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据俱舍本论。即前偈是。今后言论本一十六卷。未详所以 阿毗昙心十六卷(或十三卷)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译(第一译) 杂阿毗昙十三卷东晋沙门法显共觉贤译第一译 杂阿毗昙心十三卷(根本十卷续成十三或十四卷)宋外国沙门伊叶婆罗等译第三译
(右长房录云文帝代外国沙门伊叶罗译至择品缘碍未竟遂辍后求那跋摩续译都讫成十三卷见高僧传房录之中伊叶波罗及求那跋摩各存其本唐内典录及翻经图同此今以求那跋摩但续前阙更不再翻前后各存理为不当今合为一本其第四译见流行者长房录云宋文帝代天竺沙门僧伽跋摩元嘉十年届自建业善律藏明杂心道场慧观以跋摩妙解杂心讽诵通利先三藏等虽复译出未及缮写更请重翻宝云传语观自笔受一同及讫故知见行之者是其后本)
前后四译一存三阙 三法度论二卷(或云三法无论字)符秦天竺三藏昙摩提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犊子道人问论一卷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单本) 须跋陀罗因缘论二卷周宇文氏天竺三藏耶舍多等译单本 六足阿毗昙一卷僧祐录中失译论今附宋录
圣贤集传阙本
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修行道地经七卷(或云顺道行经或六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
右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僧伽罗刹集二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付法藏经六卷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第一译 付法藏传四卷元魏昭玄统释昙曜译第二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阿兰若习禅经二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二译)
右与坐禅三昧经同本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菩萨诃欲经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那先经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五门禅要用法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修行方便经二卷(亦云修行方便禅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单本
右此修行方便经。详其名目。与达摩多罗禅经合是同本。而彼禅经亦名修行方便经。是东晋代觉贤所译。佛大先造。先罽宾人也。觉贤之师。贤与支谦相去一百四十年。佛大先彼未出。配为同本。或将未当。故为单译 禅法要解二卷北凉安阳侯沮渠京声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思惟要略经一卷(或直云思惟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十二游经一卷西晋西域沙门强梁娄至译 十二游经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二存一阙 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一卷(或无经字)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第一译 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一卷(或云阿育王怒坏目因缘经)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三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姚秦建初六年辛卯佛念共难提出坏目因缘经。二人共出合是一本。二处俱存。或恐误也 法句经二卷(或云法句集)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法句经四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
右与法句喻经同本。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迦叶结集传经一卷(或无传字亦云迦叶结经亦云结集戒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迦叶结集戒经一卷晋沙门释嵩公译第二译
右前后三译一存二阙 婆薮盘豆传一卷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出翻经图第一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请宾头卢法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第一译出内典录)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阿毗昙九十八结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单本 耆阇崛山解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单本 佛游天竺记一卷东晋沙门释法显译(出僧祐录单本) 经律分异记一卷(或云戒律)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单本) 请圣僧浴文一卷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单本 第一义五相略集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单本) 杂譬喻三百五十首经(祐云譬三百首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单本 翻外国语七卷(一名俱舍论因缘事一名杂事)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单本 修禅定法一卷东天竺三藏真谛译单本 庾伽三磨斯经一卷(译言修行略一名达磨多罗禅或云达摩多罗菩萨撰禅经要集后汉失译) 梵音偈本一卷(旧云胡音)(后汉失译) 赞七佛偈一卷(后汉失译) 但和尼百句一卷(后汉失译) 五言咏颂本起一卷(一百四十二首)(后汉失译) 道行品诸经梵音解一卷(旧云胡音)(后汉失译) 法句譬喻经一卷(祐录云凡七十事或无喻字)(后汉失译) 杂譬喻经八十卷(魏吴失译) 道地经中要语章一卷(或云小道地经)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数练意章一卷(旧录云数练经)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安公云上二经出生经祐按今生经无此章名 悉昙慕二卷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吉法验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口传劫起尽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打揵抵法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附西晋录 杂譬喻经六卷(或云诸杂譬喻)僧祐录中失译今附宋录 譬喻经一卷(祐云异出更有一本今且存一)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杂譬喻经一卷(凡十一事)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都计小乘经律论。及圣贤集传阙本者。总七百五部。一千一百五十七卷。旧六百九十八部。今加七部。合计七百五部。旧一千六百六卷。今加五十卷。合一千六百五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