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军和张玉芳的事情。没有彻底订下来。也没有公开。两个人默默地恋着对方。两个人感情上饱受煎熬。从七五年三月份。杨文军。到生产队干农活。第一次看到张玉芳。产生了好感,给母亲说了这个事情后。母亲悄悄找人,她自己也亲自到张玉芳家,说这个事情。张玉芳。家人非常高兴。但是。有一个条件,等一段时间才公开。一直到现在。已经两年的时间了。没有具体公开落实下来。张玉芳的家人,感到有些失望。张玉芳也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又过了两个月。杨文军发觉张玉芳。慢慢在蔬远自己。很多的时间。没有来做农活。即使来做农活。也隔得远远的。没有了原来那样的热情。杨文军。也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
一天下午。杨文军想。今天下午。做农活收工的时候,找她好好谈一谈。自己干脆把和张玉芳的事情,公开定下来。杨文军到了做农活的地里,社员们开始做农活了,张玉芳还是没有来。一直到收工了,都没有看到她。杨文军。扛着锄头回到家里。放下锄头后来到屋里。点上煤油灯,坐在桌子前。一会。大嫂来到杨文军屋里。她看到杨文军,坐在桌子前。
大嫂问:“老么。你在想什么呢?”
杨文军看到大嫂来了。站起身来。
杨文军笑着说:“没有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嘛?”
大嫂也笑着说:“我到晓得你。想小张了?”
杨文军又说:“想她也没有什么用。”
大嫂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用白纸包着东西。拿到杨文军面前,晃了一下后,又放在煤油灯下面。
她又笑着说:“你看这是什么东西?”
杨文军,打开白纸一看。是一双非常漂亮的鞋垫。杨文军马上回想起,那一次。在保管室开社员大会的时候,好像是张玉芳,扎的那样的鞋垫。杨文军。又拿起来看了又看。一只鞋垫上,用各种五颜六色的线,扎成的两朵花。前面一朵大一些,后面一朵小一些。两朵花中间,一个鞋垫上扎着赠送,另一个鞋垫上,扎着留恋几字。杨文军。把鞋垫拿到煤油灯下,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认出来了。就是开社员大会那一天,看到的张玉芳扎的那一双鞋垫。
杨文军急忙问大嫂:“小张今天下午。没有来做农活,她在什么地方?”
大嫂笑着说:“他在家里,她的母亲不太舒服,在家里照顾母亲。”
杨文军又问:“大嫂。你是怎么拿到鞋垫的?”
大嫂说:“下午。我出去做农活的时候。他们院子的一位姑娘给我说,叫我收了工的时候,到小张那里去一趟。收了工我就去了。”
杨文军又急忙问:“小张怎么样,她说什么没有?”
大嫂说:“她做了一双鞋垫。就是那一次,生产队开会的时候,你看到的那一双,做好一段时间了,没有机会拿给你。又怕别人知道了,所以。叫我带给你。”
杨文军又问:“小张说什么没有?”
大嫂说:“小张说。叫你好好保管这一双鞋垫。他也知道。你喜欢这一双鞋垫。做一个纪念吧!其它的。没有说什么了。”
杨文军又问:“小张真的没有说什么了。”
大嫂又说:“小张真的没有说什么,我骗你干什么嘛!”
说完话。大嫂出去了。杨文军又拿过鞋垫,在煤油灯下,翻来覆去地看。好漂亮的一双鞋垫。杨文军心里想。这一双鞋垫。代表了她纯洁的心,送给自己心爱的人,是得好好收藏起来。杨文军。把鞋垫又用两张信签纸包起来,放进抽屉里。
这一段时间。父亲。这几天身体不好。杨文军。没有去生产队做农民活。给父亲开了药方。到街上卫生院拿了药品回来。倒开水给父亲吃药,给父亲吃了后,又陪着父亲一起说话,给他单独弄饮食,还做一些其它的事情。经过几天的调养,父亲的身体好了一些。
三天后。尖山赶集了。父亲身体没有完全恢复,今天。没有去赶集。杨文军又开始,到自由市场去收购鸡蛋。今天。赶集的人很多。卖鸡蛋的人也比较多,杨文军。收购鸡蛋还比较快。一上午的时间。就收购了一百六十个鸡蛋。中午回到家。也给父亲买了一些糕点,又拿了药。父亲的病。是因为。王治国那里的事情,没有落实好。父亲每天焦虑成疾导致的。杨文军。非常理解父亲的心情。反而劝导他。不要为我的事情着急。没有工作也没有关系。就在农村一边做鸡蛋生意,一边做农活。也有零花钱。比其它的农村人好得多。
下午。杨文军又出去做农活。一下午的时间。没有看到张玉芳。第二天下午。做农生活。还是没有看到张玉芳。杨文军有一些着急了。收工的时候。杨文军。专门走到前次,借尺子的年轻女社员跟前。
杨文军轻轻地问她:“张玉芳这几天,怎么没有来做农活?”
她笑着说:“张小妹。前两天到合州去了。”
杨文军又问:“你知道。她什么时间回来吗?”
她又说:“这个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又笑着说:“她有男朋友了。可能是男朋友陪她,在合州城市里面玩嘛!”
杨文军急忙又问:“是真的。?”
她又说:“杨先生。我还骗你。人家男朋友是合州城边的人。才交男朋友没有几天。前天上午。男朋友来接她到合州去了。”
杨文军听了这话。如晴天霹雳。气得说不出话来。扛着锄头急忙回到家里。到了屋里后。点上煤灯。坐在桌子前面。从抽屉里面拿出鞋垫,放在煤油灯下,呆呆地看着鞋垫上面,赠送和留恋几个字。杨文军突然醒悟了。这不是小张,把这一双鞋垫赠送给我,让我做一个留恋吗。这意味着她要离开我。要我亲自去,找她当面表态。把我们的事情定下来,我们的事情就挽救回来了。如果。我没有去把事情表态定下来。我们之间的事情,就无法挽救回来了。这一双鞋垫,她就算是赠送给我,作为我们之间的一种纪念品,她另外接交男朋友了。为什么。我拿着鞋垫的时候,没有想出来。张玉芳。送这双鞋垫送给我的意思,她确实聪明。我为什么头脑这样笨,没有想到立即去找她,把我们的事情表态公开呢?
一会。大嫂又回来了。她来到杨文军屋里。杨文军急忙收起鞋垫。大嫂看到杨文军,坐在桌子前目瞪口呆。
她说:“下午收工的时候。我听到李家院子,小张隔壁的人说,小张前几天。耍了一个男朋友。是合州沙平乡,石堰大队的人。比你要矮一点,人也不怎么样。在合州城边。前天上午。男朋友来接小张,到男朋友家去了。”
杨文军说:“我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嫂又说:“老么。你不要生气。人家等了你两年多,年纪也大了。生产队的人,对她也有很多风言风语。一个姑娘家。那里承受得了嘛!你这里也没有结果。生产队的人,议论她这么多。她也只有急忙去找一个男朋友。都怪杨二娃的爷爷。要你去当工人。要人家等了你两年多。你工人也没有当成。结果。小张也走了,真的是两头失利。”
杨文军。是一个非常顽强的人。他控制住感情。
他说:“没有什么,事情本来也是。小张。等了我两年多,还没有结果,年纪也大了。生产队的人,又是风言风语也多。也应该让人家去了。”
大嫂又说:“我给杨二娃的爷爷说了两次,你和小张的婚姻事情。他总是说,你们去给张玉芳家人说,再等一等。你想嘛!人家已经悄悄地,等了你两年了,也没有公开,年龄也等大了,事情也没有成功。一个姑娘家年龄大了,还没有男朋友,生产队的人风言风语又多,那里承受得了嘛!”
杨文军说:“是呀!一个姑娘年龄大了,还没有男朋友,人家就认为姑娘不正常,就会有很多的议论,人言可畏。姑娘是承受不了的。”
大嫂。又去把小张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当时就傻眼了。母亲又到,父亲那里吵了起来。
母亲对父亲说道:”你要么儿当工人,等了两年的时间。工人没有当着,张玉芳又等杨文军,人家也等了两年多时间,也没有等着。人家已经耍了男朋友。你的么儿又怎么办,搞得两头失利。”
父亲听到后。非常生气。他大骂王治国。
他骂道:“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东西,你还骗起师傅来了。开始。你说得好好的,热水瓶厂。招一个工人就是师弟。得行没有问题,只是等一段时间。等了两年多的时间了,没有落实下来。不是这样的话。么儿。早就和张玉芬结婚了。孙子也多一个了。整得杨文军两头失利。”
母亲说:“还不是怪你。相信王治国。这一下。么儿的年龄也大了,张玉芳也走了。漠把么儿气死了。你看怎么办嘛?”
父亲急忙说:“看来王治国那里的事情,不得行了。么儿的年龄也大了。张玉芳也走了。赶快去找媒人,给儿么去提亲。明天就去。”
母亲说:“周围好的姑娘都走完了。到什么地方去说嘛?”
这时。大嫂叫大家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说什么话。第二天。母亲去找媒人。给杨文军提亲。杨文军。这几天。也没有收购鸡蛋,在生产队做农话。
三天后。杨文军。去生产队做农活。中午下班的时候。杨文军收工回来。刚刚到家后门口。母亲看到杨文军回来了。她急忙来到杨文军跟前。
母亲对杨文军说:“你过来我给你说,今天上午。媒人带了一个姑娘来。在你的房间里。姑娘长得不错,还是很漂亮。皮肤白白的,你看了就同意嘛!你的年龄也不小了。听母亲的话。”
杨文军笑着说:“我人都没有看到,看了再说嘛!”
杨文军。放下锄头来到屋里。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姑娘,坐在桌子旁边。他们两个人看到杨文军来了。站了起来。姑娘大约一米六。皮肤白净,细腻,长头发。穿一身浅蓝色衣服。杨文军认识媒人。她是本大队四队的人。人们叫她刘媒婆。
刘媒婆。笑着对杨文军。
她说:“杨先生。我给你带了一位姑娘来,二十二岁了,马上就可以办手续。你看人家好漂亮哟!皮肤又白又嫩,眼睛水灵灵的。做事情又能干,脾气又温顺,和你品配得很。你看怎么样?”
杨文军笑着说:“姑娘漂亮能干就好。你们坐下说话嘛!“
他们坐下后。刘媒婆又笑着对姑娘。
她说:“杨先生。是部队医院转业的,人又高又标志。家庭条件又好。六间大瓦房,两间草房,农村只有两弟兄。大姐,三哥,妹妹都是工人。父亲退休,有八十多块钱一个月。这么好的条件,你看就把事情决定下来嘛!”
姑娘笑着说:“要得。我同意。”
刘媒婆。又笑着对杨文军。
她说:“姑娘姓陈。铜溪镇的人。家里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兄弟。姑娘算得上漂亮,在他们那里,是数一数二的姑娘。如果。你同意的话。马上就可以办手续结婚。年龄是到了的。”
杨文军说:“先交往一段时间,互相了解一下。”
一会。母亲又来了。她看了看姑娘。母亲笑着对杨文军。
她说:“姑娘要得人也漂亮。皮肤又白。看样子做事情能干,年龄又是到了的,同意了嘛!接着就可以,把你们的事情办了。”
一会。大嫂也来了。他也看了看姑娘。她也笑着对杨文军。
她说:“老么。姑娘这么漂亮要得。你就同意了,你们就去办手续。把事情办了,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杨文军问小陈:“你读了多少书?”
小陈说:“我只读了初小。”
大嫂笑着说:“老么。现在的姑娘。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只要人漂亮,做事情能干就行了。”
母亲也说:“不要挑来挑去的了。你的年龄也不小了。就同意吧!”
母亲。大嫂都来劝说杨文军。杨文军又看了看姑娘。心里想。这个姑娘。全面比较张玉芳,是赶不上她。也算是可以。自己年龄也大了。就同意了吧!
杨文军说:“我同意了。”
母亲。大嫂,哪位姑娘,媒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