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中国称之为“话剧”。广义可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等。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它与歌舞有着血缘的关系。但东西方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淡化歌舞、强化戏剧性因素或反之的,或相间融的不同形态,构成了人类戏剧的主脉。
戏剧的本质,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述的,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模仿”说一直有着广泛的、深刻的影响。近代出现的“观众”说、“意志冲突”说、“激变”说、“情境”说等,都是人们对戏剧艺术自身规律的一次次的再认识、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戏剧的形态兼有多种的艺术成分,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是一种“综合艺术”。同时,每一种艺术因素在综合整体中起着不同的、不对等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以演员的表演艺术居于中心、主导的地位,它是戏剧艺术的主体。表演艺术的手段,即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因此,以演员表演艺术为本体,对多种艺术成分进行吸收与融化,构成了戏剧艺术的外在形态。戏剧演出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相融、受舞台法则制约的特殊的集体艺术。
戏剧动作
戏剧艺术基本表现手段,又称舞台动作。“模仿说”认为,模仿的对象(内容)是行动,而模仿的方式则是动作。戏剧是行动的艺术也是动作的艺术。戏剧用动作去模仿人的行动,动作是支配戏剧的法则。戏剧动作来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动作。它包括外部动作、形体动作和非形体的活动,如纯外部动作、性格化动作、内心动作等。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可以分解为: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样做的要素去塑造人物。戏剧动作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揭示性。人物的心理活动本身是非直观的,各种动作方式正是非直观的心理内容的外观方式。每一个戏剧动作都含内因和外因,每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都包括外—内—外的过程。只有将动作的内外因展现出来,观众才能了解动作的意义。流动性是戏剧动作的重要特征,每一个戏剧场面都是由一个因果相承、持续发展的动作体系构成的。现代戏剧揉入了音响的成分,增强了动作的表现力。
戏剧情境
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戏剧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境况。它是由3种因素构成: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的情况——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其重要性:情境作为一种客观的推动力,促进人物凝聚起具体动机,导致人物行动的外因;是戏剧冲突、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戏剧情节的基础,构成情节的发展;也是人物性格展现的条件,把人物投入到具体情境中去,提供足够的条件和刺激力,达到人物通过行动进行性格的自我展现。演员扮演角色,就需要包括情境在内的人物进行体验和表现,连观众观剧,也与情境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与剧中人物发生共鸣的媒介,又是通过对人物“设身处境”的体验,进行审美判断的前提。
戏剧冲突
表现剧中人物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常说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对其内涵,黑格尔强调“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还有谓“意志的冲突”、“社会性冲突”等。它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外部冲突,有内心冲突,两者交错,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也有人与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间的冲突。有些作品表现人同社会环境的冲突时,往往把环境“人化”。在荒诞派剧作中,有时又把社会环境“物化”。在当代戏剧中,有人提出用“抵触”取代“冲突”等。在社会生活中,冲突只是矛盾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而并非惟一的形态。戏剧舞台亦如此。
戏剧性
指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观,是戏剧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它把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外部动作、台词、表情等表现出来,诉诸观众的感官。在戏剧中每一个情境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假定性,因而“假定情境”便成为戏剧性的内涵。戏剧性的不同解释是:与冲突联系在一起,认为它就在于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还在于人物之间相互影响,较量;并与小说、抒情诗的区别去探究戏剧的特性,将戏剧性视为以虚构人物的表演,通过感情渠道,使观众发生兴趣等的解释。
假定性
舞台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合的审美原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作的程序不同的变形和改造。这也是所有艺术的固有的本性。舞台上的假定性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指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假定性,舞台布景空间的假定性,舞台节奏的处理对自然时间进行调整、压缩、延展等。戏剧情境,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某些剧作以及怪诞现实主义、现代派的剧作,由极度夸张、怪诞的成分构成,也有鲜明的假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假定性还存在于表现手段和方法中。如戏曲的虚拟动作,话剧中的独白、旁白幻象、梦境和各种意识活动的具象化等。它拓展了戏剧舞台表现生活的艺术可能性。
戏剧风格
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它的基本要素是戏剧家的个人风格。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梅兰芳认为风格就是“他自己的一种优良的定型”。一个民族一旦进入戏剧繁荣时期,就会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戏剧家及其作品。戏剧是综合艺术,其风格构成也是多方面的。除剧作家外,演员、导演,设计、戏剧音乐家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在共同的创造中,力求在艺术风格上的和谐,从而形成演剧活动的整体风格。这一过程中,导演通常是整体风格的把握者。追求整体风格时,既要有严格的选择性,又要有广泛的适应性。风格的形成,有个人经历、教养、审美熏陶等方面的复杂原因和一系列深刻而广阔的客观依据。由于戏剧在创作上的集体性和观众的广泛性,所以它比其他艺术门类的风格,更紧密地与时代精神、社会气氛、民族风尚相联系,并始终根植于自己民族的土壤里,创造出有鲜明艺术个性的戏剧作品来。
戏剧流派
以一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家为标帜,一群风格相近的戏剧家自觉地以组织形式进行学术性、艺术性聚合;或者由于受某一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艺术风尚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共同的创作倾向,互相呼应,从而构成有社会影响的戏剧流派。它大多产生于戏剧思想比较自由、戏剧事业比较繁荣的时期。它有多种形态,大小不同层次。一是以戏剧史上重大的戏剧思想和创作方法为标志的,如现实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等,都有着各自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有着比较直接的联系。另一是以特定的戏剧观念和具体的艺术表现方法为标志,如在现实主义戏剧内,有体验派和体现派,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等。还有以主角演员为标志的更小范围的流派。流派是经常呈现出分化、融合的流动状态。流派都与特定的观众群相呼应以及具有历史的承传性等特性。
现实主义戏剧
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文学与艺术中,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兴起的一种戏剧运动和流派。它与浪漫主义相继出现。那个时期俄国的现实主义戏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别林斯基的有关论述和果戈里《钦差大臣》等作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之后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为代表的社会问题剧,尖锐地批判和否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伦理观念:法国也是它的摇篮,稍后形成的“小剧场运动”中上演过不少现实主义作品。相继出现了更多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有德国的豪普特曼,英国的萧伯纳、高尔斯华绥,俄国的契诃夫、高尔基和美国的奥尼尔等。到20世纪初,终于形成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演剧体系。
现实主义戏剧在题材和主题上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范围,特别注重揭露社会的黑暗现象,激起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索。在艺术表现上,它将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作为基本准则,它的结构通常具有时间、地点和事件比较集中紧凑的特点。它的演剧形式相应地要求从生活的真实再现中求美感,致力于在舞台上造成逼真的生活幻觉,与观众之间筑起了“第四堵墙”的演剧氛围。
在中国,近代造就了曹禺、夏衍等一批现实主义剧作家。它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曲折地获得发展。在国外,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一批戏剧革新家,在舞台艺术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戏剧。重新评价传统的表现手段,努力与观众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反映对象的内向化和演剧形式的多样化,成了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重要趋势。
浪漫主义戏剧
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从产生的背景来看,是坚决反对、冲破一切古典主义的既定原则。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和灵感,既无视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生活真实的局限。它常用强烈的对比和夸张,使舞台上色彩斑斓,自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运动,它反映了自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大变动之后,人们不满于社会现实而沉浸于个人理想的心理。浪漫主义戏剧有消极和积极两大类。面对历史进程,前者充满了病态的恐惧,幻想着倒退;后者表现出战斗的热情,带有空想色彩的前进。他们的代表人物,包括莎士比亚以及施莱格尔兄弟、雨果、蒂克、克莱斯特、拜伦、雪莱等。在中国舞台上,田汉、郭沫若的一些剧作较多地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古典主义戏剧
在欧洲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并占有支配地位。到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逐渐消失。它的代表性戏剧家及作品是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罗玛克》、莫里哀的《伪君子》、《吝啬鬼》等。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主张国家统一。它崇尚理性,蔑视情欲。它把古希腊,罗马戏剧奉为典范,同时十分强调规范化等。因此,它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受到这种政权的保护、培植延续了200年之久,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才逐渐消失。
自然主义戏剧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后产生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形成,以否定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的面目出现的。它反对采用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主张再现现实生活的片断;主张以观察到的事实对人物面貌作记录式的描写;主张用生活化的对话作为戏剧语言的基本形式;主张演员在对自然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布景要“尽可能确实的画面”。它的发源地在法国。左拉是它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自然主义”名称及创作原则。他的《黛莱丝》(1873)就是法国第一部自然主义戏剧作品。稍后巴黎创建的“自由剧院”,打破了法兰西喜剧院的传统,专演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为自然主义戏剧流派活动提供了实验场地。德国豪普特曼的《日出之前》、苏德尔曼的《荣誉》、瑞典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等也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自然主义戏剧是实证主义哲学在戏剧中的具体运用。在19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剧坛上发生过较大影响但很快被其他流派所替代。
表现主义戏剧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盛极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前后。它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它借用象征主义戏剧的象征手法,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和光怪离陆、歪曲变形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震撼观众的心灵。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瑞典斯特林堡的《去大马士革》、《鬼魂奏鸣曲》、德国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美国奥尼尔《毛猿》、《琼斯皇帝》等。作为流派已衰落,但它对人的灵魂的深入开掘,以及为表现人的灵魂而运用的各种主观表现方式,仍被当代戏剧家所吸收、借鉴。
象征主义戏剧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兴起于诗歌,后扩展到戏剧。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它多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和非理性主义的倾向,多采用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被后人所借用。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玛兰纳公主》、《青鸟》等。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些剧作家也受其影响,如田汉的早期剧作就有象征主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