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舞的编导陈翘所写的回忆《草笠舞》创作过程的文章《诗情寓于生活之中》,向我们揭示了这个舞蹈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艺术构思的孕育,以及舞蹈形象的诞生的全过程。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深入地鉴赏《草笠舞》。下面对此作一简略介绍。
1957年在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中,由陈翘编导,海南歌舞团表演的黎族舞蹈《三月三》获得了首都观众的赞许,被评论家称为是一朵鲜艳夺目的海南舞蹈之花。这极大地鼓舞了陈翘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黎族人民生活的舞蹈作品来。为此,她又背起背包,深入到五指山区黎家村寨中去了,和黎族姐妹同吃、同住、同劳动。她住到老乡家时发现有两样东西与别的地方很不一样:一是挂在屋檐下的一排排鹿角和一串串山猪牙,那是男人们勇敢善猎的明证;另一是搁在屋角竹架上的草笠,那是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象征。在一个夏日的夜晚,陈翘由于跟姑娘们在田里锄了一整天的草,疲惫不堪,一吃完饭,她倒头便睡。在朦胧中,她看到地灶前,黎家姑娘正借着跳动的火光,编织着新草笠。黎家姑娘那专注的神情,吸引着陈翘的注意力,继而触动了她的好奇心。后来,她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野葵叶都能成为黎家姑娘做草笠的材料的,只有姑娘的情人经过长途跋涉从深山里采来的叶子才最厚实、最坚韧。经过姑娘们的精心制作,再配上自己编织的彩带和穗子而成的草笠,既可以隔热挡雨,又能寄托绵绵情思。难怪,姑娘们那么珍爱草笠,对草笠那么情有独钟。她进而发现,在生活中,无数具有美感的画面,无不与草笠有关:山村的早晨,刚出门的姑娘很快地就消失在浓雾之中,只剩下黄色的草笠,像片片荷叶,在白茫茫的天地间漂荡;崖边小径上,赶路的姑娘们怕碰坏心爱的草笠,脱下来放在腰旁,远看,像一排小车轮贴着山崖滑动;劳动归来,姑娘们在山溪里泼水嬉戏,草笠又成了挡水的盾牌;当姑娘们洗去汗水,理好发髻踏着月光回家,陪伴着姑娘早出晚归的草笠这才被轻轻地放到了竹架上……黎家姑娘们的风采,生活画卷中的诗情,激荡着舞蹈家的心田,不由己地一种创作冲动油然而生。一天陈翘由于身体不适,没有跟姑娘们去下田,在屋中休息。由于屋中发闷,她走出小屋,抬头一望,眼前的景象竟使得她惊呆了:明媚的阳光把远近的林木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耀眼的光斑在水田里闪烁。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中,姑娘们正在插秧。从高处远眺,看不到人,但见一排草笠在阳光下缓缓移动,变化着各种图案。此情,此景,一下子打开了陈翘创作灵感的闸门……主观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强烈碰撞,燃起了舞蹈家创作的激情,于是,一个《草笠舞》的结构雏形产生了。紧接着,一个个舞蹈画面,一个个舞蹈动作,也相继自然地从舞蹈家的创作思维中脱颖而出。黎家少女的特殊体态和风韵,她们不同一般地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方法和形态,以及她们狭窄的筒裙所制约的舞蹈动作步伐所形成的风格特色,无一不融入在《草笠舞》中黎家姑娘的舞蹈形象之中。
我们从《草笠舞》创作成功的经验之中,可以感受到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这一命题的无比正确。脱离了生活,舞蹈创作就会枯竭。生活,使舞蹈家创作生命之树常青。
《草笠舞》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花儿与少年》
1957年初,在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中,西安人民歌舞剧院演出的《花儿与少年》,以它的清新优美的情调及独特的风格特色吸引了首都的观众和舞蹈界人士。一时,京城的各专业和业余歌舞团体争相学演《花儿与少年》,它的配歌成了轰动一时的“流行歌曲”。于是,《花儿与少年》的编导章民新就成为了这次会演中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
章民新,女,1949年就读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表演专业。1951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1952年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室任舞蹈教师、演员。1953年调西北文艺工作团(后更名为陕西省歌舞剧院)任舞蹈编导、舞蹈教师。1958年考入北京舞蹈学校第二届舞蹈编导班学习。毕业后回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组继续从事编导和教学工作。1977年调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任舞蹈编导教师、编导教研室主任。创作的主要作品除《花儿与少年》外,有《老两口比干劲》,舞剧《鱼美人》中的《珊瑚舞》、《蛇舞》,参与创作了舞剧《秦岭游击队》、《文成公主》,歌舞《边区生产歌》等。
《花儿与少年》是章民新的成名之作,也是她向民间歌舞艺术虚心学习,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提高所获得的成果。它于1956年在西安首演。吕冰编曲,朱仲禄作词,赵翔服装设计。舞蹈的基本动作取自青海、甘肃交界河洲一带的民间歌舞“八大光棍”,音乐根据青海民歌编成。词作者是青海有名的歌手,能记得1000多首民歌歌词,他既是这个作品配歌歌词的作者,又是舞蹈素材的教员和生活习俗顾问。《花儿与少年》描绘青海高原春天的美丽及青年们像春天般美丽的爱情。花儿般的姑娘,踏着轻盈的舞步,唱着迎春之歌,来到画一般美丽的山野,她们的歌声吸引了英俊的少年。“花儿”与少年在一起跳起舞来,歌声倾吐了彼此的爱恋:
少年唱:山里高不过凤凰山,凤凰山站在白云端;
花儿里为王的红牡丹,红牡丹她开在春天。
姑娘唱:川里美不过大草原,大草原铺上绿绒毯;
人中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
男女重唱:山里高不过凤凰山,川儿里平不过草原;
花儿里俊不过红牡丹,人中间美不过少年。
凤凰山的个山头呀穿破了天,一眼呀望不尽的草原。
草原上的牡丹闹春天呀,春天的牡丹惹了少年;
少年人看上了红牡丹呀,红牡丹爱上了少年。
歌声中,情人们对对散开,有的坐在清澈的小河边,有的靠在静静的垂柳下……舞蹈最后,双双对对肩并肩地走开了去。青春的歌声在空中荡漾,爱情的幸福充满人间。
《快乐的罗嗦》
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四川省歌舞演出团给首都观众带来了一台精彩的民族音乐舞蹈晚会,其中冷茂弘编导的、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演出的彝族舞蹈《快乐的罗嗦》(“罗嗦”系彝语的译音,意即“彝族”),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在首都舞台上第一个反映彝族人民经过民主改革,打碎了千年的奴隶枷锁,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后的自由、幸福、欢乐的舞蹈作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处在大西南凉山地区的土地上,还保持着残酷的落后的奴隶制度,生产方式很落后,有的地方还采用着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奴隶主掌握着奴隶的生死及一切,奴隶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所以,在凉山上听不到欢笑声,到处只是低沉的、痛苦的呻吟。1956年,凉山地区实行了和平民主改革,结束了千年的奴隶制度,过去的奴隶如今成了社会的主人,整个社会则从奴隶制一下子飞跃到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粮食产量不到几年就比过去提高了10多倍,大量的工厂、学校办起来了,公路修得四通八达……解放后的凉山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到处是歌声笑语和欢乐的人群。冷茂弘是凉山民主改革前进入凉山的,他亲身参加了凉山的民主改革运动,目睹了凉山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在这场社会大变动中彝族人民精神面貌的历史飞跃和彝族一代新人的成长。火热的生活,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由于过去彝族人民生活的凄苦,彝族的舞蹈情调大多比较低沉,很少有表现欢乐情绪的舞蹈。冷茂弘以彝族的祭祀舞蹈“瓦子嘿”为基础,吸收了彝族其他舞蹈中的:“大字步”、“拐腿”、“荡裙”、“前摆脚”等动作,从节奏、动律、力度、速度和幅度上给予发展变化,同时还采用了群众即兴舞蹈中的甩手和脚部动作的特点,创造出《快乐的罗嗦》中上肢不停地甩手,下肢脚部连续划圆圈的基调动作,从而创作出民主改革后表现彝族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和欢乐情绪的舞蹈形象,在发展和创造彝族新舞蹈中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快乐的罗嗦》是男女群舞,1959年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首演,由杨玉生编曲。舞蹈表现了曾经是苦难深重的凉山,经过民主改革,彝族人民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样,翱翔在自由的天空中,奔向社会主义。舞蹈以脚部不停顿地快速地向旁划圈的跳跃和手腕前后快速甩动为基调动作,通过对一群彝族男女青年互换定情礼物的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彝族人民翻身解放后欢欣鼓舞的心情。全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俗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舞蹈动作活泼、轻快、热情洋溢,富有青春活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快乐的罗嗦》在首都演出后,很快在专业和业余舞蹈团体中得到普及,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时期内,形成了各个艺术团体都在争跳“罗嗦”的局面。
《快乐的罗嗦》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丰收歌》
女子群舞《丰收歌》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演出,于1964年首演。编导:黄素嘉、李玉兰。作词:黄素嘉。作曲:朱南溪、张慕鲁。舞美设计:杨国雄。由12位女演员表演的这个舞蹈,表现了江南劳动妇女们的冲天干劲、豪放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描绘了农业获得大丰收的情景。全舞共分三段:第一段,姑娘们面对丰收的稻谷,异常兴奋,愉快地挥镰割稻;第二段,劳动小憩,舒心歌唱,粮食赛金山,感到心里甜;第三段,快收快割。稻浪起伏如金龙滚地,姑娘们在稻浪中快快收割,你追我赶。舞蹈最后在紧张热烈地劳动中结束。舞蹈动作健壮有力,干净利落,节奏明快,情绪热烈,豪放乐观。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出一种雄壮的健康的劳动的美。
据编导回忆:创作这个舞蹈的时代,正值60年代初中国刚刚战胜三年灾害之后,农民以战斗的姿态迎来了丰收,为了用舞蹈为社会主义农民塑像,1963年6月,在江南抢收、抢种的季节,编导们深入到浙江富春江地区,在农村亲眼看到,妇女们每天早晨四点钟就下地劳动,中饭送到地里吃,南方六月的太阳很毒,妇女们仍在烈日下坚持劳动到天黑。经过两个月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许多先进妇女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上,绚丽多彩的动人的丰收景象萦绕在我们脑海中,不由己地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想通过舞蹈来歌颂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劳动妇女。”“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生活毕竟还不是艺术。”怎样把火热的生活,提升为动人的艺术?“我们决定以收割的劳动为特定的情景(因为它最能体现人们的精神),塑造出时代英雄人物的典型群像;毛泽东诗词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给了创作很大启示。《丰收歌》在艺术处理上,力求表现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场面和最鲜明集中的情绪,而不去表现劳动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要表现的意境,人的性格,人的情绪”。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反映生活的,观众也是通过舞蹈动作语汇来接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受到艺术感染与教育的,如果编导虽有丰富的生活,明确的主题,较好的艺术构思,但是,舞蹈动作编得很蹩脚,舞蹈语汇贫乏,作品也将是不成功的。当编导深深地体认到这一点之后,她们就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狠下功夫,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选定以苏北民间舞蹈“泰兴花鼓”的基本动律为基础,结合现实劳动生活动作加以融合和创造,创造出了富有生活激情和劳动气息的出场舞步和全舞的基本动律及基本风格。
在这部舞蹈中,舞具的设置和运用十分成功,特别是舞者手中黄纱巾的运用更给舞蹈增添了光彩。这块黄纱巾一物多用,“既把它当汗巾,又设想是稻束,时而组成稻浪起伏,时而又像金龙滚地(如一大排低身动作)。通过它,既表现了丰收的景象,又表现了人的情绪与精神面貌”。
舞蹈的动作和构图画面的安排,多用大幅度的变化、鲜明的对比,“如三排割稻,前两排低,后一排先起,继而一层层地再起,以及四行轮翻的构图与动作都是试图表现出人在稻田中像潮涌一般的忙碌;又如一大排低的左右摆动,是为表现一群社员从远到近,集体往前割的情景;最后的两大排起落交错,一低一高,一蹲一立,体现劳动竞赛的热烈情绪”。
这部舞蹈1964年获第三届全军会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后被收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旭日东升》中,作品在六十年代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是公认的优秀舞蹈作品。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小溪·江河·大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创作的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编导:黄少淑、房进激。作曲:焦鷞。服装设计:徐革非。表演:张晓庆等。)于1986年在北京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