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绸舞》
1951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工团会演”中,由长春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红绸舞》,获得了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一致的好评,被认为是比较突出的优秀作品。于是,在舞蹈界掀起了争相学习《红绸舞》的热潮,《红绸舞》成为了不少歌舞团体经常上演的保留节目。《红绸舞》同年又被中国青年文工团带到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参加舞蹈比赛,受到了各国评委的高度赞赏,获得了一等奖。
《红绸舞》为什么会受到国内和国外广大观众如此热烈的欢迎呢?
我们知道,舞蹈艺术最善长表现人们的情感,它通过人体有节律的不停顿的流动的造型动作,所表现出具有类型性和概括性的各种内在深邃、强烈的情感,是别的艺术形式所难以表达的。《红绸舞》通过舞者手中红绸不断飞舞流动的各种线条所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画面,直接抒发出获得自由解放后新生活的中国人民那种强烈的兴奋喜悦心情,以及对新中国如火如荼的更加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的炽烈情感。舞蹈开始,一群男女青年高举红色火炬来欢庆节日,火炬突然从众青年手中散开,从中跃射出无数条鲜红的长绸升腾高空,像焰火般飞舞起来——优美抒情的女子绸舞,豪情奔放的男子绸舞前后交迭,女子舞单绸后是男子的舞双绸,他们各种高难度的舞绸技巧动作相互交错,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最后男女青年围圈向台中心以在身左身右飞舞大车轮的舞绸动作所形成的放射形的火团造型,像是腾空燃起的熊熊火焰,使舞蹈表现的炽热情感达到了高潮。
《红绸舞》是根据汉族民间秧歌舞中的舞绸动作和传统戏曲中表现仙女御风而行、轻盈飘逸飞舞的“长绸舞”进行加工发展创作的,由于较好地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其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因此焕发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红绸舞》由长春市歌舞团于1950年集体创作并首演。后经金明改编、导演,刘文金编曲,郁风、夏亚一舞美设计的版本,成为中央歌舞团和一些歌舞团体的保留舞目。
1964年《红绸舞》被收人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彩蝶纷飞》中。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荷花舞》
1953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由戴爱莲编导,刘炽、乔谷作曲,郁风、张正宇舞美设计,徐杰领舞的《荷花舞》,由于它圣洁、美丽的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深切感情,获得了集体舞二等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自此,《荷花舞》在全国广泛地普及开来,很多专业或业余的舞蹈团体一时争演《荷花舞》。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南京到北京,跑驴荷花灯”,反映了这一盛况。
据戴爱莲的回忆,创作《荷花舞》的总策划是周恩来总理。1952年在我国要召开“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印度代表团也将要来参加这个会议,印度人特别喜爱荷花,再由于荷花象征着和平和幸福,所以周总理向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提出,希望该团在这次和平会议期间能演出一个带有荷花形象的舞蹈。当时中央戏剧学院就组成了《荷花舞》创作组,由院领导李伯钊负责,刘炽、刘行、乔谷作曲,程若作词,由戴爱莲、马祥麟、刘炽编舞。舞蹈的基本素材是采用的流行在陇中一带的秧歌舞中的小场子“莲花灯”(又名“走花灯”),舞者身穿长裙,裙下坠荷叶盘,盘上四面各有一支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女的形象极为优美。
这个版本的《荷花舞》共分三段。第一段由戴爱莲编舞,是群荷的出场,她们在舞台上用移动变化的队形,展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图景。第二段由马祥麟编舞,采用了昆曲的表现手法,表现两对青年女子在春光明媚的百花园中观赏荷花的情景。第三段由刘炽编舞,舞蹈表现出欢快的情绪,结尾由众荷女组成一朵向阳开放的大荷花。这个舞蹈在和平大会演出后,在我国的观众中反映不一。许多艺术界人士认为:作者意图虽好,但是由于要表达的东西过多,使得主题模糊不清,三段舞蹈形式风格不统一,而且也欠连贯。舞蹈构图上过多地模拟荷花的自然形态,缺乏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
1953年,戴爱莲为了准备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舞蹈节目,她又对《荷花舞》进行重新的艺术构思,在舞蹈的主题、舞蹈的结构、舞蹈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设计。她于1953年的春节还专程到陕北观看了农民群众在正月十五演出的“莲花灯”。于是一个崭新的《荷花舞》产生了。她把程若写的配歌作为《荷花舞》的主题歌。“蓝天高,绿水长,莲花朝太阳,风吹千里香。祖国啊,光芒万丈,你像莲花正开放。”就是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她摒除了原来《荷花舞》的一些情节,使其单纯、含蓄,更富于象征性,着重抒发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和描绘新中国一派生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版本的《荷花舞》共分五段。第一段通过荷花群在舞台上川流不息,时而回旋,时而蜿蜒,借以表现自然环境的优美,抒发自由、舒畅的心情。舞步轻盈、平稳,动作顺畅、舒缓,构图多为圆形的各种变换。第二段,音乐由中板变为慢板,群荷由圆形化为两行面向观众,以“碾步”向两旁轻轻移动,展现出荷花在微波中涟漪荡漾。第三段是领舞白荷花出场,表现白荷与群荷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白荷花象征着纯洁和崇高、理想和幸福。第四段是白荷与众荷一起抒情的场面,主题歌的人声伴唱,使全舞达到了高潮。第五段是尾声,音乐回复到第一段的基调,一朵洁白的荷花带领群荷花在夕阳中漂向了远方……舞蹈结束了,但这群拟人化的荷花女在舞台上以圆润流畅的舞步,徐缓移动变化着各种队形画面,形成了浮游流动和涟漪层起的意境,塑造出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美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中。
《荷花舞》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鄂尔多斯舞》
1955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中国青年艺术团表演的《鄂尔多斯舞》获得了一等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这个舞蹈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普及,不仅专业歌舞团体演它,很多工厂和大、中学校的业余舞蹈团体也都演出过《鄂尔多斯舞》。
《鄂尔多斯舞》于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首演。贾作光编导,明太作曲,贾作光和斯琴塔日哈领舞。由五男五女表演。舞蹈为两段体结构。第一段为铿锵有力的中板,男子五人以大甩手迈步的基本舞步出场,用双手撑腰移动肩部的动作来突出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在舞蹈构图上,以出场的直线、平线队形画面的移动,展示出牧区辽阔的环境和牧民们的性格特征,塑造出鄂尔多斯男子汉骠悍、粗犷、豪迈的舞蹈形象。第二段是活泼的小快板,五个女子以从生活中提炼的挤奶、骑马、梳发辫等舞蹈动作出场,后与男子合舞并穿插着男女领舞,直至全舞终结一气呵成。整个舞蹈热情、活泼、粗犷、有力,表现了鄂尔多斯高原牧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一个地区,当地民间原来并没有这种舞蹈的,是贾作光根据寺庙中喇嘛跳鬼的舞蹈动作,如“撒黄金”、“鹿舞”等予以发展、创新,同时还把牧民生活中骑马扬鞭、挤奶、梳辫子等动作予以节律化,并以大、小挽手腕、软硬动肩等具有草原舞蹈共性的动作贯穿其中。此外,他还创造了甩手下腰、单腿板腰等特技,加强了这个舞蹈的技巧性和艺术感染力。《鄂尔多斯舞》创作演出40多年来,已被当地人民普遍承认为该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了。
鄂尔多斯地区的老百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牲畜被抢走,牧场被强占,财物被掠夺,苦难的日子就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鄂尔多斯高原,该地的人民才翻了身,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1951年贾作光随内蒙古歌舞团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为当地人民演出了各民族的歌舞。很多群众和干部都向歌舞团提出希望能看到表现鄂尔多斯人民的舞蹈。因此创造鄂尔多斯舞蹈的光荣任务很自然就落在了贾作光的身上。为了正确表现鄂尔多斯人民的性格、形象,以及使舞蹈具有地方风格特色,贾作光等先后曾三次下乡去体验生活,同时更深入地向“喇嘛舞”学习,并广泛地向当地民间艺术吸取营养。经过编导、作曲和演员们的共同努力;并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终于一个表现解放了的鄂尔多斯人民在建设祖国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在创造新的幸福生活中热爱劳动的气质和形象的《鄂尔多斯舞》产生了,从此鄂尔多斯人民有了自己的舞蹈。贾作光在谈到这个舞蹈创作成功的体会时无限感慨地说:“这个舞蹈创作的成功,是不断地深入生活和学习的结果。文艺工作要学习社会,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这才是产生好作品的关键。”
《鄂尔多斯舞》于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花鼓舞》
鼓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的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舞蹈。从表演形式上看,有击鼓而舞的,有围鼓而舞的,有以鼓为伴奏的,等等;从鼓的质地看:有土鼓、铜鼓、木鼓、皮鼓……等等。从鼓舞的内容看:有的用以敬天地、祭祖先;有的用以驱鬼怪、扫魔瘴;有的用以鼓斗志、奋人心;有的用以谋生路、求生存;有的用以抒情表演、娱己娱人。从体型看,有的大如巨缸,有的小如磁碗;从音响看,有的声如洪钟,有的清脆悦耳……真可谓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惟其如此,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都有许多鼓舞在流传着。
新中国建立前后,由新文艺工作者根据陕北民间舞蹈加工创造的“腰鼓”,曾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军步伐,响彻了天涯海角。新中国建立后,这鼓舞人民斗志、抒发人民欢乐心声的鼓声,继续在舞蹈舞台上敲响,不仅在国内舞台上振奋人心,而且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殊荣,这就是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曾在1957年第6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得舞蹈比赛金质奖章的《花鼓舞》。
由张毅编导的群舞《花鼓舞》,于1956年由辽宁旅大歌舞团首演。这部作品是编导根据山东和辽东环渤海湾地区流传的民间舞素材加工创作而成的。据张毅在《关于“花鼓舞”》(载《舞蹈丛刊》1957年第一辑)中介绍,“花鼓”是山东一带的民间舞,流传在德平、禹城、广饶、惠民一带,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以前有李姓兄妹二人,为生活所迫,出门逃荒要饭时表演的,由于受到群众欢迎,所以得以流传。据说原本的打法有十二套如:苏秦背剑、古树盘根、黑狗蹿裆、菊花盖顶……等。这种“花鼓”与一般常见的腰鼓有两点不同:①“花鼓”是用两条一尺半长的彩色“穗子”来打鼓;②鼓是挂在身上,可以自由移动,穗子可以从各个方向绕过腿、腰、头、背击鼓。花鼓的技巧比较繁杂,因此会打的人不多,但是群众却熟悉并非常喜爱这种形式。花鼓打到哪里,群众就围到哪里,花鼓打到哪户,那家都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张毅在文中接着谈了改编加工的情况:①把单人舞发展成集体舞。这是为了表现今天中国人民集体的勇敢健壮的形象和乐观主义精神;②为了表现上述主题,所以加强了舞蹈的技巧性;③为此,我们把原本一尺半长的穗子加长到三尺,增加了击鼓的难度和样式;④“解放”左手,增加左手击鼓的次数和姿态;⑤将原本可以活动的鼓绑在腰间,增加跳跃和技巧动作。这样,经过两年半的改编加工和苦练,终于使《花鼓舞》成为一个技艺结合、不同凡响的舞蹈作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其出世以来,常演不衰。此后又不断增加了高难度的击鼓动作,如“片马背身击鼓”、“大跳绕身左右击鼓”、“快速跳背身击鼓”等,舞者用长长的软鼓穗,绕过自己的头、背、腰、腿,从上、下、左、右各个角度击打鼓面,发出有节奏的音响,表现出高度的技艺性,受到世界各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草笠舞》
大幕拉开,舞台上一群身穿筒裙的黎族少女手拿着心爱的草笠劳动后归来,她们走田埂,越漫坡,绕山崖,来到小河边。她们拂去沾在衣衫上的沙土,扫去草笠上的尘埃,照着“水镜”梳发,姐妹们互相为对方整理着发髻和衣服,然后,戴上心爱的草笠,欢快地回家去。一幅幅的舞蹈画面,洋溢着黎族少女特有的一种自豪感。充满着诗情画意地对黎族姑娘们劳动后喜悦心情的描绘,集中表现了黎族姑娘的美好的内心世界和旺盛的青春活力……这就是陈翘编导,李超然作曲,1960年由海南歌舞团首演的黎族女子舞蹈《草笠舞》。196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草笠舞》荣获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