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读者们,你们好,感谢大家对《醒与挣》的陪伴与支持。在我给这部小说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之后,我很好奇大家会在心里默默给唐灵雨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
在差不多五年的酝酿以及将近两年的写作、创作过程中,我个人对我的处女作《醒与挣》的感情非常深厚。创作期间,我的书名也被我自己多次更改,在确定了最终的书名是《醒与挣》(“挣”读一声)之前,这部小说用得最久的名字是《醒者已逝》,也就是说《醒与挣》的前身是《醒者已逝》,换汤不换药。出于种种原因,我还是改了书名,不过无论是用哪个名字,其寓意、涵义都还算是比较符合小说情节、内容的。
或许大家在读《醒与挣》的过程中都发现了,“唐灵雨”作为本小说的主人公,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角色,这也是我在创作这个角色时的初衷。不过还是很抱歉,我把小说的情节以一种称得上是“悲剧堆砌”,且内容节奏十分紧凑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样的形式和效果可能多少容易让读者感到审美疲劳,可是没有办法,“唐灵雨”这个人物角色本身,以及其经历里,处处都透着我这个作者本人的影子。而我又很集中地借了唐灵雨这个角色的前三十年的生活,以及唐灵雨之口来展现了部分我个人在真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较为详尽地表达了我个人的情怀、意志与感悟(虽然我本人是个零零后,充其量只活了二十一年)。
当然,《醒与挣》完全不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此,不是说主人公唐灵雨的全部经历就和我个人的经历一模一样。小说内容有改编现实以及虚构、夸张、精心设计的成分,愿读者可以把唐灵雨当成是和我、和现实中的每个存在一样的独立的个体,这也是我在完成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和完成这本小说后最想诉说的内容之一。
唐灵雨和千千万万个活着的人一样,她有着或许和某些人相似,但又独一无二的经历和灵魂。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是一片不会和任何一片树叶相同的叶子。我想,如果她是真的属于现实中的某个存在的话,我坚信她现在一定会是幸福的,因为在早年间,她已经受过了太多来自这世间的磨难,并始终坚守住了她做人的原则和本心。苦尽甘来是每一个真诚、善良、深刻、懂分寸的人都值得拥有的,唐灵雨她值得,她有资格获得属于自己的爱与幸福,无论她曾经受过多少磨难,承受过多少痛苦。她配得上拥有自己所渴望的一切。
另外,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包括很多他们的行为、语言、心理上的活动,都是非常值得推敲的,细品之后能窥见很多有趣的现实、现象,甚至是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规律,以及人性中一直存在着的某些“小毛病”。我个人是个零零后,书中的主人公唐灵雨被我设定成了九五后,虽说我们之间相差了五年,但依然算是“同龄人”,相对的,我们之间的代沟也不至于太深,在很多经历、事件和看法上也能互相理解。最主要的——性格、品质、观念、道德方面的相似让我和唐灵雨这个虚构角色之间有了较为深刻的联系和羁绊,因此在书中,唐灵雨这个九五后年轻人的目之所及、经历、想法与感悟、意志,多少也能代替我这个零零后年轻人表达我所想表达的。
唐灵雨这个人物在书中代表着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以及中产阶级,她的看法和思维模式,眼光及平台也都是站在中产阶级这个大环境里、维度里。换句话说,全书都是站在中产阶级的角度来看世界的。至于是不是典型的我也不知道,人各有命,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一样的。选择唐灵雨这样一个在时常身处困境的同时,还“既能看到比她过得糟糕的同龄人、各年龄段的劳苦大众,又能看到比她过得好得多同龄人及在各种领域中年长的成功者”的人当主人公,恰恰能更真实地反映这个社会的现状以及某些“真相”。真相,是在每个时代都至关重要的东西,是最珍贵的、能引领社会走向进步的其中一级阶梯。
能写下这部《醒与挣》,可以说是不得不的事,是憋了很久之后的必然的爆发,是一个当代年轻人这么多年来对于自己所看到的,并不顾一切地想要表达这一切的一种冲动。
我始终坚信,清醒是在每个时代都应该被我们坚守的美好品质,不管其是否带有“作为人”的某种散发着悲剧色彩的荣光,不管其在对抗完来自这世界、这社会的必然性与沉沦之后还能否保持生命力(以上这段话大部分引用自知乎某专栏)。因此,诞生于我笔下的第一个主人公——唐灵雨就带着这样的使命应运而生了。她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甚至有致命的缺点,她的性格极端,言辞激烈,过于是非分明和刚强,且极度缺乏变通的能力。但在看过这么多事情之后,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把这样一个活生生的角色“完美化”的办法。唐灵雨是一个用行动在与命运、与不公、甚至是与邪恶硬扛的角色,哪怕她拥有来自中产阶级的一些庇护。我需要唐灵雨这样一个角色。
相信明眼人都一定能够看得出来,这部小说一定有一个核心叫做“矛盾”。无论是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爱情方面、身体疾病还是精神疾病,其背后的种种挣扎与思考都离不开“矛盾”与“验证”。作为作者,我不忍心让自己的角色经历如此之多非人的磨难,但是,想要成长和强大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可以说,没有苦难,就没有唐灵雨。
说了这么多,我越发觉得我所说的这些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因为很多年以来,我们这些在华夏大地上被苦难滋养、孕育出来的孩子们,可能从来都是为了“活着”这二字而活着。单单是这二字,就已经够沉重、够充满意义了。所以你要是问我《醒与挣》到底讲了个啥,我可能会说:“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吧。”从古到今,总有各种学者,中国的,外国的,当他们评价起中国的文学作品时,可能都会说一句:“这可真是太过刻意地带有说教的意味和内核了。”可如今,或许不同了吧。至少,《醒与挣》,从某种程度上是为我自己而写的,而不是为了说教而写的。
《醒与挣》里还表达了什么意义呢?期待你们的发掘。
补充三点:
第一,女主姓唐不是在蹭某大IP热度。唐灵雨姓唐是因为我的爱人(没错,我有另一半)姓唐,而且在我眼里,“唐”这个姓氏还蛮好取名字的,不管取成什么都不至于太过拉垮。因此唐灵雨才这么诞生了。
第二,《醒与挣》是我的一个现实主义的灵感。这部小说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想,我要在后记里作一个对我下一本书题材的预告。我的下一部小说题材就应该不是现实主义的了,而是奇幻、科幻类型的。
第三,书中的所有“彩蛋”,也就是词解,这种形式和写法是借鉴了法国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词解的写法,可以说是被我用作了致敬经典的方式呈现在了小说里。本小说中的词解和大师级文学先辈小说中的词解立意差不多,都是通过描写主人公在不同年龄段所经历的比较精彩的事作为“引子”,来引出一些值得思考、耐人寻味的观点,并引出议论。
最后,我在我的《醒与挣》正文的结尾处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女主唐灵雨做了一个梦,梦里回到了大学,换到了一个全员好人的宿舍。我要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是真的,我如今开学就大四了,宿舍是在大三上学期初的时候换的,我现在所在的宿舍确实是全员好人。无论如何,感谢我现在宿舍的全体成员,是你们让我再次看到了人性的希望;感谢当初给我换了宿舍的班级导员,是您助我死里逃生让一切都只是虚惊一场;感谢我的心理医生以及正在努力医治我哮喘的好中医们,是您们让我还有命活在这世上;感谢我的家人们,舅舅舅妈姥姥姥爷,能把我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情一样看重;感谢我的母亲,能为了我而改正所有的错误、缺点,好好地陪伴我照顾我,坚守在我身边保护我;感谢我的父亲还健在,并让我看到了一个能做得更好的父亲;感谢我的爱人能一直在我身边,陪伴我、鼓励我、理解我,给我带来爱与快乐。感谢我自己,感谢我自己这么多年来对行正道、对本心的坚守,感谢我这二十多年终于还是挺了过来。感谢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不好的事物,愿所有能看到这里的读者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愿一切众生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