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三国演义》前半部书中,对其的描写并不多,但却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其言行对故事的发展变化产生过较为重大的影响。此人识大体、明大义、忠心耿耿,惜未遇明主,结局令人惋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关键时刻能明辨是非。陈宫是本书中唯一真正捕获过曹操的人物。当时,曹操行刺董卓未果,被董卓通缉。曹操逃至中牟县时,被时任县令的陈宫所擒。
陈宫听曹操“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后,认为曹操为忠义之士,果断弃官随曹操一起逃亡。在夜宿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吕伯奢家时,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实际是吕伯奢吩咐家人宰猪相款。但曹操疑心过重,“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两人急出庄上马而行,路遇吕伯奢买酒和果菜而来,曹操又挥剑砍吕伯奢于驴下。曹操的解释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由此,陈宫对曹操的看法发生变化:“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杀曹操,又想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于是,他果断弃曹操而去。就陈宫“捉放曹”来看,此人明理晓义,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毅然与“奸雄”曹操划清界限,真乃君子所为。
其次,忠义可嘉。陈宫在辅佐吕布后,始终忠心耿耿,屡次为吕布出谋划策。濮阳城设计险些杀了曹操,又出谋夺取了徐州。可惜吕布勇而无谋,多不采纳陈宫的劝解和谋略。即使吕布不堪扶持,陈宫仍未弃之。书中第十九回,讲述陈宫在白门楼遭擒后慷慨就义的情节极为精彩:
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伸颈就刑。众皆下泪。
此段描写,衬托出陈宫忠义正直、坚贞不屈的形象,着实让人敬佩。
综上所述,称之为君子,并非言过。可惜,像陈宫这样的君子实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