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清初长期激烈的内战,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渐趋稳固,西北地区的军政建置也日益健全。清初,宁夏沿袭明代卫所制度,宁夏卫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设巡抚。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清政府批准川陕总督年羹尧的奏议,裁去宁夏卫,改置宁夏府,结束了宁夏始于明初而延续了350年的特殊的军事卫所建置,从此全部改建为府州县等建置。
宁夏于顺治二年(1645年)始设巡抚。康熙四年(1665年)迁巡抚衙署于兰州,改隶于甘肃,遂裁撤宁夏巡抚。据《清史稿·疆臣年表》所载,其间在宁夏任巡抚的有:焦安民,满洲人,顺治二年四月任,三年三月被宁夏反清兵士杀死;胡全才,山西文水人,顺治三年十月任;李鉴,四川人,顺治五年二月任;孙茂兰,满洲人,顺治九年二月任;黄图安,奉天(今沈阳)人,顺治十一年二月任;刘秉政,奉天人,顺治十五年五月任。在这6位巡抚中,黄图安和刘秉政多有惠政,受到宁夏绅民的赞誉。本文主要讲讲黄图安抚绥宁夏的一些事情。
黄图安,字四惟,曾任甘肃巡抚。他来宁夏任职时,当时的宁夏是个什么样子呢?用8个字概括,就是“田土荒残,兵民困弊”。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塞上江南”一片萧条,田园荒芜,渠道淤塞,军屯衰败,兵民逃亡。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为了发展宁夏的经济,黄图安首先改革明代后期军屯制度下的种种弊端,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在《条议宁夏积弊疏》中提出整顿兵饷、渠工、驿递、军训等八项改革措施。特别是他提出废除“无兵之用,有兵之费”的军屯和“化兵为民”“变兵为民”的意见,对恢复发展宁夏农业经济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算了一笔细账:宁夏镇屯田,有本地屯田兵1000名,每年领饷银6000两,吃仓粮6000石,还要耗费官银购买车辆、耕牛等。但是每年所收获的粮食是多少呢?顺治十年6000石,十一年9600余石,不但收获屯粮不多,而且大多是糜谷等粗粮,难以充抵饷粮,所获不够所吃。他还说,这种得不偿失的军屯,还常常导致屯兵与当地农户发生冲突,引发诉讼案件。因此,他建议朝廷将部分军队,特别是屯田兵转变为交纳田赋的自耕农,仅此一项,宁夏每年可节省开支1.2万两白银。顺治十三年(1656年),黄图安奏准裁减边军老弱,变兵为民。据史载,清初宁夏北部的驻军数由明末的3万名下降到1万名。被裁减的边兵分到了土地,又开垦了许多荒地。从此,延续了1000多年的屯田制度解体。此外,当时还有500名宁夏籍的士兵被调到1500里外的陕西凤翔府屯田。这些远在他乡的屯田兵因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子、儿女、祖坟和亲友,便常常发生逃回宁夏的事件。每年凤翔府捉拿逃兵,宁夏镇押送逃兵,常年搅得官府烦劳不堪。而那500名屯田兵就像是被放逐的罪犯一样,也大受其害。黄图安奏准,将这500名屯兵全部召回宁夏,使其安居乐业,发展生产。
顺治十五年(1658年),黄图安又主持疏浚唐徕渠和汉延渠,使之充分发挥灌溉作用。按旧例,为了保证宁夏平原各干渠畅通无阻,不误灌溉,每年清明都要兴工对渠道进行清淤疏浚,一直到立夏工竣,历时1个月,谓之“春工”。黄图安对这项工程也非常重视。他曾写了一首诗,劝勉人们“疏浚春工莫惮勤”:
朔塞井疆自古闻,渠成时雨锸成云。
源开宿星天边至,浪泛桃花陇亩分。
千里荒边饶灌溉,万家渴壤尽氤氲。
分来河润成肥沃,疏浚春工莫惮勤。
经过他的努力,宁夏各干渠又恢复了昔日的风貌,原先地广人稀的宁夏平原得到了新的发展,真是“人烟漠漠联村落,畎(quǎn)亩鳞鳞傍水塍(ch énɡ)。塞北江南名旧得,嘉鱼早稻利同登”。史载,黄图安曾在明“宁夏八景”基础上改定“宁夏八景”时,特地列了一景:长渠流润。这里的“长渠”不确指某一渠,而是泛指宁夏引黄灌区各渠。由此可看出黄图安对宁夏河渠的情怀了。
黄图安主持疏浚唐徕渠和汉延渠后不久调离宁夏。人虽走了,但宁夏人民是不会忘其惠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