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勇于承担,不推诿。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孔子强调了追求仁爱应该“当仁,不让于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不能与老师谦让呢?因为这牵涉一个对老师的“敬”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彼此的制约。儒家思想认为对老师、前辈、长辈、上司,甚至对同辈等,都是应该谦让的,但是在追求仁爱方面,却不应该谦让,而应该当仁不让。孔子勉励人立志向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意思是,一个人若能全心全意以“仁”为行道的依归,那么他的行为因有“仁”做标准,以爱为念,自然不会与恶为伍了。这就类似佛家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人性都是有弱点的,为什么有些人“为富不仁”?为什么有人没饭吃就去偷盗?这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一个人如果内心缺乏坚定的修养,缺乏仁的观念,就私利这个心魔就会来诱惑人,所以孔子要我们提高警觉。唯有仁德的人,才能安于仁,成为有智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能明辨利害,不会被心魔所左右。不管多有钱的人家,如果没有了仁德这个根本,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灵魂,成了欲望的动物。这样的话,子女们就会为了钱而为所欲为,做出不仁的事情来,生下孽因,然后恶性循环,最终形成恶果。“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所以才有“为富不超过三代”的现象。所以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圣人要我们无论“处约”或“处乐”,都要懂得“安仁”、“利仁”。儒家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在仁德的完美实践,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人结交朋友,在于互相勉励,论学辅仁。钱穆对当仁不让的解释是这样的:孔子说,“面临实行仁德的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历代大多都将“仁”解释成“仁德或仁善”,何谓仁德、仁善,很少有人解释,这就必然造成歧义。孔子的“仁”是“克己”与“爱人”的对立统一,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相辅相成。他的“仁”包括(1)爱人;(2)修身;(3)仁者,人也。孔子“仁”的真谛,即“忠恕”。“忠”即是“尽己”,即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人之美。“恕”则“推己及人”即将己心比他心,以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人的处境。“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老师,究竟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五个字:恭、宽、信、敏、惠。
”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恭、宽、信、敏、惠呢?”孔子解释说:“没有放纵的心叫恭;心胸开阔叫宽;信不用解释了吧?就不是不骗人;勤劳、勤快不怠惰就叫敏;不要太苛刻,学会包容就叫惠。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那还能叫个人吗?”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面临实行仁德的时候,即使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这颇有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可见孔子具有“不让于师”这种学术风范。他希望在仁的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惜的是,汉武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了长期万马齐喑、一家独鸣的不正常局面。结果,孔子被无限地抬高,就像那句广告词所说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朱熹甚至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这显然不正常,把孔子异化了。其实,孔子非常平易近人,从“当仁,不让于师”里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孔子不霸道,很民主的;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