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两晋时期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着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孙思邈,唐朝人,着有《千金方》一书,据考证活了102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钱乙,北宋人,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着名儿科专家。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着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元代着名的医学家。他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被后人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李时珍,明朝人。他写的《本草纲目》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清代着名的医学家。
趣味链接:中国古代的女大夫
汉代的义姁,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女医生,她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
晋代的鲍姑,是名医葛洪之妻,相传“艾灸”就是由她首创的。
唐代的胡愔,对养生长寿有很独特的见解。
明代的谈允贤,也是一代名医,在晚年着有《女医杂言》一书。
清末的曾毅,对治病有许多独特的体验与经验,着有《古欢室丛书》。
“浪子”为什么是游荡子弟的简称?
民间有句俗语叫“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是那些不务正业的人能够悔改,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其中的“浪子”指的就是那些不务正业的子弟,那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把整天无所事事四处游荡的人称为“浪子”吗?这就与北宋的一位官员李邦彦有关了。
李邦彦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才子,他才华出众,风流倜傥,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性情豪爽,在民间更是结交了不少好友,所以好多人都非常喜欢他。由于他生长在民间,所以十分熟悉民间的那些凡俗之事,自然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从未给人留下话柄。另外,他还喜欢唱曲儿逗乐儿,把街头巷尾流传的俗语编成词曲,供大家共同消遣。似乎民间的一切乐事都少不了他的份儿,所以他就自称为“李浪子”。但就是这位在民间受到无数人追捧的风流才子到了官场之后,却也学会并只知阿谀顺从、巴结谄媚,把老百姓的疾苦全都抛在了脑后,没有为百姓办点实事。因而京城里的人都把他称为“浪子宰相”。
就这样,后来的人们就把那些不务正业的游荡子弟称为“浪子”。
趣味链接:“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来历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生了一个儿子叫天宝。财主对他疼爱有加,但天宝长大后挥金如土,整日地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于是财主请了好多个先生教他明白事理,在先生的教导下,天宝收敛了很多,也渐渐变得知书达礼了。后来财主病逝,天宝的学业也就停滞了,渐渐地他的本性又暴露出来。
天宝又与昔日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两年的时间就把家产败光了。此时他才醒悟过来,并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天夜里,他借书回来,因天寒地冻路又滑,便摔倒在路旁。由于浑身无力,没有再爬起来,后来被路过的王员外看到并救起。
醒后,天宝向王员外说了自己的遭遇,王员外十分同情他,并让他在家中教小姐读书。天宝求之不得,便在王员外家勤勤恳恳地工作起来。但时间长了,天宝的恶习又有所显现,对王小姐有些想入非非。王员外知道后大怒,但怕此事对女儿有所影响,便想出一计,他让天宝替他送信给自己的表兄。天宝到了指定地点后,并没有找到收信人,而且二十两盘缠也要花尽。他想看看信中有没有记着很重要的事情,于是打开信,看后他羞愧不已。原来,信中根本就没有表兄一说,信中内容为:“当年路旁一冻丐,今日竟敢戏蜡梅;一孔桥边无表兄,花尽银钱不用回!”看完信后,天宝本想投河自尽,但他转念一想:王员外不但救了自己的命,还保住了自己的名声,自己更应该知道报恩才对,应归还盘缠当面请罪才行。于是,天宝振作精神,白天赚钱,晚上挑灯夜读。几年下来,他不但攒够了二十两银子,而且变成了一个博学的才子,并且在应试中中了举人。
此时的天宝以全新的面貌来到王员外家,真诚地向员外请罪。王员外看到天宝已经改过自新,便宽恕了天宝之前的过错,并又送给天宝四句诗:“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还白银;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最后王员外把蜡梅许配给了天宝。
你了解帮会吗?
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上海滩》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帮会势力的强大,也可从中看出帮会势力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那么你对帮会的历史有所了解吗?
帮会问题可谓旧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但我们最为熟悉的上海地区并非是帮会的发源地,上海的帮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由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移民带过来的。其实帮会在入驻上海之前,就已经走过了很漫长的路程。
中国帮会主要的两大派系是“青帮”和“洪门”,大约创建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但其具体创建年代、创始人、早期历史和制度均已不好考证。在清朝,帮会遭到严厉的禁止(很可能是帮会的势力过于强大,从而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帮会依然存在,而没有被“铲除”掉。其成员多为下层贫民,文化水平都极其有限,所以关于历代帮会的帮规和历史都没有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都是口耳相传于后代的,这样后世的人就不免会遗忘以前的历史,我们对曾经的历史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同时,早期创办帮会的创始者为了保守秘密,也会使用大量隐语暗号,时日一久,这种暗语便不为我们所理解了。
我们现在对帮会研究所依据的资料,都是一些帮会内部的传说和清朝官方档案中的资料。但帮会传说都是充满了神话色彩,不能够完全相信;而官方档案又不齐全,所以至今我们也难以一览帮会全貌。
趣味链接:青帮传奇人物杜月笙
民国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出生于上海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14岁时,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其后拜入青帮陈世昌门下,并得到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他不仅善扩产业,通吃政经各界,还广交名流。如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常客。
为什么把伙计称为“店小二”?
古时候,人们常把饭店、旅店和酒店里的“跑堂儿”和干些杂活的伙计统称为“店小二”、“小二”。旧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正式名字的,仅有个小名称谓,只有上了学才有机会取个学名,一旦做了官,才有个正式官名。但很多平民百姓既不能上学,更别说做官了。
小名,有父母取的,也有为了方便,社会上按照他们的名字用行辈或者父母的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曾祖父叫“五四”,他的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轮到他排序就叫做“重八”。古代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其界限往往是泾渭分明。做官的“乘肥马,衣轻裘”,左呼后拥;平民百姓只能做杂役,简便称呼。在酒店或旅店当服务员做伙计的,显然都是普通百姓。因此,人们也要给他们取一个数目符号来称呼。当家的老板是理所当然的“店老大”,这些从事服务工作的伙计、堂倌杂役人员也就随之被人们称作“店小二”了。
趣味链接:“秘书”的来历
“秘书”这个词刚开始并不是现代社会中的意思。
“秘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在古代是指皇家秘密的藏书。如《晋书·荀勖传》:“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至东汉后期,“秘书”不仅指物,也指机构和人员。东汉恒帝开始设秘书监,相当于国家的图书馆馆长。管理这些“书”的长官就是汉初已设置的“长史”,以及后来的“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官员。幕僚中的“记宝”、地方官府的“主簿”,其实就是当代社会中秘书的前身,只是名字不同罢了。至辛亥革命后,我国的秘书工作才真正名实相符。
你了解中国古代“私塾”的起源吗?
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即有由先生、塾师自己创办的学堂,地主、商人、官员设立的家塾,捐款兴办的义塾这几种形式。一般以儒教经籍讲学为中心,是礼教、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在我国历史悠久,产生于春秋时期。春秋时讲学并非由孔子开始,但是孔子影响最大。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而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趣味链接:“老先生”趣话
“老先生”这一称呼,古时是对有学问的上年纪人的一种尊称,可也不全是如此。如官场中的使用,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明朝时,也指官场中的称呼,如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见巡抚称先生大人。对翰林院的学士、官员,也称为老先生。因为翰林院中的学士都有学问,在世人眼中,他们都是些老学究,故而称其为“老先生”。清朝“老先生”一词的使用范围更大了些,做相国或两司抚台的官员也被统称为“老先生”(或许是年纪都较大的缘故)。
私塾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和原则?
私塾是学者(如孔夫子)讲学发展而成的,随着时代发展,儒学成为国学、显学,孔夫子成为私塾理念的缔造者,以此为标杆。既不脱离儒学宗旨,也具时代特征,随着儒学发展而发展!
塾师一般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学生入塾后皆由塾师个别教授。私塾的学生多6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
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亦有直接教读“四书”的。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作对联,为作诗做准备。“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由于实行科举取士,学塾也重视官方文体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私塾学规极严,定有严厉罚则,犯规者被体罚也是平常事。
趣味链接: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书”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可以看做诸葛亮一生智慧理性,生活习惯的哲理性总结。
“茶博士”有怎样的来历?
茶在我国可源远流长了,茶道也有很多讲究。茶博士就是茶艺学的实践者。茶艺表演分为嗅茶、温壶、装茶、润茶、冲泡、浇壶、温杯、运壶、倒茶、敬茶、品茶等程序。
古人称陆羽为茶博士,因为陆羽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唐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后来对卖茶的伙计就称为茶博士。宋代的茶坊大多实行雇工制,人们将那些茶肆主招雇来的熟悉烹茶技艺的人尊称为“茶博士”。有人诙谐地按照技能的高低将茶馆里的伙计分为“茶博士”和“茶学士”:茶博士的胳膊能搁一摞盖碗,他手提铜壶开水,对准茶碗连冲三次,滴水不漏,称作“凤凰三点头”。那只有“一点头”的茶博士似乎只能屈居“茶学士”了。明朝黄省曾《吴风录》上说:至今称呼椎油作面佣夫皆为博士。
中国古代给皇帝备咨询的文官是“博士”,兼掌教育和学术。“茶博士”是套用这一职衔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茶博士”一词始于唐代《封氏闻见录》:“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茶博士不但技艺高超,还有许多绝活;加上他们接触社会各阶层,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茶客每每誉之为“茶博士”。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言两拍》中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我国高等院校农林系科中,有专攻茶叶栽培并取得博士学位的,这是现代意义上的茶博士。
趣味链接:茶道的法则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