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链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含义
“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是古人对知识渊博的人的一种赞美。仰观天象是指能够从上天的各种征兆中看出当今人世间的前途。它表示对古代历法知识的娴熟掌握,能通过历法知识为农业生产、政治统治、权力分配等作出代表上天的旨意。俯察地理是指对国家疆域划分、地区沿革、政区规划、山川河流等地理事物作出合理解释,起到说服人心、稳定局势的作用。
古代的知识分子多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有懂历法,才能做到为帝王将相作出合乎上天的参考意见,才能得到重用。
谁是测量子午线的第一人?
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他本名张遂,河北巨鹿人,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法名一行,年轻时就已因精通天文、历法而出名,是中国唐代的天文学家和比丘。
公元724年,僧一行开始着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活动。测量出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在正午时分的日影长、北极高度(天球北极的仰角)以及昼夜的长短等。他为了测量北极仰角,还设计了一种叫“覆矩”的测量工具,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绘制出了《覆矩图》二十四幅。而且,一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北极高度差一度,南北两地相隔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合现代的长度为129.22千米。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经线)上一度的长度,虽然还不是十分的精确,却是世界上测量子午线的开端。
趣味链接:徐霞客都去过哪里?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人。生活在明朝末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在22岁时,就开始游历考察。他在有生之年先后四次进行了长途游历,到过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19个省、市、自治区。
古代的天气理论都有哪些?
我国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理论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条。
1.提出了水分循环和云雨形成的理论。在《黄帝内经·素问》卷二有记载:“云是地气上升所形成的,雨是天气下降所形成的。”雨、地气、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过程。
2.雨滴是由小云滴受风合并变重下降而成的。西汉董仲舒的《雨雹对》说:“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这是从微观角度来说明雨滴的形成过程,已经和现代的暖云降雨理论相符。
3.雪的形成,我国古代有“气体形成说”、“液体形成说”和“固体形成说”三种说法。而现代世界上关于雪的形成理论也依旧有这三种看法。
4.在《尔雅》中记载了关于雾的形成:“地面水分向上扩散,但是无法充分扩散出去,就成为雾。”
5.我国古代关于雷电现象的理论:一种是由战国时期慎到所主张的“摩擦形成说”。他说:“阳与阴夹持,则磨轧有光而为电。”另一种是王充所主张的“爆炸起电说”。
趣味链接:“五星连珠”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是指五大行星将按照水、金、火、木、土依次排列,由高到低连成一条线,称为“五星连珠”。清代人规定五行星的黄经相差小于45度时才叫“连珠”。
你知道什么是圭表吗?
圭表是我国古代一种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它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表是直立在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
圭表和日晷一样,都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公元前7世纪,我国就有了圭表。据说,日晷还是在它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呢!圭表是以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来定节令和回归年或阳历年的。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是世界第一。而且,古代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一来,圭表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趣味链接:什么是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它是我国古代通过测量日影来判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和划分时刻。日晷由铜质的指针和石质的圆盘组成。它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对宇宙有哪些探索?
秦汉时期,在先秦天道观的基础上,汉代哲学家提出了关于宇宙生成的见解。《淮南子》记载: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气分成天地。用“元气”这一概念来说明宇宙的生成。董仲舒提到“元气和顺”;王充认为天地万物“俱禀元气”。西汉后期又出现了以象数解释宇宙的新见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何晏、王弼继承老子思想,提倡“无为本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质存在都源于一个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本体(无),称为贵无论。
隋唐时,柳宗元、刘禹锡继续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关系论。柳宗元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天地起源于元气。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天与人不相预”等观点,他反对天人感应论。
宋初的周敦颐继承《周易》的学说,创作出《太极图说》,建立起一个十分完整的宇宙起源学说:“无极而太极……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南宋的朱熹说:“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朱熹的论述是一种极有科学价值的天体演化说。
趣味链接:古代汉军的编制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仅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裨为军的编制。
“七纬”是指什么?
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南朝宋鲍照的《河清颂》:“如彼七纬,累璧重珠。”北齐刘昼的《新论·思顺》:“七纬顺度,以光天象。”
2.指《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七种纬书。《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清罗惇曧的《文学源流》:“本朝侯官赵在翰所辑《七纬》有传本,不易购。”
趣味链接:朔、朏、魄、弦、明、望、既望、晦各指什么?
朔,为农历每月的初一。朏,为农历每月的初三。魄,为农历初三的月光。弦,为农历初八的月光。明,为日月相映之时。望,为农历每月的十五,即满月。既望,望后一天是既望。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中西历法有何不同之处?
历法对于古代的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历法。西方国家的历法大体上是一致的,而东方国家,以中国为代表,历法也是独具特色。中西方历法的不同之处,有以下三方面:
(一)从商代开始,我国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我国在战国时期对阳历年的长短已经很有把握,而西方一直到了中国的西汉末年,历法仍然十分杂乱。
(二)我国古代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比希腊早两百年左右。
(三)西方在改历时,只改年、月、日的配合。中国除此,还要深入到日月食和行星运行的问题上。不只确定气朔的位置,还要网罗日月五星的各项问题。
趣味链接: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
****时代的成就:夏历法《夏小正》记载了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商朝产生了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天干地支纪日法),并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与月食的记录。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就:春秋时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首次记录;春秋历法已经形成了自己较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定了十九年七闰月的原则;战国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着作《甘石星经》。
秦汉时期的成就:西汉武帝时,制订出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还留下了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并对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隋唐时期的成就:唐朝时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了《大衍历》,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而且他还用科学方法首次实测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宋元时期的成就:北宋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它更简便,更有利于安排农时;元朝专设了太史局来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发明了简仪与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编写了《授时历》。
“一刹那”是多长时间?
“刹那”,指极短的时间。佛经《俱舍论》卷十二称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一弹指”又是多长时间呢?有人以为“弹指”就是用手指轻轻一弹的时间。其实“弹指”并不是真的用手指“弹”,“弹指”、“刹那”都是印度的梵语,是佛教中计量时间的量词。
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据此可以算出: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24万个“瞬间”,1.2万个弹指,30个须臾。一昼夜有1440分,一“须臾”等于48分钟,一“弹指”是7.2秒,一“瞬间”为0.36秒,如此得出“一刹那”应该是0.018秒。
趣味链接:十二时段
周代开始将昼夜分成了十二个时段,分别是:夜半为子,23~次日1点;鸡鸣为丑,1~3点;平旦为寅,3~5点;日出为卯,5~7点;食时为辰,7~9点;隅中为巳,9~11点;中日为午,11~13点;日昳为未,13~15点;晡时为申,15~17点;日入为酉,17~19点;黄昏为戌,19~21点;人定为亥,21~23点。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商代和西周以前,只分春秋,没有冬夏。后来历法日趋严密,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在农历中,春季是1~3月,夏季是4~6月,秋季是7~9月,冬季是10~12月。
按阳历法来看,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冬季。
用物候法判定是:杨柳展叶,桃花绽蕊,是春天;绿树成荫,赤日炎炎,是夏天;果树叶落,水清露寒,时序至秋;草衰花凋,北风怒号,入冬。
趣味链接: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冬至有很多的俗称,如“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一般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23日。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北方人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是吃汤圆。《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都说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福气。不同的朝代对于冬至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汉朝称之为“冬节”,举行的祝贺仪式叫“贺冬”。《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都会放假,军队停止操练,边塞闭关,商旅停止营业,全国百姓都走亲访友,欢乐过节。
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祭拜父母尊长。
太阳历法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趣味链接:中国古代的“六历”
“六历”指的是我国古代流传的六种历法,它们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在汉武帝颁布《太初历》之前,古人曾用过这六种历法,它们有很长的历史,也为《太初历》奠定了基础。
黄帝历、周历、鲁历,这三种历法是以“子”为岁首,包含冬至的那个月份,相当于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殷历则是以“丑”为岁首,相当于以十二月为岁首;夏历的岁首是“寅”,相当于夏历的正月;颛顼历的岁首是“亥”,相当于夏历的十月。
中国古代的天文台是什么样子?
早在夏代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了天文台,叫做“清台”;商代改为“神台”;周代又称为“灵台”。由于中国的帝王认为他们是受命于天来统治天下,只有他们才有权知道上天的意旨,所以只有天子脚下的都城才有天文台。早期的灵台除了进行天文观测以外,还是祭祀和每月初一举行告朔仪式的地方。后来,灵台成为专门进行天文观测的场所,而社坛神庙和明堂用来进行祭祀和告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