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卫侯,卫侯姬和是此次四路诸侯的首领,毕竟七十多岁了,年龄资历在那摆着。周平王晋其爵为公,而且这个公爵并不是世袭的,也就是说这是卫武公独自享有的爵位,他的子孙只能享有原来的爵位。除此之外,姬和并没有捞着什么实惠,比如土地、人民等。客观来说平王对卫侯还是比较公允的,因为卫侯是首领是盟主,如果不是战事吃紧是不需要他去冲锋陷阵的,事实上他也并没有冲在一线,他的存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号召意义。平王就在这个意义之上让他更加荣宠。后来,平王又追封了三道旨意,其中一道再封卫侯为司徒。司徒原是郑伯友担任的,属六卿之一,权位很重。当时朝中缺人,平王需要一个有声望的人来镇住局面,姬和就是这样的人。但不久之后,卫武公就死了,他一死,卫国连公爵的爵位也没有了,可以说卫国在东周建立的过程中什么也没捞着,跟着白跑了一趟。
晋侯姬仇加封河内附庸之地,可以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土地嘛,谁都想要。晋侯和秦君应该是此次诸侯勤王的主力军,卫侯为盟主,郑世子掘突敲敲边鼓。对待主将,出手当然不能太小气,给点土地应该的。可是晋国根本没有时间经营这块土地,因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晋国都深陷内战的泥潭,后来好不容易统一了,这块土地又成了秦国争夺的目标,两国争来争去,晋国为此付出过不小的代价。由此看来,这块地有还不如没有呢,以此说来,晋国出力最多,不但没得利还得往里赔,真是入不敷出得不偿失啊。
再看秦国。秦君原是附庸(周制,封地方圆不足50里者为附庸),加封秦伯,列于诸侯。秦国的地位是很低贱的,低贱到几乎不能称之为国,秦君更贱,连个爵位都没有,只是周的附庸,说白点就是家奴,可谓地少人贱,说送人就送人。前面平王不是还给了晋侯一块附庸之地么?秦国跟那个地方差不多。
这样一个国家,有什么资格跟诸侯一起勤王呢?我想根本原因是由于秦军出色的战斗力,秦军自古就是虎狼之师,是宗周西部对抗犬戎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对戎作战很有经验,所以才会被申侯看重。
这次翻身做了主人,列为诸侯,从此有了话语权。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可后来周平王给秦襄公去了一封信,这封信直接导致了几百年后秦统天下的结果。怎么回事呢?
镐京光复之后,仍然遭到犬戎不时的侵扰,平王不胜其烦,而且镐京宫室大多焚毁,人民离散,平王是越看越恶心,于是起了迁都之心,才有东周的建立。迁都就迁都吧,他还写信给秦君,说,爱卿啊,镐京那片地方朕是不想管了,你要想要,就把犬戎赶走,这几千里地都是你的,你要不想要那就算了。奶奶的,这块宝地谁不想要,也就是平王个信球把它当垃圾。
卫武公曾经有过建议:夫镐京左有殽、函,右有陇、蜀,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洛邑虽天下之中,其势平衍,四面受敌之地,所以先王虽并建两都,然宅西京以振天下之要,留东都以备一时之巡。吾王若弃镐京而迁洛,恐王室自是衰弱矣!可平王不听。
秦襄公得到平王的信简直如获至宝,奋勇作战,没几年就把犬戎收拾的没脾气,几千里地归了秦国,从此跻身大国之列。
假使没有平王的信,秦伯不会这么玩命,因为打下来的土地那还是周朝的啊。秦国要么被犬戎灭掉,要么努力自保,艰难的活着。但现在被打了鸡血,战斗力直线飙升啊,这就像对待公有地和自产地一样,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此后大家可以看到,秦国进可攻,与中原诸侯争雄,退可守,诸侯合纵,不管秦国败的有多惨,但从来没有一次,诸侯打到过函谷关以内。这是一片天下至宝之地啊,就这样落入了秦国的口袋。可以说,秦国是这场剧变的最大受益者,名利双收,并最终统一了天下。
郑伯友死于王事,赐谥号为桓。这个也是荣誉上的,没什么稀奇,只不过这个谥号是天子赐的,更加荣耀而已。世子掘突袭爵为伯,这也没有什么,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又加封祊(读音,崩)田千顷。
祊田是什么?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也就是天子的澡堂子,说的好听点叫汤沐邑。本来也没什么,可这个地方是周天子专门为祭祀设立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跟赐给晋国的附庸大不相同。这让郑国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外交上都享有绝对的优势。因为别人会有误解啊,天子把祭祀之权都转让出去了,想干什么?周天子大都是这样,除了文武成康,剩下的没几个有脑子的。
后来平王又加封了三道旨意,除了卫国秦国的,还有就是给郑国的,再封掘突为周卿士,留朝辅政。这就更厉害了,卿士就相当于丞相啊,和晋国的中军元帅、楚国的令尹差不多,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权力相当大。之后郑国就充分利用周卿士这个特殊身份,为自己谋取了很多利益,后来又有郑庄公这个不世雄主横空出世,于是,郑国远在春秋五霸之前称霸中原诸侯。由此看来,郑国在东周建立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也是非常大的,这种利益很大程度表现在政治上,不过由于郑国国君的英明睿智,将这种政治优势逐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里咱们简单说一个人——郑桓公姬友。
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叔,正宗的皇室子弟。官封司徒,司徒就是掌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官,相当于国土资源局局长再加上人事部部长,权力相当大。后来又因军功被封郑地,成为郑国的开国君主,同时也是郑姓的得姓始祖,是我的远祖。
郑桓公担任司徒期间,采取协和安抚的亲民政策,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诗经》中的《缁衣》就是写郑桓公的,其文如下: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这首诗写的就是郑桓公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官民一体的鱼水之情,对郑桓公的评价是很高的。
对幽王,郑桓公尽力辅佐,提了很多好的治国方略,可惜幽王都没有采纳。据书中交代,烽火戏诸侯这件事也是郑桓公平息的。后来犬戎攻入京师,幽王才感叹:悔不听叔父之言。可惜为时已晚。桓公一路保护幽王逃走,奋勇杀敌,挡者披靡,犬戎主下令万箭齐发,桓公遂死于万镞之下,成为挡在幽王身前的最后一个人。
后来平王分封功臣,郑桓公之子掘突被破格擢升,委任帝国卿士,位居卫武公之上,除了他自己才华出众之外,平王肯定也考虑到桓公的因素。要知道当时掘突才二十二岁,很年轻,郑桓公平素对身为太子的宜臼多有训诫和爱护,平王感念郑氏父子两代情义,所以才会如此抬爱掘突。
最后咱们说说大boss申侯。
平王对申侯的奖赏也是荣誉上的——晋爵为申公,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奖励。这里可以看出平王和申侯的博弈。我们知道宜臼能即天子位,最大的功臣不是掘突,也不是卫侯晋侯,而是申侯,申侯是独享拥立大功的,这样的功劳可不是一个公爵的爵位能打发的。但同时,申侯又是平王的杀父仇人,虽然幽王是犬戎主杀死的,但和申侯杀的没有区别,这一点平王不会想不到。所以平王的心里是矛盾的,他想大大的褒奖申侯,可他偏偏又是杀父仇人。而当时朝局混乱,平王必须尽快稳定人心,赏功罚罪必须合适恰当,所以他也不得不给申侯一个头衔,否则以后还有谁愿意给他卖命?但也仅是个头衔而已。
申侯当然很狡猾,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现在就是该退的时候。他是个务实主义者,平王命令一出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外甥已经在提防自己,而且还有满朝文武,他们不是瞎子,总有几个人看出事情的端倪,所以他坚决的辞掉了这个爵位。
这么看来,申侯的如意算盘是打空了,竹篮打水,什么也没捞着。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首先他消除了自己的灭顶之灾,其次,他真的什么都没捞着吗?咱们分析了这么多,他是这样吃哑巴亏的人吗?不是,当然不是。在我看来,除去秦国远在几百年后才见成效的巨大利益之外,申侯才是此次镐京之变的最大受益者,他对利益的攫取甚至超过之后中原最强的郑国所得到的,并且开始对郑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控制。
究竟申国是如何实现对郑国的控制的,请看下节——兄弟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