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继续接前两回写宝玉和秦钟。
叙事方面,按照节奏由缓到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风和日丽。写宝玉、秦钟终于达成心愿,共入家学。共描写了10个场景:
秦业父子专候贾家上学择日之信----宝玉传信择后日上学----至日一早,袭人坐炕沿“发闷”,又服侍宝玉上学,百般叮嘱----宝玉辞贾母、王夫人----宝玉辞贾政遭训斥----李贵“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宝玉再辞贾母,会合秦钟----又想起辞黛玉,再遭奚落----唠叨半日后,与秦**赴家学----后变为常态,叔侄二人以兄弟相称。
其中关键场景是袭人学前百般叮嘱、贾政训子、宝黛对话。
写袭人,从行为(闷坐炕沿)、对话(读书是极好的事情、别合他们一处顽、保重身子、注意防寒保暖)两方面表现袭人对宝玉处处关心,真情体贴。
写贾政,是第一次正面描写。先是通过“如果再提上学连我也羞死了”等等训斥言语,将“恨铁不成钢”的严父心态、嫌弃心理表露无遗,与第二回贾雨村“秉灵秀之气而生”是所说的言语遥相呼应;再写男仆李贵受贾政“揭了你的皮”威吓,以一句传诵至今的“呦呦鹿鸣,荷叶浮萍”让政老爷掌不住威严,笑了场,又交代李贵通知老师把四书“讲明背熟”,侧面描写贾政内心深处对宝玉的关心和希冀之情。
宝黛对话场景,其实极其简略。先写黛玉并不避讳宝玉,对镜理妆,笑以“蟾宫折桂”对宝玉上学之事加以奚落,再写宝玉早晨上学辞行也能跟黛玉唠叨半日,侧面衬托两人亲密,又通过黛玉一句“你怎么不去辞你宝姐姐”、宝玉笑而不答,加深读者对二人心存默契的印象。
第二部分,风云突起。曹师浓墨重笔,下大力气写学堂“动乱”。共描写了17个场景:
宝玉秦钟二人亲厚----同宗子弟风言风语----夹叙薛蟠结交契弟以图龙阳之好----香怜玉爱与宝玉秦钟四人眉来眼去,互通情意----秦钟与香怜被金荣言语相激,找贾瑞告状----贾瑞因妒偏心----金荣得意忘形惹恼贾蔷----贾蔷撺掇茗烟生事,自己先行离去----金荣被茗烟抢白大怒,动手撕打宝玉秦钟----友人飞砚暗算茗烟,意外扯进贾蘭、贾菌----贾菌加入战团,一片混战----金荣抓大板在手,占了便宜----茗烟喊锄药、扫红、墨雨助阵,学堂里乱成一锅粥----李贵迅速喝止控制形势----宝玉见秦钟吃亏,不依不饶----威逼金荣道歉----金荣口服心不服,被迫下跪,为后文再设伏笔。
“顽童闹学堂”是《红楼梦》到目前为止的第一个大场面描写,出场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冲突紧凑,场面多变,节奏和尺度很难把握。曹师用音乐快慢手法,将这场冲突描写的淋漓尽致,跌宕起伏。
首先由看似寻常的“霸凌”事件从容起笔。人物最初只有秦钟、香怜和金荣三人,间接夹叙薛蟠、贾瑞、玉爱。这个阶段的叙事词句节奏平缓,是慢板。
随后,金荣“摇头咂嘴”,口说闲话,惹急了玉爱,冲突升级,双方开始口角。这时,场面仍只是刚开始显现出火爆势头,事件并没有完全“失控”。叙事词句节奏只是稍有变化,略带杀伐之音。
然而,金荣继续在曹师笔下“愚蠢地”口无遮拦,被曹师“借机”把宁府另一位“公子爷”贾蔷增补送进“战场”,并加入了金荣的敌对阵营。接下来交代贾蔷出手原因:与秦钟姐夫交好,见不得秦钟受欺负,遂想了个歪主意,怂恿茗烟出头替秦钟找回场子,贾蔷自己却先行溜之大吉。曹师此处还不忘间叙“贾蔷遂跺一跺靴子,故意整整衣服,看看日影儿说:“是时候了”,然后扬长而去。众多评本批本均提到曹师“一笔多用”的能力,此处也可见一斑。这一段的文字描写节奏明显转急,开始有阵前擂鼓的感觉。
接下来,被贾蔷挑拨的茗烟为主出头,完全不把金荣放在眼里,致使金荣自觉被下人侮辱,气忿不过,找宝玉、秦钟撕打。结果,友人参战,暗算茗烟不成,反扯进了贾蘭、贾菌,致使“敌方”势力大涨。叙事节奏再次变化成十面埋伏,开始出现大量的短句子。
此后,贾菌怒打金荣那个“飞砚”的帮手不成,反跟茗烟、秦钟一起被金荣以大板压制,茗烟气不过喊来锄药、扫红、墨雨三个小童,一起挺起门闩、马鞭蜂拥上前,场面彻底失控。到这时,段落中的每一个描述词句都短小精悍,叙事节奏如同密集的战鼓,令人热血沸腾。
“动乱”高潮过后,李贵等成年下人出手,平息“暴动”,参战小子们的热情自然消退,唯宝玉心疼秦钟,坚决不依不饶。这时的叙事,不再像冲突高潮阶段那样,全部都用短句子,但语气用词颇重,暗示此事不会轻易了解。
此后,金荣被逼无奈低头服软,向秦钟下跪道歉,文字节奏放缓,与“在他门下过,怎敢不低头”意境相仿,为下文伏笔。
回看整个第九回,以袭人“闷坐”、百般叮嘱宝玉上学注意事项开篇,以金荣“道歉”却怀恨在心作结。前后呼应一方面印证了袭人“闷坐”的担心,一方面突出袭人心思细腻,考虑周全。也许,在曹师心目中,袭人是最均衡、最理想的人物之一。她总是能够清晰地认清自己跟宝玉的关系、精准把握自己在宝玉身边的位置,与宝玉关系亦姊亦母,亦妾亦伴,是宝玉身边不可替代的人物。只可惜造化弄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切终不过是镜花水月、大梦一场。
萧遥认为,对于小说创作者来说,第九回中除了大场面描写的多任务、多线索操控手法之外,把握词句节奏变化跟叙事节奏同等重要,也需要格外标记,认真学习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