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羌族人民举行第三次大起义,战火波及三辅及凉州、并州等地。朝廷起用皇甫规、张奂、段熲等人领兵镇压。皇甫规和张奂主要采用以招抚为主、镇压为辅的办法,平息羌人起义。而段熲则认为羌人“狼子野心,难以恩纳,势穷虽服,兵去复劫。唯当长矛挟胁,白刃加颈耳”。他主张残酷镇压,绝不心慈手软。
段熲(?~179年),东汉武威姑臧人,字纪明。桓帝时,任中郎将,以镇压琅琊国(今山东临沂北)人东郭窦、公孙举起义封列侯。延熹二年十二月任护羌校尉,镇压烧当诸羌。在段熲的残酷屠杀下,西羌各部义军相继失败,三辅、安定、北地等郡义军被段熲血洗。段熲也因功封都乡侯,食邑五百户。灵帝建宁元年(168年)春,段熲又请求朝廷发骑兵5000、步兵1万、车3000辆,讨伐东羌(指散居内地之羌),灵帝允准。于是段熲率兵万余人,带15天口粮,从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进军,直至高平,与先零羌大战于逢义山。
逢义山就是今固原的须弥山。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载“:段熲为护羌校尉,于安定高平苦水(今清水河)讨先零,斩首八千级于是水之上。”就是指这次逢义山之战。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须弥山》条解释:后汉建宁初,段熲讨先零叛羌,战于逢义山,或以为须弥山。由此可见须弥山古称逢义山,须弥山之称大概是须弥山石窟开凿以后的事了。当时退守逢义山的先零诸羌人数估计有数万之多,兵势甚盛。段熲令汉军手持长镞利刀,张劲弓,又列骑于两翼,摆好攻击的阵势。然后鼓动将士说“:现在离家数千里,进则事可以成功,退则必死,大家努力向前,争取功名。”说完后,他首先纵马大呼冲入羌人军阵。战斗异常惨烈。面对训练有素的官军,先零诸羌渐渐不支,最后大败,有8000羌民被斩杀,28万头马牛羊被汉军掠去。逢义山之役,汉军大胜,段熲以破羌之功,被朝廷封为破羌将军,并调拨金钱、彩物以充军费。
逢义山之战后,段熲又率轻骑追击溃逃的先零羌。汉军马不停蹄,日夜兼行,在奢延泽(今陕西定边东北)等地大败羌军,随后又与羌军大战于灵武谷(今贺兰县暖泉附近的贺兰山口),杀死羌人无数。在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再破先零羌后,他向皇帝保证“:绝其根本,不使能殖。”意思是说,要将羌人赶尽杀光,使其绝种。建宁二年(169年),段熲派部将夏育、田宴领兵5000人,破羌族义军于瓦亭山(今固原南),再追杀其余部于射虎谷(今甘肃天水西)。至此,羌人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了。
史载,东汉王朝为镇压羌人第三次起义“,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骆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段熲因功封新丰县侯,食邑万户。此后,段熲入朝,任侍中、执金吾、河南尹、司隶校尉等官。建宁四年(171年),升为太尉,位列三公。段熲在边10余年,屡破羌众。实事求是地讲,他英勇善战,并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故能百战百胜,多有战功。但他残暴成性,杀人如麻。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说他是“有一个完全兽性称号的大名将”“,羌人受了大祸,段熲等人发了又大又快的财”。段熲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富贵,曲意逢迎宦官,甘为中常侍王甫的党羽,为人所不齿。光和二年(179年),因人劾奏,王甫被诛,段熲以党羽下狱,后饮鸩(zhèn,毒酒)自杀。
顺便交代一下“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的情况:张奂屡立大功,曾任安定属国都尉、中郎将、武威太守、大司农等官。张奂对羌族降众一律不杀,并予以安置。羌族酋长感其恩德,特送良马20匹、金耳环8枚给他,他召集僚属说“:即使马多如羊,不入我厩;即使金多如粟,不入我怀。”当众将礼物退还。张奂为人正直,不事权贵,故仕途并不得意。他晚年被宦官诬陷还乡,闭门教书,不问政事,却也免于受害,得以善终,享年78岁。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宁夏南部固原地区属魏国雍州安定郡,仍辖高平、乌氏、朝那等县;北部地区则因东汉羌族之乱,郡县或迁或废,成为羌、匈奴、鲜卑等族游牧之地。东晋十六国时期,宁夏地区先后属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夏(匈奴)五国所辖。前赵(公元318年~329年)在今固原地区设朔州,州治高平,其他地区主要为匈奴铁弗部游牧之地。后赵(公元319年~350年)灭前赵,辖今宁夏全境。前后秦(公元350年~394年,公元389~417年)时,今固原地区属雍州陇东郡,其他地区为匈奴铁弗部游牧之地。匈奴铁弗部所建的夏国(公元407年~431年),在今宁夏的行政设置有3城:高平城(今固原市)、薄骨律城(今灵武市西北)、饮汗城(今银川市东,又名丽子园)。南北朝时期,宁夏先后属于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公元 424年~532年)在今宁夏的行政设置有高平镇(治在今固原市)、薄骨律镇(治在今灵武市西北,后移至西南)。西魏(公元535年~557年)在今宁夏的行政设置有原州(治高平郡,郡治在今固原市)、灵州(治普乐郡,郡治在今灵武西南薄骨律镇故址)。北周(公元557年~581年)在今宁夏的行政设置有原州(治平高郡,郡治在今固原市)、会州(治今中宁县鸣沙镇)、灵州(治在灵武郡)。灵州辖灵武郡(治回乐县,在今灵武市西南)、怀远郡(治怀远县,在今银川市东)、历城郡(治建安县,在今陶乐县西南)。
魏晋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大批鲜卑人东来,迁居固原地区。朝那县出了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皇甫谧。西魏、北周时期,原州人才脱颖而出,封爵拜将,群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