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提示音把凌云和云梦惊醒,云梦赶紧跑向电脑,凌云看看手机,一觉睡了快2个小时,已是下午3点半。
“这个点居然有人点餐”,“居然还有一个订单,刚才没吵醒,从网站下单的”
好在两个都是不是写字楼里的,都是边上店铺下的单,都是一份。
凌云看了一眼地址和订单信息,“这两单就不用发消息了,你继续躺会”,说完带上了门。
不到十分钟,凌云就回来了。
今天比较幸运,大家都点的那几个常见菜,没有出现没准备好的菜。不过出现了问题也不大,菜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出现这种情况,就由云梦炒了联系凌云送到大厦楼下就行,出门耽误不了几分钟。毕竟常吃的就那么7?8种,其它几种可能一天卖不了一份,提前炒出来,虽然不会变质,但是冷了再热口味就坏了。空间的使用,储存原材料方便很多,不需要换大冰柜,就用普通的家用冰箱就够了。还是因为有了?空间,冰箱,洗衣机,电视这些搬动方便的家电都在陆陆续续添置中。
仿佛下午的两个订单把运气用光了,5点到8点,整个晚饭期间,才有3个订单4份盖饭。
晚上两人守到8点,居然还有空出去散步,他们7点就吃了剩下的几个菜。
“看样子晚餐不能在写字楼卖”凌云踢着小石子。
“嗯,下午都下班了,要不应酬,要不回家,即便加班,也没几个人还非要点快餐的”云梦倒是士气没受什么影响,依然信心满满。“要不我们干脆就试着在社区附近卖看看”
“确实可以试一试!”凌云环顾四周,四周都是一些老社区和不少私房,大量的毕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这里,并且因为都是老社区和私房,不用等电梯,进出社区方便不受阻拦。“不过那样必须搞两套订单系统,否则中午有人在里面订餐,根本没法送过来,宣传广告也得不一样”
“正好重新制作宣传广告,我们还得想一个名字”云梦接到。
两人合计半天,最后定下,为了避免混乱,分别取两个名字。另外做个宣传单,叫“放心点餐”,送餐时间从4点半到8点,就在社区附近张贴和以小名片的形式宣传,便于居民留存。另一个叫“正午点餐”,还是保留现有宣传广告,送餐区域不变,仍然是中餐和晚餐,就是加上个名字。
两个不同的qq、手机、网站订餐,这样对于外界就是两个不同的快餐店,并没有任何冲突。晚餐相对没那么多,两边送也来得及。
一切都是现成的,简单修改后,在网上找了原来的店加急印刷了A5彩页和名片类型合计近5000张,材质一般,价格倒是还实惠。
趁晚上生意清淡,在社区附近挨家挨户塞了不少名片,也张贴了几张牛皮癣。一度被云梦尊称为“发小广告的!”
下了功夫,收获还是比较明显的。生意稳步上升,毕竟快餐是很多人日常必须,试下新店也是正常。对能不能留住客户,两人还是比较有信心,毕竟口味还可以,餐盒包装有一定档次,也有客户评价菜里的油颜色,粘稠都不像地沟油(废话,正规超市里买的,肉疼),价格也差不了多少。
三周过去,每天中午平均能卖出15到20单,接近45份。下午卖出12到15单,基本上一单就是一份。平均每天能卖出60份,销售额是850左右。
两人累并傻乐着,因为还不知道赚不赚钱。因为标签的事情和客户的要求,买了打印机和小票机。这些玩意硬生生把“本老板娘”变成了“老娘”,云梦练就了一身修机器的本领。凌云也天天喊累,要求老板娘加薪降低工时,号称已没有时间思考人生。
不过云梦倒是发现新线索,已经出现好几次订单里客户留言,要求帮忙带水或饮料。“本老板娘”眼睛里冒出星光,思维充分发散扩展。号称要放长线,吊大鱼,大笔一挥,批了1000资金……
继续更新宣传广告,新增了水,饮料,啤酒,还有汤,不过每天只有一种可选。广告印刷花不了多少钱,为了给凌云减负,准备通过中介请人隔三差五帮忙在大厦楼下发广告,每天只需要发早晨或者中午一个小时,一周3次。不过貌似只有老头老太太愿意接这活,效率感人,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老客户维持率不错,新客户增加的缓慢一点问题也不大。另一方面,3周下来,每天下午两点半到4点半的时间,只有不到10个订单,并且无一例外都是一份一单。所以新宣传广告也修改了送餐时间。两人下午都能好好休息一下。
意想不到的是,增加了汤之后,中餐的订单数量又上涨了一个台阶,平均数量从18增加到25,并且有超过1/3的订单里至少有一份汤。
汤的价格不定,从5元的番茄鸡蛋到7块的萝卜骨头到12元排骨藕汤等等。
看着凌云带回来的money又厚了一些,“本老板娘”乐得差点合不拢嘴,拍拍凌云的肩膀“小伙子,加油干,汤汤水水可是我们的强项!”
这是实话,汤水运输、保温不容易,不比凌云,可以最后才从空间取出来。
生意蒸蒸日上,一个月就能有这么个架势,虽然形势大好,凌云还是有点烦恼,那就是损耗。
两个山里来的孩子,看见每天都有卖剩的饭菜,觉得非常可惜,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月的剩菜饭了,包括周末。不多炒几份,没法保证送货的便捷性,做多了又浪费,客户的想法可无法控制,不解决这个矛盾,这个问题无法解决。
云梦几次想试着送给社区附近收垃圾或者看着可怜的老人。不过年代不一样了,一是收垃圾不代表没饭吃,另一方面,大家也已经不习惯随便吃别人拿来的东西了。
“还是要给这些饭菜找到一个出路。”从开业到现在,第一天剩下的最多,大概有20多份,第三天过后,基本每天维持在15盒左右,两人每天两餐吃掉5-6盒,所以平均剩下不到10盒,周末基本没剩多少。尽管如此已经攒下了快200盒,成本1000多元。
两人也动过心思,加热之后卖。两人自己吃的就是月头剩下加热的,空间保质没有问题,不过微波炉加热后,口味还是有明显变化。考虑长远,还是要尽量当天卖出去。
吃完饭,两人惯例出去溜圈。也没有什么目的,巷子口走到大街上,新纪元大厦就在右手边,街对过是北湖,夜灯初上,热闹依旧,一片城市的夜景。走出巷子,两人往左拐,边走随意闲聊,路过路口的一个地铁工地。
“诶,现在工地都要打卡下班。”云梦感叹到,云梦父亲云叔在农闲时就经常在县内各道路工地倒路。倒路也是村里很多中年人外出务工的主要活计。山村里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老一辈不说,父辈们如此,年轻一辈也多仅完成义务教育,凌云云梦这样能读到本科的屈指可数,这都多亏云婶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好在现在推动职业教育,后面的小孩没能考取高中的,多走这条路了。
“这里倒是可以试试。”凌云眼前一亮。“每天这个点,我可以到这里来卖盒饭试试,这里不行,我也可以去周边其它工地卖。”
“就不晓得城管会不会赶人”云梦接话。
“这么晚,应该没人了吧。”
“嗯”
“不管了,可以先试试。”
回去两人就打印了十多张A4的菜单,和点餐名片一起订起来。菜价,因为本来走的就是大众平民价,凌云并不准备更改,所以点餐名片也能使用,但是A4纸菜单上提供了更多选择形式。每个菜都可以点盖饭或者炒菜,甚至有套餐带啤酒或者小瓶白酒。
大学的寒暑假,节假日,除了过年的几天,凌云经常都是在打工中度过,建筑工地和装修小工都没少干,倒路,打下手,搬砖,和水泥砂浆,绑扎钢筋。凌云还是很清楚工友的需求。
县内倒路才100出头的工钱,不过在大城市工地上一天已经能拿到200多,要是有一门手艺或者技术,那样更多,他们中餐一般是工地上解决,只能算大锅饭。加之体力繁重,所以现在工人晚上一餐比较重要,除了个别经济十分困难的,大多晚上都会3?5成群,到周围小餐馆点上几个小菜,喝点啤酒。人均花费大概在20出头甚至更多。中餐要不是大锅饭,要不是工地有固定合作伙伴,凌云就盯住工友晚上自己解决这餐,自认为自己的饭菜物美价廉,怎么都应该试一试。
第二天7点半凌云送完最后一单,抱着保温盒赶往地铁工地。工友晚上7点40多才陆陆续续走出闸机,凌云赶紧上前发放宣传广告,前面3?5成群的工人接了之后看了一眼,就走了,看样子对点餐这个形式没什么兴趣。
眼看一大群人就快要走完,一个落单的看了一眼接到手的点餐菜单,问了一句“你盒子里现在就有吗,我们也不会点啊!”
凌云赶紧打开保温盒,里面有当天炒的5?6种10来盒盖饭,几罐啤酒,解释到“这种都是盖饭,如果你们需要炒菜,我让厨师炒好马上打包送过来。炒菜比盖饭一个贵3到5元不等,分量比盖饭多不少,但是米饭另算。还可以单点啤酒,小瓶白酒什么的”
工友翻了一下,点了个千张肉丝盖饭,还拿了罐啤酒,一共18元,正在付款,又一个工人走过来跟他打招呼。凌云赶紧介绍了一下,对着菜单详细给他介绍。他也买了个回锅肉盖饭加啤酒,“试哈你们手艺要得不!”
两人付完钱就在附近的木凳上开始吃起来,送到工地这边的米饭是特意加了量的,菜也都是今天炒的,因为今天白天生意不错,有些就是下午刚炒的。他们早就定下当天只卖当天的饭菜,多的两人慢慢吃。
看到两人蹲起,凌云正好走过去和他们闲聊几句,一人递了一支烟,两人挂到耳朵上夹起。
“师傅,您几个在这儿做工?老家哪里?”凌云问
后来那个师傅接话:“三川的,你这个手艺还可以嗦”
“谢谢夸奖,这都是我们自己炒的”
“怎么这个点在这里卖饭”
“嗯,现在就是专门做这个生意,这个菜都是买的好的,洗的非常干净,?油都是买的好的,你们放心吃。想在这里试看看有没有市场。”“你们是租的房子还是就住这里板房?”
“这个工地大,基本都是住这个板房,几十号人”
“你们每天下午一餐都是怎么解决呢?”
“基本都是去餐馆吃,天天都呆在工地里,还可以走一走”这个师傅已经几口几口把饭扒完了。
“吃饱没,还要不要,不要钱”凌云转头问。
师傅摆摆手,顺手把烟点起。
“你这种最合适还是卖到偏一点的工地”一直没说话的那位师傅突然冒出一句。
“您给说说,要不要加点菜?”凌云赶紧凑近。
“他们那些还是喜欢在餐馆里慢慢吃。”师傅把吃完的饭盒塞进塑料袋。“不过那里面我们老乡懒得出来”师傅手指向不远的一块工地。
“哦,好像中心大厦的工地”凌云帮师傅把烟点上。
“那里面也是我们的人,都认得,那里面晚上出来麻烦,只有几个年轻娃们跑出来吃,其它就是吃工地食堂,不过都不喜欢吃”
“要不您帮我介绍介绍”凌云笑道。
“那我介绍不好”师傅摇摇头,“他们下班7点多才搞完,黑了路不好走。”
凌云又细问了几句,看今天没人再买了,就打了个招呼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