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宁夏很早就得了一个很美、很雅、让人骄傲的称呼:塞上江南。而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就是指今贺兰山下、黄河两岸平坦而富饶的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大军北伐匈奴,取河套地,在此屯田戍边。汉武帝也曾迁移中原数十万贫民、田卒到宁夏戍边屯垦。两汉盛世,宁夏出现了“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繁荣景象。那么,宁夏是在什么时候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唐代诗人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塞北江南”就是“塞上江南”,古代“北”可改作“上”。“旧有名”,说明在唐代以前就有人用“塞北(上)江南”称誉宁夏了。最早把宁夏(宁夏平原)比做“塞上江南”是从南北朝的北周开始的。但当时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尽一致。据宋代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载“:(灵州)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据史载:南北朝时,北朝周武帝宣政二年、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陈朝大将吴明彻率军10万北伐,攻打北周的吕梁(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为北周所破,吴明彻以下3万余众及大量辎重器械为周所俘获。周武帝封吴明彻为怀德公,位列大将军。后吴明彻因忧愤而死于长安,北周便将吴明彻余部迁往灵州。因陈朝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位于长江之左岸(即江东),为经济、文化发达之区,故曰,迁到灵州的江东人尚礼好学,逐渐改变了当地羌戎习俗,人人都变得文质彬彬讲礼仪了,因而这里被称为“塞北江南”。成书于宋太宗时的《太平御览》也有类似的记载:北周破陈后“,迁其人于灵州,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这是“塞上江南”的最早含义。主要是指来自江南的人文之风、人文之气对塞北宁夏的影响。今人胡守仁①有一首《塞上江南》诗是这样写的:“北周迁国到灵州,种稻养蚕生计优。塞上江南得名始,黄河富庶此中游。”诗中所说的“北周迁国到灵州”就是指这一段历史。
后来,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在灵州怀远镇(今银川市)下又载:“(怀远镇)有水田、果园……置堰分河水溉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也。”意思是说,怀远镇地处塞北,这里的人修筑拦河堰分黄河水灌溉农田,有水田、有果园……号称塞北江南就是这个地方。我们现在说宁夏为塞上江南,基本上是取《武经总要》的这个解释。古人诗云“: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百井稠”“,远近人家四路连,风光谁信是穷边”。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应该说,借助南民北迁这种媒介,将南方尊儒尚文、风骚博雅之风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植入宁夏,与宁夏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宁夏塞上江南的内涵。
隋朝(581年~618年)统一全国,地方行政建置设郡、县两级。在今宁夏有两郡:一是平凉郡(治平高县,在今固原市,辖境包括今甘肃平凉、宁夏同心以南及固原地区),所属仅平高县、百泉县(今固原市东南,在宁夏境内);另一是灵武郡(治回乐县,在今灵武市西南),统回乐县、宏静县(治在今永宁县南)、怀远县(治在今银川市东)、灵武县(治在今陶乐县西南)、鸣沙县(治在今中宁县鸣沙镇)和丰安县(治在今中宁县鸣沙镇东北),皆在今宁夏境内。今盐池县属盐川郡,治五原县,即今陕西定边。
唐朝(618年~970年)实行道、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建置,今宁夏全境属关内道,初设原州和灵州。原州(治高平县)在宁夏有4县:平高县(今原州区)、百泉县(今固原市东南)、义丰县(今彭阳县)和萧关县(约在今海原县李旺堡北);今宁夏泾源、海原部分地区属会州(治在今甘肃靖远县)。灵州(治回乐县)在此设朔方节度使和灵州都督府,统回乐县(今灵武市西南)、灵武县(约在今永宁县南部)、保静县(今永宁县南)、怀远县(今银川市东)、鸣沙县(治在今中宁县鸣沙镇)和温池县(治在今盐池县惠安堡),均在宁夏境内;今盐池县大部分地区分属盐州五原县(州、县治均在今陕西定边县)、白池县(今盐池县北)。后来又置安乐州(又更为威州,治在今同心县韦州,一说治在今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雄州(约在今中宁县石空堡附近)及警州(约在今平罗县姚伏附近)。
隋和唐初,东突厥和薛延陀部先后控制宁夏北端。贞观以后,宁夏南北再次成为大量容纳包括突厥在内的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地区。唐太宗在少数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尊为“天可汗”。“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唐王朝与吐蕃激烈争夺原州,宁夏南部陷入吐蕃之手达80余年。
朱温灭唐后建立了梁朝,史称后梁,从此中国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原地区继后梁之后出现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与后梁合称五代。五代从公元907年至960年。中原以外的地方,先后出现了10个小国,合称“五代十国”。宁夏南部原州大部分、灵州一部分为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占据,建置不详。灵州大部地区五代各朝仍置灵州,后唐又置灵州都督府。其他地方属五代各朝灵、盐、警、雄等州、县,设置不详。
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仍繁,经济受到破坏,人民生活艰苦。而河陇地区(包括宁夏)则相对安定,农业经济有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