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约产生于西周初期,其内容极其广泛,其中也包含有军事思想。宋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说:“盖《易》之为书,兵法尽备,其理一矣。”《易经》中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某些卦的爻辞之中,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恃强凌弱。《易经》这一思想充分地体现在《兑》卦之中。“初九”爻辞说:“和兑,吉”。意思是说,国与国之间需和谐共悦,才能吉利。“九二”爻辞:“孚兑,吉。悔亡。”这是说,国与国之间以诚信相待,就会吉利,如有反悔,就会灭亡。“六三”爻辞:“来兑,凶。”说的是某一国家依靠强大的武力去威胁别国,强迫其服从自己意志,便是凶。
主张师出有名和进行自卫性的防御作战。《易经》虽然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反对恃强凌弱,但并不绝对地反对战争。它认为进行战争首先要做到师出有名。《谦·上六》爻辞说:“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如不得已进行战争,在战前则必须取得道义上的主动。
《易经》主张自卫性的防御作战。《蒙·上九》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意谓攻打愚昧、昏乱之国容易取胜,主动去侵略别国不利,进行自卫性的防御作战则有利。
对民众在战争中作用的初步认识。《晋·六三》爻辞说:“众允,悔亡。”如果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取得战争的胜利便没有困难了。《观·六三》爻辞说:“观我生,进,退。”观察了解我“生民”的意愿,以此来决定战争中的进和退。这些可谓是最初的关于民众在战争中重要性的认识,这种认识虽是简单的,但对后世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主张保持戒备状态。《易经》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慎,提高警惕。对战争来说,更应做好戒备,否则,就会遭到失败。《泰·六四》爻辞:“不戒以孚”,即是这层含义。
对军队纪律的重要性的认识。《师·初六》爻辞说:“师出以律,否藏,凶。”其意是说,军队出征打仗要执行严格的纪律,不然就会打败仗。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军队纪律重要性的最初认识。
对战争与地形关系的认识《易经》主张军队在驻营时要注意选择有利的地形。《需·初九》爻辞说:“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一九三”爻辞说:“需于泥,致寇至。”指出军队驻扎在郊野,利于久驻,而无灾患;如驻扎在泥泞之地,敌寇便会乘机而来。
作战指导思想。《易经》已经初步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作战指导原则。第一,进攻要大胆果断。《易经》认为在进攻时如果畏首缩尾,必然导致失败。《晋·九四》爻辞说:“晋(进)如鼠,贞厉。”在攻城方面,《易经》主张抓住时机实施不断的进攻,以争取成功。《同人·九四》爻辞说:“乘其墉,弗克,攻,吉。”攻城者登上城墉,而守城之敌未退,攻者如不抓住时机继续攻打,则城不易被攻下,只有不断攻打,才能取胜。第二,抢占有利的制高点。《同人·九三》爻辞说:“伏戎于莽,升高其陵,三岁不兴。”其意思是说,军队埋伏在莽草丛中,并抢占了高陵——有利的制高点,往往能战胜敌人,并使敌人大伤元气,多年得不到恢复。
《军志》、《军政》
《军志》、《军政》大约产生于西周末期,这或许是史籍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军事著作——兵书。两书早已散佚,但其中的一些字句则常为先秦的史籍和兵书以及后来的史籍所引用。
《桩传》有三处引用了《军志》的文字:
《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
《军志》曰:“先入有夺人之志。”
厨人濮曰:“《军志》有之,先入有夺人之心,后入有待其衰。”
唐初军事家李靖引用《军志》的文字:
《军志》曰:“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引用《军志》两段文字:
《志》曰:“止则为营,行则为陈。”
《军志》曰:“阵间容阵,足曳白刃;队间容队,可与敌对。前御其前,后当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鱼贯,立为雁行,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回军转阵,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进,退无速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俱救。”
关于《军政》的内容,目前仅见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保留了两句话: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又曰:“强而避之。”
上述引文有的很可能已经过后人的加工,但就其内容看,它们反映的基本为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从这些内容可见,《军志》、《军政》是属于早期条令式的兵书,其军事思想已趋于比较成熟。第一,它们强调“有德不可胜”,主张加强“德治”,做到内部团结,将政治与军事作通盘的考虑,以政治清明为前提,来保证军事活动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主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指出在作战中,要量力而行,可战则战,不可战则退,遇到有利的战机,迅速出击,不可贻误战机。第三,主张“强而避之”,指出在作战时,要善于避敌之长,攻其之短。第四,主张“先入有夺人之心”,认为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可以收到摧毁敌人精神、心理的积极效果。第五,肯定正确认识和善于用地形的重要性,“地利为宝”,“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第六,强调军队要有严格的纪律,平时做到“行止有序”,战时做到“止则为营,行则为陈”。这些思想基本上反映了西周期战争的实际,是这一时期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