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爱自己的人内在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接纳与欣赏;他/她无论成功失败都和自己站在一起;爱自己的人从来不需要借助表现或表演来获得他人的认可,爱自己的人没有自责,没有罪咎感,爱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亏欠任何人;爱自己的人不骄傲不浮夸,不贬低他人;爱自己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是可爱的
身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不接纳自我。我们的内在总是会对自己挑三拣四,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美,不够成功,等等。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我们永远不够好,永远都需要不断的“改进”。我要说的是,这种深刻的嵌入到我们集体无意识当中的自我否定,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的接纳他人的,所以,成长的第一步就是从接纳自我开始,从爱自己开始。
另一方面, 根据我的观察,有些人一旦开始走上内在之路,却发现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更多的自我批判。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你的“问题”越来越多,而是你的醒觉程度比以前提高了,“视力”比以前好了,所以,看到的“问题”仿佛就越“多”了。事实上,情况往往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而成长的路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路,它需要很多的宽容与耐心,对自己,也对别人。
当内在缺乏爱的时候,你不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找到爱, 爱不需要别人的应证。你所有外向的努力都将变得徒劳无益。当内在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你是不值得爱的时候,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你,就像你不可能真正爱上一个人一样
爱无能综合症
亲爱的,你爱我吗?
我爱你。
你有多爱我?
我好爱好爱你。
好爱好爱是多爱?
好爱好爱是……
这是你和另一半的经典对白吗?嗯,你笑了。这样的对白在你们的生活当中反复不断地上演。有时候你很确信对方是爱你的,有时候你不那么肯定,你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的爱,于是,你发问,想让自己放心。
没有人能让我们更放心,除非我们自己让自己放心。
我的心理学老师告诉我,心理学其实很简单,反反复复地就是围绕一个字:爱。在我们最初的三角关系里,父亲、母亲和自己,父母是孩子的天。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如果我们那时候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觉被忽略,我们的一生就像一个空心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如孤魂野鬼般,不断地去寻求。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地表现自己,做得很成功,赚很多钱,其实也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和肯定。可是,任由我们在外面多么成功,我们的心仍是空的,我们还是没有爱。内心没有爱的人是不懂得快乐的。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数字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只是表面的虚荣和瞬间的快感,短暂如烟花。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做得那么成功,那么优秀,情况就变得更糟,我们自贬,自责,抑郁,甚至自我毁灭。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仿佛一部车,注定了要跑完七八十年的旅程,可是,我们的油箱里却只有小半箱油,跑不到一半,就跑不动了。于是,我们觉得人生无力,处处是障碍。没有爱的能量,谁也不可能幸福愉快地走完人生旅途。
长大了,怀揣着那颗空的心,我们渴望得到异性的爱。可是,总是有太多的失望。这个世界空心人太多,而往往,空心人总是遇到空心人, 彼此都渴望从对方身上找到爱来填补内心的虚空。于是,以爱的名义,两个人的关系变成了索取、占有、控制、怨责和伤害。这就是爱无能。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患上了“爱无能综合症”:
有些人在爱情里不断地伤害或者被伤害,抛弃或者被抛弃;有些人看上去花心,不停地换男朋友或女朋友,和很多的人上床;有些人开始带上他们自制的“滤镜”,只要看到异性对他们眨一下眼睛,就认为别人爱上了他/她,就要想方设法地把对方搞上床 ;有些人分不清楚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有些人搞不清性爱与好感的关系;有些人在爱情里面求一个“生生死死”,他们渴望的感情很浓烈;有些人浅尝则止,他们只求数量的多……爱情或者性,变成了这些饥渴心灵的救命稻草,抓住了就不想撒手。这一切,只为证明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爱的。可是,他们的心只要一打开,便满是伤痛。
当内在缺乏爱的时候,你不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找到爱, 爱不需要别人的应证。你所有外向的努力都将变得徒劳无益。当内在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你是不值得爱的时候,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你,就像你不可能真正爱上一个人一样。我常常听到有人说,有很多人喜欢我、爱我,可是,我却从他们的脸上读不到一丝快乐或自信,我听到的是他们想要被很多人爱的渴望,我了解这是他们自制的“滤镜”在起作用。他们所谓的“爱情”都是因为过度渴望爱而产生的幻觉而已。
奥修说,“爱是一种品质,是自然的溢出。”我非常喜欢“溢出”这个词,它说明爱有一种势能,是一个流动的关系。就像泉水,源源不断地往外涌动。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平静的喜悦,它没有要求,没有怨责,只有包容和接纳,它是一份巨大的力量,萦绕着你,时刻与你同在。
救赎的路只有一条:接纳自己、爱自己。爱的清泉,源自你的内心。我们不可能强求父母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来爱我们,长大后的我们可以做的是,放下对父母的期待,接纳父母更接纳自己,学着去了解自己,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爱自己。不要以为这是自私,恰恰相反,与世界的和谐是从与自己和谐开始的。
我喜欢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关于《我是我自己》的一段话,不妨把它当做接纳自己的一个宣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
从我身上出来的每一点、每一滴,都那么真实地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
我拥有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嘴巴、我的声音;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的。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我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
我知道那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我要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可以鼓励我自己。并且有希望地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然而,任何时刻,我能看、听、感受、思考、说和做。我有方法使自己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使自己丰富和有创意,并且明白这世上其他的人类和我身外的事务。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
经常宣读这个宣言,读给自己听。与自己修和的那一刻,爱的能量便会在你的身上流动起。
在去除了外在所有的名声/地位/金钱/相貌等等之后,每个人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具有众生平等的佛性,由此而生出的自爱,其实是一个了悟,一个知道(KNOWING),即:你知道你的内在有一个佛,而同时你也知道,别人的内在和你一样也有一个佛
爱自己
常常被朋友问到什么是“爱自己”或“怎样爱自己?”我总是反问:“你爱自己吗?”“嗯……爱吧。”或者:“爱啊。”我又问:“那你怎么爱你自己?”他们就开始罗列了:给自己买新衣服,做SPA,吃好吃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不用父母亲人为自己操心……
是的,这些可能都是爱自己的“行为”,但是,它们却并不代表完全的“爱自己”。依我的理解,爱自己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爱自己的人内在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接纳与欣赏;他/她无论成功失败都和自己站在一起;爱自己的人从来不需要借助表现或表演来获得他人的认可,爱自己的人没有自责,没有罪咎感,爱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亏欠任何人;爱自己的人不骄傲不浮夸,不贬低他人;爱自己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是可爱的。爱自己的人也许不给自己买新衣服,不去做按摩SPA,但他/她的内在却有一种新鲜活泼的品质,一种爱的品质,一种美的品质,让所有经过他/她的人都能感觉到,都想亲近他/她。
这个世界真正爱自己的人太少了。社会一直教育我们不够好,我们永不停歇地想要改造自己,并由此而衍生出在关系中的改造他人及改造世界。所有改造的努力都源自于不接纳,源自于觉得自己有“问题”。什么时候你停止改造自己的努力,并怀着深深的对自己的欣赏与感激之后,你也许可以说,你是爱自己的。爱自己的人是一个不再“有问题”的人。
当然,有些人很自大,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是不是爱自己呢?不是的,恰恰相反,一个过份自大的人在内心都有强烈的自卑,因为,自大正是自我玩的一个游戏,用一些外在的假相(这样的假相如名声/地位/成就/智力,等等)来遮掩内在的自我否定,并以此自我安慰: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佛教一直在教我们要去除“我执”,但是,很多人以讹传讹地认为就是要否定自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我执”是对自我的执著,自我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假相,你执著于它当然有害无益。但是还有一个自己(SELF)是不同的,为了防止被误解,现在的人把它翻译成真我。我们要爱的当然不是那个自我(EGO),而是我们的真我——我们内在那个闪闪发亮的钻石般的本质。在去除了外在所有的名声/地位/金钱/相貌等等之后,每个人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具有众生平等的佛性,由此而生出的自爱,其实是一个了悟,一个知道(KNOWING),即:你知道你的内在有一个佛,而同时你也知道,别人的内在和你一样也有一个佛。所以,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是爱别人也爱世界的。他/她也不再需要证明给谁看他/她是值得被爱的,因为,他/她的内在就是爱本身,他/她的浑身都充满了爱,散发着爱的光芒,而这样的一个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他/她。此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因此,一个爱自己的人,是一个爱世界的人,也是被世界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