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4100000001

第1章 从学徒工到教书匠(代序)

我今年58岁了,三十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大概需要经历从学徒工到教书匠的过程。这当中,我的体会是:不谦卑地做学徒,就难以出师;不潜心修炼,就不可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匠人。

研究教材和学生是教书匠的基本功

想成为教书匠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教书匠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恢复高考那年我被我们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师班录取了。刚恢复办学,没有教材,只有老师编的讲义,我们的古文老师和古汉语老师这对夫妇很喜欢我,他们一旦在刊物上发现了什么资料,尤其是古汉语方面的,就会给我看。就这样,我养成了抄书的习惯。十个月的中师,我抄录的资料超过了一尺高,在以后参加高师函授的时候,两个半小时的古汉语考试,我只考了半个小时。哪个例句在书上的哪一页、第几行,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这读书、抄书的习惯,为我后来做教师奠定了基础。

在做实习教师十个月和做教师的最初几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教材必须研究透了,教案必须背得滚瓜烂熟,进教室不带备课笔记,就一本教材、三支粉笔。讲文言文,教材都不带,课文也是背熟了的,我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技艺高超一点的“教书匠”。现在回想起来,背教材、背教案也是一个老师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现在的教师麻烦在哪儿?在不能独立备课,不能独立命题,做教师的已经无所谓具不具备专业技能了。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不就是独立研究教材、独立编写教案、独立编写试卷吗?现如今那些学生聚会,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凌老师上语文课是不看教材、不读教案的,也是基本不布置课外作业的。

关于研究教材,我曾写过《还是要研究教材》、《语文教师要有“硬读”的功夫》等文章。我坚信如果一个教师坚持独立研究教材、独立备课、独立命制试卷三到五年、十年八年,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书匠,也一定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和认识的教师。

想成为教书匠,光研究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研究学生,因为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西方学者唐纳森在《大脑的发育》中提道:“在儿童生长发育中,在身体和心智方面,都是不平衡的。因为生长从来不是平均的,而是有时在这一点上突出,有时在另一点上突出。各种教育方法,对天赋能力的巨大差异,必须认识到生长中自然的不平衡的能动价值,并能利用这种不平衡性,宁有参差不齐的不规则性,也不要一刀切。”

所以蒙台梭利强调教育要尽可能地了解“童年的秘密”。“课堂”确有无穷的韵意,它的发展更是无法预测的。课堂中那些知识、技能、价值观,从更人性的立场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心灵去体悟,得到的,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比如,冰心写的《墙角的花》,我们认为它孤芳自赏,有学生则认为它信心满满,独立自强;我们认为孔乙己是迂腐的,有学生则觉得他是值得同情的;我们觉得“神的一滴”是关乎自然的,有学生觉得不仅如此,还有生命和心境……作为教师,你没有学生视角,就不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他们的见解。

“皮厚”是教书匠的基因

想要成为一名有绝活的教书匠,皮不厚是不行的。

我最初工作的石南初中是一所当地名气很大的学校,是恢复中高考以后,全南通县考小中专最多的一所学校,附近乡镇和县城的孩子大都会想办法来这所学校读初中。因此,来参观学习的相对就多一些,许多老师不愿意让来访的听课,学校就抓住我了,谁让我皮糙肉厚呢。这一来,麻烦也来了,总是担心,那几位陪听的发现这次听你的课是这样上,下次听你的课还是这样上,不就没悬念了吗?于是每次被听课,我就会去石港中学,去拜访我的那些高中语文老师,向他们请教,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

总之,每一次公开课,我总是要想着法子让它跟上一次不一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天马行空”、“信天游”的风格。

1987年8月,我由石南初中调入石港农中。10月,我的师父省特级教师、县教研室副主任兼中学语文教研员在深入考察、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让我在“钱梦龙语文教学与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一堂学习钱梦龙的汇报课。大概也就是这堂课决定了我以后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吧。我清清楚楚记得,师父当时对我讲:“学习钱梦龙,不是模仿钱梦龙,而是主要学他的思想,学他的艺术;如果只是模仿钱梦龙,你就不是凌宗伟了。”我依然记得,这是我第一次在体育馆面对上千人执教公开课,这对我来讲是前所未遇的挑战呢。

上课前师父打趣说:“除了有钱梦龙,还有六县一市的优秀老师上课外,你还得像歌星唱流行歌曲那样拿着个话筒边上边‘唱’。但不管怎么样,你要记住,你是农中的教师,上得好固然好,上得不好也不丢面子。”就是师父这打趣的话给了我勇气。要不然,课上到中途突然断电了,话筒不响了,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应付。于是我干脆扔了话筒,凭着学生的合作态度和行动,凭着我的嗓门将这堂课上了下来。结果钱梦龙老师在评课的时候,给了我八个字:“功底深厚,备课精细”。师父说:“这八个字好,它说明,你是凌宗伟,不是钱梦龙的翻版。”现在想来,在那个时候师父的认识是多么的高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认识,教学本就是个人化的,不可以复制。

皮厚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顶得住压力,抗得住打击。别人来听课,总有他对具体教材和教学的认知,难免会让你下不了台,这时候,就看自己扛得住扛不住了。记得有一回,县里要搞比武,得一等奖的可以加一级工资。谁都想出线啊,先是一校一校地选拔,然后是一个学区一个学区地较量。比赛的时候,我们石港学区留了一个悬念,初定了两个人,说是还要比一下。这不是吊人胃口吗?第二轮就在我们学校进行,两个人把课上下来,还是无法定夺。权衡来,权衡去,最终放弃了我。理由就是,我的课“没有章法”,最让人纠结的是,这权衡就在你的耳边进行,皮不厚一点,还撑得住吗?

阅读是成为好教书匠的必由之路

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阅读是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的必由之路。每每说起我的成长,我总会想起第一次参加全县语文教师教学比赛的场景。那一回虽然也得了个一等奖,但是与我一起参赛的同龄人说起教学,总是一套又一套的,苏霍姆林斯基怎么说,赫尔巴特怎么讲,卢梭怎么看,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于是我痛下决心,开始阅读,读杜威,读洛克,读苏格拉底,读康德,读弗莱雷……我认为,阅读的背后有一扇门,透过这扇门,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只有充分的阅读,才可能理解教学,理解教育。我曾在《阅读,源自“不满”》中写道:“在与同仁的交往中,在课堂上每每悔恨自己读书太少,一个没读多少书的人,怎么有资格来教书呢?于是我开始拼命地读书。”这些年我读的书有几百本,涉及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哲学、哲学等,写下了近三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我习惯于批注式阅读——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边写。我读过的书,大多写满了我即时的批注与反思。我认为批注式阅读的好处在于以读促思、以思促改、以改促写。边写边读,读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筛选,没有判断,没有问题,你就变成了一块海绵,就只有吸收,管不好还要漏掉。读了想了,不付诸行动,最多只可能成为理论的巨人,当你付诸行动了,理论才可能成为你的认知和经验。有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与人分享,还可以帮助自己对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写的过程会促使我回过头来再读,甚至驱使我去读更多的书。

当我们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那些智慧的言辞联系起来,看起来深奥的经典,也就不那么深奥了。慢慢地我们也就有可能变得智慧起来。如果用心啃了一本经典,那么有可能所有的教育经典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教育的元点在那些智慧之人的认识里是相通的,只不过表述不同而已,或者说是立场不同、角度不一。一本书读透了,再联系其他相关的观点和相左的观点思考一下,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我的另一个习惯是,同一时间读好几本书,读的时候将这些不同的书的相关内容有意无意地串联起来思考。有句话说,“工夫在诗外”,说的是为写诗而写诗是写不出好诗的。同理,身为教师只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即生活”,身为教师还是应该尽可能多地涉猎一点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书籍,视野开阔方能应付自如。当然首先是教育经典,其次是教育哲学经典,再就是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宗教类的书籍了。天下的书很多,我们不可能也没有精力把所有的书都读到。所以我选择读经典。有些书我会反复读,有些书我只浏览一下放在那里,什么时候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了,再找出来比对比对。

大量的阅读、长期的践行、适时的反思,使我越来越明白一个匠人不仅要能潜沉,还要善于反思,更要甘于坚守。在这个模式涌动、山头林立的语文世界里,如果不能跳出学科看语文,不能跳出教学看教学,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那就会心气浮躁、迷失方向。

在分享中修炼与提升

我认为,一个好的匠人,是需要自觉修心的。匠心独运,好的匠人是深知“匠”与“心”的关系的,所谓以“匠”修心、以“心”炼技,强调的就是一个“心”:心态、心胸与心境。这背后要的是激情,是坚持,当然还有分享。

多年的阅读与实践告诉我,就语文教学而言,应该把它放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来认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要解决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还要解决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而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问题。要实现“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就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将师生的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入教材,将书读厚。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及时与人分享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收获与乐趣。当我遇到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寻求帮助;当我有所感悟的时候,我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远近的朋友,并谦卑地请他们号脉。我不仅会在我的博客、个人网站、QQ空间,以及我的手机APP终端等自媒体平台介绍我的所行、所读、所思、所感,我更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远近的同道探讨当下的教育与教学。我会及时地将我的实践、思考形成文字,让更多的同仁分享,比如《教学模式是个体化的,更是多元的》、《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课程意识》、《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语文教学》、《模式化的教育:新的压迫与侵犯》……

我深知,个人的见识往往是有局限的,唯有广泛的交流才可以触发我们的“第三选择”。所以,我更多的是从别人那里获得分享,比如他们最近在读什么、思考什么、研究什么。我的许多阅读与思考就是在各路“神仙”的启发下开始的,比如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语文是什么,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哪里,等等。

有一回我执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居然发现这首诗没有韵脚。为什么没韵脚?我查资料,发微信,发微博,向可能知道的人请教。有人告诉我,这是现代诗派的特点之一,是从法国来的。他们更注重的是散文美,更重要的是诗句本身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于是我再去了解现代诗派,并将这个经历记录下来,及时与大家分享。好多老师告诉我,他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这样的情况对我而言是经常发生的。

计算机技术中面向对象的思想给了我这样的启示:程序的设计必须面向对象的需要,对象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乃至遗传因素的差异,其需要是大不一样的。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子、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衡量我们的对象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意识到,拘泥于教案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更不是理想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是不拘一格的。

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情境是瞬息万变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需要我们去妥善处理。正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思考、感悟中慢慢地形成了我自己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语文就是教会人能听明白、看清楚人话,能说、能写人能明白的话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是立人的教育。这门课是要“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我的课堂没有招数,我也反对固化的招数。

但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对语文、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一个匠人,能做的不是要改变别人,而是要磨炼自己的技艺。因此,这些年来,我坚持我的语文教学研究:坚持将阅读、实践、思考、总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研究文字力求做到:找不到理论依据的不写,没有具体教学实践印证的不写,凡自己提出的观点,就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坚守。我主张“遇物则诲,相机而教”,我的教学就力求立足当下、立足生活;我坚持语文教育是立人的,我就努力让自己立起来,不人云亦云,并努力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我认为语文教学是教会人能听明白、看清楚人话,能说、能写人能明白的话的一门课程,我的课堂教学就坚持用学生能够听明白、看清楚的语言来组织。

在当下比较遗憾的是,愿意做徒工的已经很少了,甘于做匠人的更少。我虽经三十多年磨炼,自觉还没有达到教书匠的境界,许多时候,还是沉不下去,依然还会心浮气躁。于是,我至今依然没有练就属于自己的绝活。假如再给我三十年,我想,我是会更虔诚一些的。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桥头堡和先行者,是当今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文化基地。这是一本研究探讨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
  •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热门推荐
  • 日在幻想乡

    日在幻想乡

    八云蓝:如果你再试图攻略我的话,我就要报告主人了。西行寺幽幽子:真是一场愉快的弹幕游戏,下次再一起玩吧。古明地觉:我今天非要宰了你,你这条龌龊的臭虫!博丽灵梦:我请求紫妈支援!!重复一次,我请求紫妈支援!!!古明地恋:…………东风谷早苗:我要怎么才能收集到信仰?我要怎么才能开上高达?露米娅:妖怪吃人是幻想乡规则的一部分,不爽不要玩。蓬莱山辉夜:不要再向我求婚了,我是不会答应的!风见幽香:吃我魔炮啦!!
  • 唐突人生之入冬不冷

    唐突人生之入冬不冷

    这部小说里面的人物还算挺多,有基情,有百合,有真心。
  • 新竹县志初稿

    新竹县志初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知情者

    知情者

    大集团内部的争斗,人事的变动,高层的搅弄风云,站在大环境面前,每个人都是内心强大的参与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说着见不了光的鬼话,打着自己的算盘,权力,让人着魔,让人疯狂。
  • 快穿之男神套路深

    快穿之男神套路深

    苏白被系统强制绑定,苏白:“我死了?”系统:“还没。”苏白:“反正我孤家寡人一个,让我死吧。”系统(?Д?)?#宿主不按套路来系列#:“你想撩美男吗?你想撩完还不用负责吗…”“给我任务。”只是,说好的花样美男呢?说好的撩完跑呢?喂喂,前面的帅哥,别跪了,我不会答应你的求婚的。
  • 抱抱我的三小只

    抱抱我的三小只

    偌大的VIP病房里,五人各自躺在病床上。这里很安静,门外也听不到一点声音。
  • 傲娇女王

    傲娇女王

    都说总裁人人爱,为何他倒追都没人要?自恋狂总裁倒追铁齿铜牙傲娇女王,分分钟叫人泪流满面。爱情遥不可及,总裁还需努力。傲娇女王难惹,总裁勇气可嘉。总裁不可怕,就怕总裁太黏人。叶栩栩就是想不通,自己大好女青年一名,为什么偏偏摔在阮忌廉这块绊脚石上了?自己没做过亏心事啊!他潇洒多金?他帅到没朋友?他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钻石王老五?可跟她有什么关系啊!更让栩栩气愤的是,这个自恋到家的家伙竟然能扛下自己的唇枪舌剑攻击!她心很累有没有!她一逃再逃,他一追再追,被总裁骚扰的日子就这么啼笑皆非地开始了……
  • 移魂娘子囧新郎

    移魂娘子囧新郎

    “他”绝色人寰,却沦为戏子,披上血色嫁衣,一晚背负百余条人命,魂飞魄散之前,与孟婆订下赌约,借尸还魂,阴错阳差,鸣锣开场一出出精彩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