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在四路诸侯勤王时,看中了一位年轻人,这位年轻人表现出卓越的个人才能和政治眼光,他就是郑武公掘突。之后申郑联姻,申侯将自己的女儿武姜嫁给了郑武公,这是一桩彻彻底底的政治婚姻。
首先,申侯谋朝篡位的计划失败,并且引起了朝中有识之士的猜疑,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周平王的疑心,否则周朝卿士的位置应该是他的才对。这样的处境是很危险的,他必须寻找一位强有力的政治盟友来保护自己,充当自己的保护伞,郑武公无疑是最佳人选。
其次,郑武公也不满意自己寄人篱下的尴尬处境,他急需建立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面我们讲过,郑桓公官居司徒,位高权重,又被封郑地,成为郑国的开国君主,风头一时无两。可别人只看到他风光的一面,并没有看到他的难处。周幽王对自己的这位叔父还是有所保留的,所以虽然给了他郑伯的封号,却没给他封地,要说一点没有那是假的,估计有个落脚的地方,再多就没有了。
桓公知民疾苦,与民同乐,受人爱戴,郑国的人民越来越多,那一点点地方根本住不下。没办法,他在禀明幽王得到许可之后,就让自己的儿子掘突带着礼物到东虢国和郐国去借地。两国君主知道桓公是司徒,将来必有借重,当然这其中也有贪图财物的成分,就各借了五座城邑给桓公,这十座城池就成了郑国建国的基础,史称“虢郐寄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郑国此时是没有地盘的,十座城也是借来的,本来桓公是打算好好经营一番的,又被幽王叫走,后来殉国,连后事都没来得及交代。
郑武公是个要干事的人,不管你有没有交代他都是要有所动作的。当初借地这件事是他亲手办的,借地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我们知道的是郑武公绝不是一个甘心寄人篱下的人,他是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向外扩张,扩张就需要足够的兵力和财力,他自己是不足以承担这一切的,他需要一个或多个强有力的外援,就在这时,申侯抛来了橄榄枝,两人无需多言,相视一笑,一拍即合。历史上一桩有名的政治婚姻组合应运而生。
郑武公和武姜婚后的生活怎么样呢?不怎么样,由此可以看出武公对申国的态度或者说对外戚集团的态度,并可以从中看出申国对郑国的控制。咱们慢慢说。
武公在娶武姜之前是有婚配的,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原繁,此时原繁是嫡长子,是有君位继承权的。武姜来了以后,武公原配夫人自动让位,武姜成为夫人。原配只好做妾,她不做也不行,因为武姜后台强硬,而她和褒姒一样是没有后台的。
原繁就由嫡长子变成了庶长子,失去了君位的继承权,而且他也完全没有竞争力,武姜或者说申国外戚集团是不允许别人染指郑国最高权力的,成为郑国国君的一定要是武姜的儿子。
而武姜和武公的夫妻关系恐怕不怎么和睦,后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武姜这个女人是个性格偏执狂,她喜欢的东西怎么都好,她不喜欢的就是一堆狗屎,从她对两个儿子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女人恐怕不是武公这种睿智的君主所喜欢的,而且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政治婚姻,没什么感情可言。
前761年,郑武公十年,武公正式迎娶武姜。前757年,武公十四年,他们第一个儿子寤生出生。前754年,武公十七年,他们第二个儿子共叔段出生。
有没有从中看出点什么?他们的结晶结的也太慢了点,四年有子,又三年才有二子。这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夫妻关系很糟糕。你看人家幽王和褒姒,才玩了三个月,就有俩月身孕了,你要说他们关系不好恐怕没人信。
二人的关系为什么不好呢?一方面是个人原因,另一方面恐怕就是申国和郑国两个利益集团的矛盾冲突了。我们知道郑武公是要干事的,他以雷霆手段灭亡了东虢国和郐国,从此再没什么虢郐寄孥之说。而后他又继续向南扩张,占领大片土地,定都新郑,基本确定了郑国的版图范围,使郑国成为春秋之初可以和宋、卫、晋、齐、鲁等中原老牌儿诸侯国相抗衡的新兴国家。如果说郑桓公是郑国的奠基者,那么郑武公就是一个勇敢的开拓者。
当然这个开拓的过程少不了申国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无偿的,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要忍受申国不断的渗透和控制。没有人愿意接受别人的控制,更别说郑武公,可他没办法。一方面他需要申国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另一方面他的实力或者说郑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和申国抗衡,所以他只有忍,这种忍表现在他对武姜的态度上,他对武姜自始至终都是妥协的,他的腰杆从来没有挺直过,除了继承人的问题。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申国实力的强大,除了他自身的积累,在犬戎之变中申侯肯定受益匪浅。
前744年,郑武公掘突去世,他终于摆脱了申国的控制,而他的儿子郑庄公寤生却还要继续接受这种近乎胁迫的对待。
前743年为郑庄公元年,郑伯克段是在前722年,前后有二十一年的时间。而在这二十一年时间里关于郑庄公的记载几乎是空白的,也就是说这二十一年庄公什么也没干,怎么回事?
郑庄公执政四十三年,以他无可匹敌的雄才大略将郑国推向中原霸主的地位,这样一位英明睿智的君主居然有一半的时间在打游戏,怎么可能?他几乎所有的事迹和成就都是在后半执政生涯中发生和取得的,不是太奇怪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庄公有多牛叉。***同志一生读史,对历代帝王都有独到见解与评价。
他曾说“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看来,他对远古帝王的事迹是颇不以为然的。
又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对于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他也并不十分推崇。
而有两个人***同志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说这两个人“很厉害”,其中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就是郑庄公。
郑处四战之地,无险可依。东宋北卫,西周南楚,特别是宋国,经常对郑国进行挑衅和进攻,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多国联军联合进攻,庄公运用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韬略谋算,让郑国免于灾难并在一次次交锋中逐渐确立自己中原强国的地位。在国内还要面对外戚集团的渗透以及共叔段的夺权之争。郑庄公时的郑国可谓内忧外患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庄公能够逐渐去除不利因素,让郑国安若泰山,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是做不到的。由此可以看出郑庄公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
别人暂且不说,咱们只拿春秋五霸做个对比。齐桓公强在用人;晋文公是天选之人,无人能敌,他的强项也在用人上;宋襄公就是个笑话;秦穆公个人修养是很好的,可偏偏遇到晋文公这个宿敌,只能偏居西方;楚庄王非常厉害,也是个个人能力很强的角色。
在个人能力方面,春秋五霸能和郑庄公相匹敌的也就是楚庄王了。在用人方面,庄公也不遑多让,他手下有春秋第一权臣——祭仲,祭仲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二人可以说是珠联璧合,配合的很默契。庄公死后,他的儿子郑厉公姬突却把祭仲用成了狗屎,还被祭仲赶了出去。很多人都感叹,郑厉公二蛋,放着这么个牛人不会用,看来祭仲是庄公专用的,别人用不了。由此可以看出,郑庄公也是很会用人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郑庄公是个非常牛的人,这样的人在二十二年的执政生涯里无所作为,充分说明了当时申国外戚集团的强大,也说明了庄公对母亲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一忍再忍的客观原因。
武公在位27年,庄公隐晦了21年,申国对郑国的控制足足48年,近半个世纪,足以证明戊申之前的推断不是妄加猜测。
公元前722年,庄公终于不必再忍了,他决定做个了断。下面咱们就讲讲先秦名篇——郑伯克段于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