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我们对“三教九流”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在日常生活和文献记载中都提到过这个词汇,但你知道他们具体指的是哪些人吗?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据历史文献记载,关于它的最早记录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尚书令阚泽之间的一次谈话,其中提到了儒、道、佛教三教;“九流”最早见于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着作,即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家。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和“九流”本来都有其实际所指的,后来才逐渐演化成为对宗教、学术上等各种流派的泛指。后来,这个词的意义范围开始扩大开来,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物或行当也被人们称为“三教九流”,而且常常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
关于三教九流的分类,也存在过一定的争议。其中,除了三教没有争议外,九流的说法莫衷一是,到后来,九流不够划分,一直被演化到27种职业,按照上中下三类划分,这就是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具体来说:
上九流:一流“佛”,二流“天”,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阁老”,六流“宰相”,七流“进士”,八流“举人”,九流“解元”。也就是古代的领导阶级。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生”,三流“画家”,四流“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卦算命”,七流“和尚”,八流“道士”,九流“琴棋”。也就是古代的文艺与科技工作者。
下九流:一流“唱戏”,二流“吹鼓手”,三流“马戏团”,四流“剃头”,五流“池子”,六流“搓背”,七流“修脚”,八流“配种”,九流“娼妓”。即是古代社会的下层工作者。
趣味链接:古代有会计吗?
据记载,我国从周代时期就已经有了专设的会计职务,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即是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算为“会”。在古书中,多有“会计”一词,如《孟子》中有“会计当而已矣”;《战国策》也有记载,孟尝君想要找人替他收取债款,便问门下:“谁习计会?”古时的“计会”即是现在的“会计”。
看破“红尘”中的“红尘”是什么意思?
“红尘”一词在古代时候表示的是繁华的都市,它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概解释为:热闹喧哗的城市,人流较多,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面八方合拢而来,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了一起。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红尘”一词是唐朝时开始使用的。因为都城长安在西北,盛世的长安一向是车水马龙的地方,长安人看到在夕阳下卷起的尘土是红色的,故有“红尘”一说。再后来,“红尘”演变成“繁闹尘世”,也作“人世间”解释,逐渐就被佛教使用。女子一身红尘是形容她经历了很多,并不单指感情经历。
趣味链接:古时出家是很容易的吗?
古时候要想皈依佛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经过合法的途径才行,并不像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看破红尘就可以出家为僧了。出家必须要有尚书省下的祠部颁发的度牒,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等一系列的程序。僧尼只有有了度牒,才能取得合法的身份,才可以留居寺院或是外出云游不会受到为难,也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等义务,还受到政府的保护。因此,只有手持度牒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
和尚为什么不吃肉?
众所周知,和尚是有“和尚食素”这一戒规的,而且这也是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那么和尚为什么就不能吃肉呢?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僧人是可以吃肉的。因为佛经在《戒律广本》中写得很清楚: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释迦牟尼在创建佛教初期,主张僧人过简朴的生活,但也没有规定不准吃肉。僧人的吃穿不能靠聚蓄财资来满足,只能依靠沿门托钵乞求、靠别人的施舍来维持生活。因此,施主施舍什么,僧人就吃什么。施主施舍肉食,僧人就吃肉。佛教的《十诵规》中规定:允许吃三种“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意思就是说,只要你不见、不闻、不疑是杀生,就不算是犯杀戒。这“三不”肉就是可以吃的“净肉”。
那么,和尚不准吃肉的戒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由谁制定了这项规定的呢?据有关史料记载,僧人吃素的戒规是从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当政时期开始执行的,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萧衍是历史上有名的信仰佛教的皇帝,他曾亲自撰写了《断酒肉文》等着作,极力鼓吹僧人禁食酒肉。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以僧人们只能遵而从之。于是,自梁武帝萧衍之后,和尚便不食肉,这也成为汉族僧人特有的戒律。
趣味链接:五戒与十善
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和尚都需要烧戒疤吗?
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只是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剃度仪式,也就是把头发剃光,再披上袈裟一类的衣物就可以当和尚了,而并非都要在头顶上烧上戒疤。
有些和尚在头顶上有用香火烧过而留下来的疤痕,其实这只是在汉地出家的佛教和尚头上有的,它是汉地和尚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所以就会有很多人误认为凡是和尚都会有这种戒疤,这是一种对佛教知识的错误理解。其实,在佛教的戒规中,并没有在出家人头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在世界各国的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中都是看不到戒疤的。再者,即使是在汉地受教的出家人,只要是在宋朝以前受教的人,头上也是看不见戒疤的。所以说,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和尚都在头上烧上了戒疤,这可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趣味链接:戒疤的数目
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和尚会用线香为成绩优秀的和尚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一些重要寺庙的住持,则会有八或九个戒疤。但第十个戒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在中国十个戒疤的不超过五人。
佛教中的“六根清净”是指什么?
在佛教中为什么要强调“六根清净”呢?而且这“六根”又是指代什么呢?
佛教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而且认为六根与六尘是有所相连的,这样就会产生种种欲望、烦恼乃至罪孽之事。于是,佛教主张六根清净,则必须与六尘不相染。这便是《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提到的“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的意思。
再者,佛教以外的俗家,也流传着一个要履行“六根清净”的故事,讲的是郑板桥和一个寺院住持之间的事情。说有这么一年,郑板桥到镇江去拜访一位得道的高僧。高僧知道他是郑板桥之后,便希望他能留下珍贵笔墨。郑板桥要方丈拿毛笔,寺院的小僧前去取笔,可是墨都磨好了,也不见小僧把笔拿来。于是郑板桥要了一把洗锅把子,蘸过浓墨便“刷刷刷”一挥即成。只见纸上粗细浓淡相间只有六根竹竿。郑板桥把六根竹竿画好后,就停下笔说是画好了。住持很不理解一根根光秃秃的竹竿,既无枝又无叶是什么意思?可是这是赫赫有名的郑板桥的笔墨,你又不能说不好。住持想来想去,最后忍不住开口要求郑板桥把画面再稍微改动一下。郑板桥却摇头说道:“不能改,万万不可改!”正说着,小僧把毛笔拿来了。郑板桥接过笔,就在画上端端正正题了“六根清净”四个大字,并写了上下款就搁笔了。住持看了题款,再仔细一琢磨,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这幅画的真正含义。原来郑板桥正是在赞扬这位住持,说他是六根清净的真和尚。于是,住持连声夸赞:“妙哉!
妙哉!六根清净正是我们释家修道的准绳啊!”
趣味链接:木鱼
木鱼是一种用木制成的中凿空洞而呈鱼形的佛教法器,敲打这种法器会发出响声。
和尚们所用的木鱼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圆形,上面有的有鱼鳞图案,也有的没有,这种木鱼,亦称色鼓,主要是诵经时调音节之用。另一种为长形,上面雕刻着许多活灵活现的花纹。这种亦称色榜或色板的木鱼经常出现在库堂前或者室内的架子上。其主要作用是,早上和中午到了吃饭的时候便敲打它,用来提醒僧众。
和尚为什么斜披袈裟?
你们发现和尚身上的袈裟总是斜披的吗?为什么不是正着披呢?其实,这种穿法是有来历的。
传说,印度高僧达摩曾来到中国传授“禅宗”。他为了向人们展示独特的禅功,便在少林寺山上的石洞里面壁修炼9年。在此期间,一名叫神光的和尚前往五峰山求教,要拜达摩为师。达摩禅师同意了,神光便留在了达摩的身边。每天在达摩面壁修炼之时,神光就在洞外搭建的一个小屋里听候使唤。两人就是朝夕相处着,但是达摩并没有向神光传授佛法。一天夜里,神光不畏严寒暴雪前去请教达摩,但见师父正坐禅修炼,不敢打扰,便双手合十地站在雪地里,恭候赐教。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他也不肯移步。达摩坐完禅后,走出洞外。发现神光站在雪地中,便问为什么这样做。神光恭敬地答道:“弟子前来求教真佛法。”达摩略加思索道:“要我传授真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听罢,毅然找了把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顿时鲜血染红了雪地。达摩急忙用袈裟裹住神光的左臂,扎结固定在腰间。达摩被神光的虔诚打动了,便授以衣钵,教他佛法,并给他改名为慧可。
从此以后,佛教僧人为了纪念断臂求法的神光,便把袈裟斜披在左肩上,以示佛心真诚,并沿袭至今。
趣味链接:开光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医生为什么用了原是官职的“大夫”名?
我们现在称给人看病的医生为“大夫”,可是在古代,“大夫”并不指称医生,而是官职的名称。我们在《周礼》中可以找到关于“大夫”的较早记载:西周时期,官员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他们共同辅佐周王治理国家。“大夫”由此成为有官职者的代名词,后来经常用士大夫代指步入仕途之人。秦汉之后,名为“大夫”的官员逐渐增多。中央要职中就有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号称三公;除此之外,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多个重要职务。这些官员并不是专职行政事务,只是以议论政事为职,但俸禄却很是丰厚。隋唐以后,“大夫”又成为高级官员的称号,而且名称甚是繁多:有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等。
到了宋朝时期,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而且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员也在不断增多,“大夫”和医生开始有了密切联系。当时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分为七级,每级都是有好几种官职的,共有22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这些大夫多为医官,所以人们逐渐开始称呼医生为“大夫”了。
趣味链接:“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张仲景,被人们称为医圣。
张仲景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饱读医学着作。后又师从于张伯祖学医,并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之所在。在方剂学方面,此书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着作,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着作之一,更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着作。
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医”分别指谁?
扁鹊,春秋时期战国人,他的真实姓名叫秦越人,又号卢医。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被后人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张仲景,东汉人,着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皇甫谧,提起他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着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