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光旭,江苏无锡人,字晴沙。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晋员外郎。曾任浙江道监察使,后赴山东解决饥民生计问题,以政绩突出而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以后擢升为工科给事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宁夏府知府,三十四年调任甘肃平凉府知府。当时平凉府辖有今宁夏南部山区各县。顾光旭在两地任职期间,兴办教育,赈济灾民,甚有政绩。他是乾隆朝著名的循吏,也是一位有一定影响的诗人。顾光旭在宁夏任知府期间,“莅政宽简,纪纲自肃,加意文教”。
当时宁夏府城有一座书院叫银川书院,它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光华门街西捐买一所民房创建的。由于书院是由民房改建的,加之年久失修,显得十分陈旧简陋,低矮狭窄,又潮又湿,已不适宜作讲习之所了。顾光旭到任不久,便视察了书院,并决定筹资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改造。顾光旭扩修银川书院还有另外一个情结:他的老家江苏无锡,是明代著名的东林书院所在地。明万历年间,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评议朝政,所以被称作“东林党”。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东林诸人与之对抗。于是党祸大兴,魏党大肆逮捕和杀害东林党人,并诏毁各地书院,东林书院于天启五年被毁。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魏忠贤失势自杀,党禁始解。降之清代,东林书院于康熙年间重修。据说顾光旭曾在此学习或讲过学。在银川书院扩建竣工后,顾光旭曾有诗云:“为对银川思锡麓,欲从西夏续东林。”意思是说,面对银川书院他想到了无锡县锡山的东林书院,想在宁夏续写东林党匡时济世的业绩。看来抱负不小。
银川书院于乾隆三十三年七月下旬兴工,落成于十月初吉。扩建后的书院,其规模和气势决非旧书院可比,四周砌以3米多高的围墙。书院内的主体建筑有书堂两座,一曰“大雅堂”,一曰“岩绿书堂”;还有“探源星宿楼”一座,用来存藏图书,亦可登高远眺山河风光。其他配套建筑有学舍、斋房等,总计有房屋百余间。各院区、各堂间都有走廊相连接。书院落成后,引来无数文人贤士吟诗赞颂。宁夏贡生柳菼(tǎn)在诗中吟道:“银川讲学庐,自昔贤守创。我公勤改作,规制益宏壮。层檐各飞翥(zh ù,向上飞),天宇别照旷。列屋焕青灯,中堂罗绛帐。多士尽儒冠,环阶交揖让。欢言获追倍,怀古动惆怅。”贡生王三杰亦赋诗赞云:“层楼高出与云平,四望烟霞入画城。月满琳琅宵户静,风飘缃帙(zh ì,包书的套子)昼帘清。笔峰西峙千岩翠,学海东流一带阴。八咏芳名留自昔,登临犹见古人情。”从以上诗句中,可以看出当年银川书院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书院建成后,顾光旭划拨原新渠、宝丰两县废地108顷为学田,岁入粮银,充作书院经费,为书院能够长久维持、不致中落创造了条件。顾光旭也经常前往书院为诸生讲习,劝勉大家珍惜学习时间。顾光旭“去任之日,士民工商,多勒碑以纪遗爱”。
顾光旭任平凉府知府时,甘肃和今宁夏南部山区大旱,特别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旱情更为严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饿死人和卖儿鬻女已是常事,许多人家将孩子装在木笼中,用驴驮上去卖,情景十分凄惨。顾光旭曾写诗描写西北百姓贫困饥寒的情况,如“轮蹄鸟道羊肠路,沟壑鸠形鹄面人(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产破妻孥贱,肠枯草木甘”等都是当时流传甚广的诗句。顾光旭请求开仓赈济,但甘肃布政使蔡鸿业却睁着眼睛说瞎话,胡说甘肃百姓遭旱灾闹饥荒是“有名无实”,不准赈济。为了救荒,顾光旭冒着丢官的危险,自己作主清查灾户,按户分发银子和粮食进行救济。恰在这时,蔡鸿业因丁艰(旧称遭父母之丧)去任,新任布政使胡季堂支持顾光旭赈济灾民。顾光旭在平凉等地开设粥厂,每天两次为饥民分粥,使很多百姓存活了下来。当时泾源(今属宁夏)等地饥民竞相赶到平凉分粥而食。
陕甘总督明山巡边到隆德(今属宁夏),言谈中说他在路上看见有饿死的人,顾光旭向明山请罪。明山说:“百姓饿死在路上,与太守何干?”顾光旭说:“太守担任地方重责,怎能推卸责任呢?再说,总督看见一个,知府就会看见十个,知县就会看见百个,那么乡长、保正就会看到上千人。”他还向总督讲了一件事:一天,他在路上看见群鸦在树枝间飞鸣,枝上挂着一缕一缕的东西,仔细一看,那是死人的肠子。追寻踪迹,发现在一个山沟中,堆积着没有烂尽的尸骨,绵延不绝。在讲完这件事后,他自责地说:“饿死了这么多人,我怎么没有罪责呢?”明山问道:“灾情这么严重,你看怎么救济呢?”顾光旭说:“现在平凉、隆德、固原、静宁各有两个粥厂,每个粥场多至四五万饥民。问题是现在天气渐渐热了,容易发生疫病。再说,春耕也快到了,如果春天不播种,秋天收什么?”他建议给每个饥民发两个月的口粮,让他们回去,及时把田种上。原来顾光旭早已将饥民的住址、大小人口数都造了详细的花名册。明山认为顾光旭的建议很有道理,而且工作也做得很细,便决定发给饥民口粮,将他们陆续遣送回原村准备春耕。由于顾光旭既分发粮食救济了灾民,又让他们抓紧春耕,不误农时,这年秋天,庄稼丰收,百姓终于得以生存。
顾光旭的善政可谓极矣。太史公曰“: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这就是“循吏”。依此论者,窃以为将顾光旭称为“循吏”,似乎有点亏待他,因为他不但是位奉职守法的官吏,而且还是位很有成绩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