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按字面理解就是选择善良。《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选择好的依从。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篇》也有言,”多闻,择善而从“。意思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讲到唐太宗纳谏时特别指出:纳谏的意思是倾听不同的意见,判断是非,择善而从,如果择非而从,那就不能叫纳谏。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传,成传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中国有句名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如果把择善而从理解为选择善良的话,也未尝不可。
《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说的就是多做善事,多积德,就会拥有高尚的品德,会得到神明的保佑,会使自己生命的银行中拥有大量的财富,为自己铺平前进的道路。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有一次帮助老鼠摆脱了困境。老鼠对狮子说:”我会报答你的。“可狮子认为老鼠太弱小,也就没有把它的话放在心上,不久狮子落入猎人的陷阱,这时老鼠帮它咬破了罗网,狮子终于绝处逢生。狮子做善事,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是他当初的善根结出的良果。”择善而从“的对立面,是”择非而从“,两者虽是一字之差,但要分清”善“与”非“,并能做到取”善“去”非“,则是一门大智慧、大学问、大境界。”择善而从“,选择是良师益友,可以铸就人生辉煌;”择非而从“选择却是谄媚小人,结果一步走错,步步走错。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其道德文章、学品人品已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那么,季羡林先生何以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蔡德贵先生在《季羡林传》一书中作了详细地介绍。蔡德贵的另一本书的名字就叫:《择善而从--季羡林师友录》。季羡林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巨大的魅力,真乃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那么,季羡林是怎么”择善而从“的呢?王杰在《良师益友铸就人生辉煌》一文中说,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一生中能够遇到那么多学术大家与思想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大家的言谈举止、学品人品在季羡林的人生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季羡林提到的在他一生中对他有教导之恩和知遇知恩的六位恩师---陈寅恪、瓦尔德施米特、西克、胡适、傅斯年、汤用彤外,还有一连串响亮的名字:王寿朋、胡也频、李长之、何思远、林庚、胡乔木、乔冠华、朱光潜、郑振铎、吴宓、冯友兰、臧克家、沈从文、老舍、梁实秋、金克木、李玉洁、饶宗颐。
季羡林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学贯中西、扬名中外的学界泰斗,其人生经历离不开许许多多师友们的教导、帮助与呵护,如果没有鞠思敏、王祝晨、王寿朋校长的指点,从小顽皮不化、野性不改、胸无大志的季羡林可能终其一生碌碌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教诲,少年时期的季羡林培养了对国文的浓厚兴趣,这一兴趣影响了他的一生;正是有了叶公超、吴宓、冰心、朱光潜、郑振铎等众多先生的影响,季羡林在清华大学就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并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正是有了冯友兰先生的斡旋与帮助,季羡林才有机会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真正走上了学贯中西的学术道路;在德国的十年,正是有了瓦尔德施米特、西克、布劳恩等教授的引导和教诲,季羡林才真正步入了梵文、吐火罗文的世界,并把这种濒于消亡的文字带到了中国;正是有了陈寅恪的提携和推荐,季羡林得以在留德十年后于1946年顺利进入北京大学任教,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北大,至今已近60年。可以说,没有这些师友教诲、提携和帮助,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