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歌所采用的“书信体”形式,在挽歌的写作中也很少见。它是两位诗人对话的继续,但又进入到新的领域。死亡不仅打开了泪水的源泉,也最终使这两个伟大灵魂相互进入和相互拥有。有读者读到这首挽歌后来信说自己“被带入那样深的感情和灵魂的对话中,不能抽身——茨维塔耶娃对里尔克的每一句问候都让我忍不住流泪……”是的,除了“里尔克的玛丽娜”,谁能达成如此动人的灵魂对话的深切性和亲密性呢:“告诉我,你朝向那里的行旅/怎么样?是不是头有点晕但是并没有/被撕裂?……”“在那样的生命里写作如何?/没有书桌为你的胳膊肘,没有前额/为你的手掌?”
这是一部深婉周转而又大气磅薄、浑然一体的作品。要全面深入地谈论它,需要像布罗茨基那样写出一篇长文,甚至需要一句一句地读。当然,人们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它:从对时间和死亡的征服维度(“你诞生于明天!”),从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存在本体论的维度,从不同世界的转换和那惊人的双重视野的角度,从高难度的技艺和崭新的语言创造角度,等等。布罗茨基在其解读中还别具慧眼地指出挽歌作者到后来是以孩子般的眼光来提问:天堂是不是一个带两翼的剧院?上帝是不是一棵生长的猴面包树?等等,指出这不仅创造了独特、新颖而亲切的宇宙性意象,也指向了一个永恒的童年。是的,这本身就是对死亡的克服。
这些,有心的读者会感受到的。我愿在这里引用一下诗人卢文悦的来信:“我只能用颤栗来定义自己的感受——这首诗已经把两个人置于同一个伟大的境界。对于逝者是新年问候,对于读者是问候的伟大。她的‘新年’越过了时间和空间,她的问候越过了国度和生命。她把我们带进生和死的‘阴影’和‘回声’中,感受生命‘侧面’的突然闯入。有谁能这样宣叙和咏叹,他们是合一的: 茨维塔耶娃的里尔克,里尔克的茨维塔耶娃——‘血的’神性纽带!这血的纽带成为‘冥冥中的授权’。她的纯粹让死亡温暖。她是站在一个世纪的高度问候。在这里,技巧的翅膀合住,诗飞翔。我被这样的错觉错愕:诗人的光芒在译者身上的强烈,一如译者。”
感谢这样的朋友和读者!他读到的是完成的译文,可能还不太了解一个译者所经受的具体磨难。这首挽歌长达二百多行,句式复杂,多种层次扭结在一起,而又充满了互文回响。说实话,这是我遇上的最艰巨、最具难度的作品之一(甚至比我过去翻译的策兰更具有挑战性)。其实该诗我以前已依据卡明斯基和瓦伦汀的译本译过,但他们只节译了少许几节,纵然清新动人,但却有点“偷巧”,远远未能展现其全貌、巨大的难度和分量。读到布罗茨基的长文后,我意识到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作品,因此我抛开了已译出的那几节译文(它收入在作家出版社《带着来自塔露萨的书:王家新译诗集》中),依据科斯曼的全译本,也参照了布罗茨基的部分英译及解读,重新译出了全诗。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说备受折磨,但又充满感激,因为伟大作品对我们的提升:“像我渴望的夜:/那取代脑半球的——繁星闪闪的一个!”
至于具体的翻译,费恩斯坦这样谈道:“在不冒着使读者困惑的危险情况下,不可能全部保留她那令人吃惊的词语搭配的变形手法。……有时,为了一首诗能够以自然的英语句法顺利推进,一些连接词不得不引入,在这个过程中,与我意愿相违的是,我察觉到她的一些奇兀之处被削平了……”
而我的原则是,尽可能保留其奇兀之处,保留其语言的难度和强度,因为正是它使茨维塔耶娃成为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在谈论茨维塔耶娃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需要记住,是她的句法多么罕见。”)。我要通过翻译让中国读者领会到的,不仅是那种灵魂对话的深切性和亲密性,还有诗人在语言上的特质及其惊人的创造力,让他们看到——在打开的“新年”里,是巨匠般的语言功力,是词语中涌现的新的水流:“向着那可以看到的最远的海岬——/新眼睛好,莱纳!新耳朵好,莱纳!”这是多么新颖、动人!还有“新的伸出的手掌好!”这出人意外的一句,这“新的伸出的手掌”是“莱纳”的,但也来自于语言本身,正是它在拉着一个飞升的心灵向上攀登……
而《新年问候》之后的《空气之诗》,不仅展示了一次我们意料不到的精神冲刺,也在一个耀眼的“水晶刻度”上再一次刷新了诗歌的语言。可以说,它是茨维塔耶娃“黄金般无与伦比的天赋”(帕斯捷尔纳克语)最惊人的一次体现。
1927年5月20-21日,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驾着“圣路易斯精神号”从纽约起飞,飞越大西洋,最后在巴黎降落。茨维塔耶娃受此激发,写下了这首长达四百行的长诗。从多方面看,它与诗人在这之前的《房间的尝试》《新年问候》都有着联系,但又焕然一新,与诗人一生相伴随的“客人”再次在这首诗的舱门口出现,但已变得不可辨认、要让人屏住声息了:“这安静的客人(像松树/在门口——询问寡妇)”。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也许正因为如此奇异,布罗茨基称这首诗为“象形文字式的”:“像它描述的第一层空气那样稠密、不透明……”
它的主题并不难看出。诗人似在继续着她在《新年问候》里打开的一个维度:时间与空间、大地与天空、存在与虚无、永恒与上帝。人们也容易把它和《新年问候》联系起来解读,诗人阿纳托利·耐曼就称它为“主人公灵魂死后的行旅”。还有人对照但丁的《神曲》,称它的“七层空气”结构是一种“但丁式的导游,一层接一层,通向最高天”。但是悖论的是,尘世中的、时间中的一切又不时闯入诗中,构成了长诗中的一些难忘的场景和隐喻:“时间的围困,/那就是!莫斯科的斑疹伤寒/已完成……”而******时代的“一辆蒸汽火车”也被适时引来:“停下,为了装载面粉……”
耐人寻味的,还有全诗最后部分的一句:“地面是为了/高悬的一切”,反过来说不也正是这样?这不仅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相互关系,重要的是,它保证了这首诗的真实性,使一场虚幻的太空之旅成为精神本身的必然体验。“(空气的)细薄性渗透了指尖……”“母亲!你看它在来临:/空气的武士依然活着。”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诗句更真实?它的每一行都在保证着全诗的真实性。总之,无论它是什么,都不是一次可有可无的飞行试验,而是为了空气和呼吸,为了冲破“时间的围困”,为了“进入的必然性”,为了获得一种听力(“舱门由上而下,/耳朵是不是也如此?”),为了一种生命的实现(“头脑从肩膀上完成了/独立”),为了:“最终/我们就是你的,赫尔墨斯!/一种生翅心灵的/充分的准确的感知。”
同样,敏感的读者会体会到这些的,一位年轻诗人很快发来了她的读后感:“像《新年问候》一样,她发现了一片空气的新大陆,尽管也许与死亡相连。她飞翔的难度和高度让每一句诗都值得一读再读。啊我看了很多遍!稀薄的空气,稠密的感受,像但丁式的导游……很奇特也很难的诗,不断提示着一种呼吸和声音的感受,是空气的声音,也是诗人或诗从内部发出的声音……让人震动。”
“没有两条路,/只有一条——笔直!”《空气之诗》无疑体现了茨维塔耶娃一贯的精神冲动,而又更为决然。的确,这样一位诗人精神构成是“垂直线的”。她的飞行并非像一般飞行那样沿着“地平线”(沿着地表),而是沿着“垂直线”一直向上、向上(“尖顶滴下教堂!”),直到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的大气层。对此,有的研究者也看得很清楚:“生活的地平线与精神的垂直线,日常生活与生存意识”,这就是茨维塔耶娃的“哲学范畴”。令人惊异的是这首诗写得如此冷静、超然:“别为领航员怜惜。/现在是飞行。”如果说在它的“最高天”是由窒息导致的死亡,那也正好应和了诗人《约会》一诗的最后一句:“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礼。”
也可以说,在这首诗中仍贯穿着茨维塔耶娃作为一个诗人的命运。诗人当然爱大地、爱生命(“泥土的春天返回/稳稳的,犹如/女人的乳房……”),但她同时更要求她的诗“服务于更高的力量”,为此她甚至不惜一切。这就是这首诗为什么依然会产生一种真实感人的情感力量。
让人惊叹的,当然还有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所体现的非凡的艺术勇气,她一意孤行,完全抛开了读者(“没有人会喜欢它!”一次她对朋友说),而她这样做,正如她赞扬的帕斯捷尔纳克,不仅带来了新形式“也带来了新的实质,由此必然导致出一种新形式”。她以决绝的勇气摆脱“地球引力”,正是为了刷新她的语言和诗歌感受,为了让“鸽子胸脯的雷声/从这里开始……”
阿赫玛托娃也看到了这一点,虽然她有所保留:“玛丽娜撤回到一种超理性的语言。看看她的《空气之诗》就知道。”(60年代的日记)
怎样来评价?我只能说,天才之诗!而且这和早期未来派先锋派诗人们的语言实验也不是一回事,因为她在刷新语言的同时刷新了我们的感知(“灰发,像透过祖先的/渔网,或祖母的银发/看见的——稀少……”),因为她这样做至今仍有着它的艺术意义。与其说她“撤回到一种超理性的语言”,不如说她是为了把俄尔浦斯、赫尔墨斯的歌声和琴声的神奇力量重新带回到语言中,那才是她追求的一瞬:“血的器皿跳动。没有敲门声/而地板飘浮,/舱门跳落入我的手中!”
这就是为什么诗人自己会特别看重这首诗。她也完全知道它会给俄国语言和诗带来什么。1939年回国后,在见阿赫玛托娃时,她曾特意复印了一份这首诗。1941年8月29日,即她自杀前的两天,她在朋友家朗诵的两首诗之一即是这首诗。只不过长久以来,可能并没有多少人能充分意识到这首诗的伟大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感谢布罗茨基对茨维塔耶娃所做的历史评价和辩护。虽然布罗茨基一直被视为“阿赫玛托娃圈子里的诗人”,但他不仅坦诚地讲述了茨维塔耶娃的诗对他作为一个诗人的重要影响(比如他说当他第一次读到茨维塔耶娃的《山之诗》时,“觉得喀嚓一声,万物顿然不一样了。”)并怀着崇敬的心情,以一篇在英文中长达74页的长文《对一首诗的注脚》,对《新年问候》进行了深入具体、充满洞见的阐述和解读。他不仅高度评价了茨维塔耶娃一生的创作,也以世界性的眼光指出茨维塔耶娃后期的创作其实已远远超越了俄国抒情诗的传统。的确,在他看来,茨维塔耶娃不仅在俄罗斯,在整个世界,都应属一位“首席(premier)诗人”。
因此,我的翻译也只能是“作为一种敬礼”。我多次说过,我并非一个职业翻译家,我的翻译首先出自爱,出自一种生命的辨认。如果说有时我在透彻理解的前提下冒胆在汉语中“替她写诗”,也是为了表达我的忠实和爱。我不敢说我就得到了“冥冥中的授权”,但我仍这样做了,因为这是一种爱的燃烧。就在我翻译的初期,我曾写下一首《献给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一张书桌》,但现在,在译出《新年问候》《空气之诗》这样的伟大诗篇之后,我知道它的分量已远远不够了。我们只能用诗人自己献给里尔克的诗句来献给她自己:
这片大地,现在已是一颗朝向你的
星……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