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该成语的解释是,以自己的心思去推想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孔子讲“仁”的时候强调要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一种境界,凡事站到别人的角度想想,来一番换位思考。比如说,听到别人背后议论自己的是非,自己听了一定很不高兴,对那个人有了看法;如果能够推己及人的话,想想自己是否曾经在背后议论过别人的是非?别人听到了同样对自己反感。这么一想,就不会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了。推己及人,其实是内省。当自身有痛苦、有伤痛的时候,也要“推己及人”地想想他人。历史上有一个故事:春秋时代,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晏子走近,若有所思地望着翩翩下降的白雪。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地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地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在这个故事里,晏子劝齐景公应该慈悲为怀,自己穿暖了要想想天下的百姓是否都穿暖了,如此“推己及人”地为别人着想,就接近仁了。在《论语·雍也》里,有这么一段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在外交界、政界和商界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生意做得非常大,个人资产雄厚,据说孔子晚年的生活主要就是靠他接济的。孔子对他要求格外严格,明示子贡行仁之方,在于推己及人,不必好高骛远。财力雄厚的子贡,一开口就问,用博施于民、济助众人办法,是不是仁道?孔子说那是圣人的事功,恐怕圣王如尧舜,都不一定做得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立道,也使别人能立道;自己想行道于世,也想别人行道于世。“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说能够就近拿自身之所欲,譬之他人,可以说是为仁的方法了。“推己及人”是儒家“忠恕”之道的核心所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及,也就是孟子所谓的“扩充”。“仁”是爱的扩充,所以由爱自己而扩充爱其父母、爱其儿女,推而爱一切年老的人、幼年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我一体,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推己及人”,不是要你一味地做好人。
比如说,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很热情地把自己爱吃的辣椒也推荐给朋友吃,殊不知朋友不能吃辣。这样的话成了好心办坏事了。在《庄子·秋水篇》里,庄周和惠施有个著名的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讲这个寓言,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如果不是当局者,就很难体味其全部内心。即使是谈论自己,也未必就能客观、全面。正所谓:可知难尽。西方哲学苏格拉底也说过“认识你自己”的话。既然难尽人意,就应慎重考虑“推己及人”,以免误会了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