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感恩是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是人格高尚的重要表现。无论对父母、朋友、周围人,还是对国家与社会,我们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感恩是一个人变得高尚的重要保障。不懂得感恩的人,不会对言行进行规约与反思。有了一颗感恩之心,就不会在现有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背后还有很多人的默默支持。有了感恩之心,我们就会对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我们已经得到的太多,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心。有了感恩之心,就会对现有的生活状态感到知足。对于眼前的困难与挫折,不会在内心过多纠结。感恩让我们把注意力投射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上,对无法获得的事物则淡然处之。俗话说:“知足常乐。”感恩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每一天的旭日东升。
第一个要感恩的对象,就是生我养我的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动物用简单的行为表达对它们父母的敬意。莫泊桑曾留下一句充满温情的话语:“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父母赐予我们生命的原动力——给予我们有形的肉体,这是我们生存于世的根本。我们年幼时,根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时,父母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没有风雨的“晴朗天空”。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地走向成熟。在漫长的成长旅程中,父母既为我们提供物质上的衣食,也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教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父母,那么这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然对最亲近的父母没有感情,又何谈对他人的感情、对他人的无私付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了自己的子女后,这种感恩之情尤为浓烈,更加明白父母曾经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孝心是感恩之心结出的硕果。不但要将感激之情长存于心,更要将其付诸行动,让父母在世时就能体会到做子女的孝心,这样才不会在父母过世后,留下深深的遗憾。
接下来要将感恩的目光投向其他亲友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力量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几乎没有人敢说自己没有接受过别人的帮助。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接受过别人的帮助,而在于接受帮助后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不同,就很好地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泰戈尔用比喻展示了两幅不同的场景:“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对于他人的帮助,应该像蜜蜂那样,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送上感谢,而不应该如蝴蝶那样,将他人的援助视为理所当然。两位哲学家尼采和卢梭则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出感恩的实质,即“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和“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之心可以帮助我们在他人心中建立较好的人缘,有助于我们在应对下一次人生危机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孤立无援。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别人一定会看穿他的本质。他虽然会在短时间内获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他的事业之流一定会在别人的鄙夷与轻视中慢慢枯竭。因此,感恩之心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道义的层面,还将对每个人最终的人生走向产生影响。
除了对实在的个体抱有感恩之心,更应对国家、社会这样的群体心存感激。人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可以脱离一定的群体而生存。既然是群体中的一分子,那么取得的任何成绩都与整体环境有关。如果山河残破、社会动荡,那不可能有你事业上的辉煌、家庭内的幸福、生活上的安逸。因此我对某些知识分子的言论持有保留意见。他们生活在这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才有了他们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但是,他们并没有感恩国家、社会为他们提供的良好环境,反而不断恶意攻击着现有的制度体制。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对国家及社会现状进行评论,可是这种评论应该建立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应该建立在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上。一旦偏离这个规范,这种评论就会演变为个人私愤的发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就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只看到成功的主观因素,而没有看到其他诸多客观因素,因此没有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当一个人只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时,即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也不能被称为某个领域内的大师,充其量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而已。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告诉我们感恩对于个人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这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但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充满感激,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美好、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