙妙教了她几句,蒋淑儿全记下来了。
记忆力很好,也很会说话,组织能力也有。
几句话下来,蒋淑儿已恨不得对倾妙妙掏心掏肺。
很单纯。
好骗。
这是倾妙妙对蒋淑儿的第一印象。
一会儿便洗好了,倾妙妙带着脏衣服出去打水洗了,走在路上还雀跃的哼着一些洗脑的小曲,“又好几年好几年好几年,我成天在抱怨我没钱我没钱,恨老天不开眼不开眼不开眼,为什么好的事儿都跟我没有缘~~”
徐与花经过倾妙妙旁边听到她哼的小曲,重重的哼了一声。
倾妙妙笑笑,继续唱着。
她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活着,并且活的开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