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各奔东西
学校举办展览会的日期到了,校领导专门从校外请了陶瓷界的各个分支领域的大师级的人物来参展。雕塑的有徐秀堂大师,青瓷的王君华王总,精陶厂的厂长兼董事长李军华李总,堆花的方明大师,紫砂壶大师范永亮范老师,彩陶的邱玉大师等等。。。。。。。
各种这样的作品有的以设计造型见长,有的作品以创意见长,有的以作品制作难度为人称道,有的装饰手法独特。有的是新材料结合给人一种很新颖的感觉。总之,各种各样款式的作品如各色花朵一般,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民间工匠师傅们的作品:
雕塑类作品有徐大师的《丈天》,这种引人深思的哲思类的作品,也有传统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西游记人物等;堆花大李师作品百鸟朝凤,《龙凤呈祥》;青瓷青花釉里红,薄胎瓷,开片釉,釉下彩,结晶釉;精陶仿古杯,造型别致的咖啡杯,盘碗碟成套餐具;彩陶邱大师的《月下浴女》,还有惠老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紫砂工艺《松鼠葡萄九件套》,《仿生树桩套壶》,《西瓜壶》,《龙头八卦一捆竹》等,仿生动物茶具等。
老师们的作品有:徐虹老师的《溶》,陈军老师的仿石雕的《真善美》,张麒麟老师的《兵马俑》,张志安老师的《雄鸡一唱天下白》,陈靖宇老师的《母亲河》,陈建平老师的《黄土高原》,蒋心安老师的《秦砖汉瓦》系列壶等等。学校对外开放了参观。
当天,学校乐队奏乐,鸣放烟花,人潮涌动,彩带飘扬,好似过节一般,热闹非凡。热烈庆祝第一届校园陶艺展开幕。展览持续了三天时间,到了最后评奖的环节。学校还请来了市领导发言并亲自颁奖,最佳创意奖除了老师的奖项之外。
学生奖项设了十个:最佳创意设计奖,最加装饰效果奖,最佳新材料结合奖,最佳工艺奖,优秀传承奖,五个优秀作品奖。个人获奖作品,其中有司徒南设计制作的九件树桩系列《岁月痕迹》壶。还有刘一山的雕塑《曲径通幽》陶艺作品。牟一笑的《小玲珑》。陈灵珊的《嬉戏》。段子羽的《概念壶》。许静的《戏》。张子轩的《古风》。陈静思的《秦砖》壶。陈灵珊的《曲美》赵吉龙的《脸谱》壶等等都是获奖作品
。。。。。。
总体上来说,学院派的师生设计创意更好一些,民间的老师傅们及徒弟们,传统的做工更胜一筹。总之,大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互为补充,相互学习,彼此交流,有所增益。
段子羽笑着说道:“我都没想到我还能获奖”。
司徒南豪不谦虚地说:“我就是奔着获奖去的,志在必得!”
张子轩很兴奋地大喊着:“我觉得我能获奖就是走了狗屎运了,还有牟一笑也是,哈哈哈哈
。。。。。。”
“张子轩你给我滚蛋,你获奖是走狗屎运了,我的不是!”牟一笑满脸怒气的说道。
“那就是你没走狗屎运也能获奖了?那就更没天理了吧?”司徒南也损牟一笑说道。
“你们都滚蛋,你们能获奖,我的怎么就不能了,难道我不应该吗?我的差那了?我觉得我的作品挺好的,比你们的都好,我是志在必得,你们就是嫉妒我,哼!”牟一笑一脸傲娇的表情学着司徒南也说志在必得。
“哈哈哈哈,这个笑话太好笑了”司徒南故意想逗牟一笑生气,夸张地大笑着说道。
“我觉得牟一笑是应该得一个奖的,但是我觉名字应该改一下,应该叫安慰奖,比较合适吧。”段子羽慢条斯理,先扬后抑地说道。
“你们一群人都是串通好的是吧?气死我了快,哦,不行了,我要吸氧了。”牟一笑夸张地锤着胸口说道。
论文写的最好那就要数陈静思了,她写的关于紫砂工艺品方面的论文,论文题目叫做《关于宜兴紫砂壶前世今生,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发展》,内容详尽全面介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以及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绚丽分支紫砂陶艺发展的历程。一篇文章读懂紫砂,作为论文其中的优秀代表,供大家阅览:
《关于宜兴紫砂壶前世今生,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发展》
讲到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以陶瓷为轴线的华夏文明史。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上古时期,中国就有了陶器器皿。考古资料证实,早在八千多年前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陶器了。我国的陶器在雏形阶段由于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存,在长江流域有七千年前江西万年仙人洞文化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仙人洞文化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特征,有打制和磨制石器,与陶器并存。陶器是手制的,胎厚,羼和有粗砂粒和石英粒,多是粗绳纹。河姆渡文化.(遗址第四文化层是第一期)农业采用原始耕作,以水稻为主,兼有渔猎、家畜,年代去今6950年,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发现。其陶器多系泥条盘筑法,少数系手捏而成。陶土帕中有大量碳晶粒,质粗糙,火候不高,硬度不大。品种有罐、盏、钵、盘、陶釜为数量最多,但无豆和鼎。
我国早期的陶,以素陶为主。有刻划波纹、草术、鱼鹿等形者,但彩陶极少。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在黄河流域以定居的农业为主。陶器的遗存分彩陶与黑陶二系。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华南地区如广东英德、广西桂林、台湾等地,也曾发现早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黄河上游地区,很早就有了彩色陶了。彩陶有很多的日用器,有做饭用的鼎,鬲,有盛物和煨火用的罐,有用于饮食的杯、碗、钵;有用于洗濯的盆,有用于汲水的尖底瓶。
紫砂的特色文明进程在各个阶段不断演绎,其早期是以紫砂陶罐的形式出现的。先秦时期,越国大夫范蠡隐居古阳羡时,便以紫砂做陶起家,富甲一方,被称为陶朱公,也就是现在供奉的财神爷。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在造型,装饰,工艺等方面的传统风格,代代相传,在传承中又不断弘扬和发展。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宋元以后紫砂陶有了一个开创性的发展——就是用紫砂陶土来做泡茶的壶。加之文人的书画其上,紫砂壶便成为了艺术载体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献史料。汉唐宋元明清各代,使用质朴富丽粗放精致疏朗或繁密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书写着中华民族以儒家中庸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外儒内法兼修以道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及清晰的民族特色文化,这就是中华陶文化的心路历程。
中国陶瓷最独树一帜的一种,莫过于紫砂陶了。在中国江南水乡古阳羡地区西靠天目山脉,东临太湖之滨,此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此地的黄龙山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紫砂矿,紫砂泥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因此紫砂泥又被称为富贵土。上好的泥料价格一般在几十块到几百块钱一斤。名家成品更是价比黄金。据史料记载,紫砂壶自宋元以后,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兴盛不衰,制壶名家数不胜数,紫砂器的价值一直备受关注。据明代周澍《台阳百咏注》所载“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茗壶图录》载“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由此可知,明清之际,紫砂壶就已非常贵重。紫砂壶精品属于高雅文人艺术,追求古朴雅趣,融诗书画印雕塑为一体的文玩藏品。北京中泓信拍卖公司拍卖的一件明代紫砂提梁壶,“李仲芳制”款,以五十五万人民币成交。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八十年代的壶不过卖三万元左右,台湾返销大陆顾景舟款茶壶已达三百万元,现已升值至几千万元升值几百倍。现收藏于上海许四海茶壶博物馆清大亨掇只壶,估价市值亿元以上。
中国的陶瓷艺术不仅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更加积淀着丰厚的人类精神财富,纵观世界陶瓷发展史,看看中国陶瓷艺术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几乎遍布全球各国,英文china一词的来源,就是来自于陶瓷。由此可知,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可见一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充分体现。回顾历史,有助于展望未来,有助于明确发展方向,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不至于盲从于西方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陶瓷的一个独特的分枝,也是中国文化的骄傲——紫砂陶器,是中国所特有的技艺,特有的产业,特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特有的文化遗产。江南水乡古吴越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产名茶的地方,因其环境气候特点,地理地貌特殊,酸性红壤碱性土质,加之江南多阴雨天气,适宜茶树生长。这里的太湖碧螺春,宜兴红茶,芥茶等都很有名,香茗遍野,味道绝佳。茶圣陆羽当年就在太湖边上古长城县(也就是现在的长兴县)写就了影响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茶经》。良好的环境,加上江南民众喜爱喝茶,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了。
紫砂壶具的特点和优点:
紫砂壶一般造型简练,色泽淳朴古雅,且有特殊的功能,泡茶不走味,盛暑不易馊。加之使用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亮莹润,泡出茶来也愈加淳郁芳馨,甚至空壶注入沸水都会有清淡的香气。
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有保味功能,能吸收茶汁,耐热耐熟。紫砂陶是介于瓷和陶之间的属于半结晶细陶器,表里均不施釉。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有气孔率,盛茶不会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总括起来有五大特点: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香又保持茶的原味。因此,用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俱蕴。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积淀茶锈。所以,空壶注入开水也有茶香。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但内积茶锈无需去除,只需用开水烫泡即可。四,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急变而胀裂。五,紫砂陶质耐热性强,即使冬天置于高温火炉上炖茶,壶也不易爆裂。海外友人称紫砂器为无毒餐具。经常使用可以延年益寿,减少疾病,这就是古今中外嗜好喝茶者不惜重金也要求购一把上等的紫砂茶器的原因所在。
关于紫砂器皿吴云根大师曾说过:
一把壶贵在形神气兼备。形者,形象也。点与线,线与面,明暗与虚实,器身各个部位和谐一体。气者,气质也。壶如人,气质为贵。此为内外精神。如人的修养内涵,非一日之功。神者,神韵也。此乃壶外功夫,物有具象太俗。花非花,壶非壶,方是壶家追求的境界。
顾景舟大师认为: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是作品本身能够抒发艺术语言。人可与壶对话。能令人油然而生一种美好的艺术感受,能够给人触动,和感染力。一是要给人美好的外在形象,二是要散发美的情趣,三是要有美的艺术内涵。如果三者兼备,则达到了精气神融会贯通的境界。就能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称为上乘之作。
蒋蓉认为:
做壶如做人壶与人有不少相似之处,若用心观察,会发现同一种器型,不同的人来做,会产生不同的韵味,有高雅或粗俗之分,有霸气儒雅之别。做壶是做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投入,要正直做人,认真做艺。不要浮躁,这样是对收藏者和爱好者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尘埃落定,后人会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艺术上对别人负责其实是对自己负责,是一种生活态度。
关于紫砂茶具的设计,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紫砂器凡能长久流传下去的,被模仿的最多的壶,形体必须美观,做工精细者。紫砂壶讲究的是料型工款,除去泥料的选择,第一位的是形体的美观大方实用,线条流畅优美,形体大气,形神气兼备,神韵内涵俱在。但凡经典的紫砂器,如仿古,掇球,掇只,石瓢,笑樱,无一不是造型简练,形体美观,兼具实用性,这些经典壶型经过了历代大师的不断改进,已经到了加一分就多,减一分则少的地步,初始看到这些经典款式可能没有什么惊艳的感觉,但当你看过了千百种壶型以后再来看这几款壶,就会觉得其它很多壶型都经不起推敲,唯有这些经典款式,百看不厌,特别是当你试图对它改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论怎样改,都不如原作器型好看,这就是经典。经典款式的壶型,就像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发迷香。自供春以来,除去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艺人,但凡在紫砂器制作方面有名气的大家,都在紫砂器皿造型设计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念,都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造型设计,如陈明远,时大彬,邵大亨,惠孟臣,程寿珍,到近代的顾景舟大师,以及现在的紫砂工艺师们无不在紫砂设计,紫砂创意,紫砂技术革新,紫砂艺术发展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个人着眼,每个人都想在紫砂艺术方面有所成就。
从国家层面,从历史发展上来看,每一位艺人每一个匠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都是在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在做着自己独特的贡献。从紫砂壶的包装设计到装饰手法,或刻字绘画,或点彩泥绘,或描金镶玉,亦或堆花雕塑,或者粉浆挑砂,多种多样技艺手法的结合从而使紫砂艺术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发扬光大。紫砂产业的兴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发展的见证,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紫砂产业,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进步。紫砂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千百年以后,人们想了解今天的社会发展状态,就会像今天的考古学家一样看看我们曾经精心制作的紫砂器便可明白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了。你今天的每一个好的创意设计或者工艺的提高,革新都将影响着未来紫砂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匠人精神,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紫砂器,纵然看过佰仟星晨却仍只爱那一爿明月,紫砂壶具就是那浩瀚星空中的一爿明月。因为它不张扬,不够华美,但却内敛含蓄有意境,有内涵,有深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艺术欣赏力的提高。喜爱收藏高档紫砂艺术品的人也越来越多。紫砂壶的价格也随之不断升高。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在经济收入允许的情况下不妨收藏几把好壶,用来喝茶可以延年益寿,修身养性,还可以升值,也是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件家传珍物。
毕业典礼如期举行,同学们都相互道别依依不舍,有的还哭的稀里哗啦的。
大部分同学都会原籍了,只有少部分的同学留了下来,在镇上拜师继续学艺,决心传承这一门独特的技艺,其中就有司徒南段子羽,赵吉龙,张子轩,慕容杰,牟一笑,许静,王菲菲,还有后来又来了的于凌琳。
于凌琳为什么要回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