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着想,彼此都觉得商人多奸诈,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结果伙伴就会由合作转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往往是忽略了交往中的细节的结果。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
而更不好的是人们关系亲密之后,使得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但是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的时候,就有怨言。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也不可时有时无,做一个有"手腕"的人就要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而且是要从小处细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
9、大智若愚者人缘广
俗话说:"大智若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有智谋的人保护自己的一种处世计谋。
过于聪明的人,常是别人猜忌的对象。因为任何有所图谋的人,都有可能从事情刚开始筹划时便被识破。一旦发现有人独具慧眼,那么为了保全自己的一切,必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加以掩盖,散布流言,捏造罪名,甚至谋杀。历史上古今中外,这样的事多得不胜枚举。所以一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般都采取"守拙"的方法,以保护自己,那种聪明全露在外面的行为实际上才真正是愚蠢的。
大智若愚的计谋表现各不相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以下列原则作为自己实施"大智若愚"计谋的开始:
(1)不要滥交危友
古时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一只蝼蛄救了一只蝉,蝉十分感激地说:我的子孙万代都会感激你。蝼蛄说:你的生命短暂得就像早上的露珠一样,还讲什么子孙万代呢?
这个故事可看作是滥交危友的典型例子。人们在交往中往往只看到近利而不去考虑未来,这样交友结盟不是将自己置入危险之中吗?可见危友不可交。早在古代,大将军窦宪娶妻,国内各郡官员都去祝贺。汉中太守也想派人去,部下李命劝道:"窦氏恣意横行,他的危亡立等可见,希望您不交往也罢。"太守害怕自己不祝贺有祸,李命便请求自己去当使者。在路上故意耽误时间,还没赶到,便得知窦宪被诛杀的消息。所以缓交危友,可以说是保命的第一需要了。
(2)愚术不愚
古代有一个国王很爱漂亮,但他自己却身有两残,缺一目外加少一腿。有次他心血来潮,要让画师给自己画像。第一位画师是个老实人,他规规矩矩地画出了国王的真面目--又瞎又瘸。国王看后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个可恶的画师竟敢把我画得如此丑陋,真是该杀。"于是这个本分的画师被杀害了。
国王不甘心,又找了一个画师来画像,这个画师知道了前面那个同行的悲惨结局,再也不敢照实描绘国王的缺陷了。他在画布上画了一个双眼明亮两腿矫健的国王,心想这下国王该满意了吧,结果国王又一次大发雷霆:"这难道还是我吗?"这个画师也没逃出被杀害的命运。这下国王的画师们谁都不敢再给国王画像了,没想到有个小画工自告奋勇地说他能画好,大家都替他捏一把汗。小画工画啊画啊,最后,国王的肖像终于完成了。这回国王看着肖像笑了,夸小画工真是个聪明的人。
小画工是怎么画的呢?他既没有像第一个画师那样把国王的缺陷完全表现在画布上,也没有像第二个画师那样不顾实际妄画。他画的国王是这样,侧身骑在马上,残缺的那条腿隐在马鞍的后面,双手举着猎枪,眯着一只眼在瞄准,而这只眼正是那只瞎眼。画面上是一个英姿勃发骑马打猎的国王,看不出任何缺陷,可谁也不能说他像第二位画师那样改变了国王的本来面目。
小画工的确是聪明人,他采用了既不全真也不全伪的"愚术"方法,令挑剔残暴的国王也没有话说。
大智若愚的谋略是许多人赖以自保的有效计谋,表现为隐藏自己的优点而暴露自己的缺点,但现实生活中,却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宁愿隐藏自己的缺点而使自己变得可笑。
春光明媚的一天早晨,和煦的阳光撒满大地,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无怪乎看见有一位等汽车的老人拿着把笨重的黑伞时,安德鲁斯先生感到惊讶了。
他问老人:"您认为今天会下雨吗?""不会下",老人答道,"我想是不会的。""那么,您带雨伞遮太阳吗?""不是,我干嘛要拒绝春天的阳光呢!"
安德鲁斯先生迷惑不解地瞅了瞅那把伞。"我老啦,腿脚也不灵便了",老人忙着解释,"可我不愿旁人看着我拄着手杖,说我是可怜的老头;于是我就以伞当手杖,晴天也带着它"。
老人继续在和煦的阳光下拄着雨伞行走,在他的身后,不断有人在说:"瞧!那人有多蠢!"
(3)不可聪明过度
齐国的隰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视野都很畅通,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田成子当时也没说什么,隰斯弥回到家里,叫人把树砍倒,没砍几下,隰斯弥又不叫砍了。他的家人问:"您怎么又这样快改变主意了。"隰斯弥答道:"谚语说,知道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现在田成子将要干一件大事,事情非同小可,而我却表现出我能够在精微处察觉事情的真象,那我必然会有危险了。不砍倒树,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别人的隐秘,那罪过和危险就不得了。所以我才决定不把树砍倒。"
10、多点人情味才有好人缘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假如你的做人准则里只存在争、抢、夺,那便失去了帮助你的人,众人尽可能地远离你。不用说有人帮你,若有人理睬你已经是给面子的事了。所以,做人必须要有点人情味,该留情面时就没有必要让人下不来台。人之相处,以和为贵,以情义为先。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找他人算账,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他都恨不得让别人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才能解自己心头之恨。这样的人可以被看作是个无情无义者,确切地说是没有人情味。试问谁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谁愿意帮助这样的人呢?
任何人在工作生活中都脱不了人际关系这张大网,在办事过程中,处处为他人留些情面,别人也会保全你的面子,毕竟人活一张睑,树活一张皮。
一个农场主的牛偷吃了一个农夫的庄稼,农夫为此十分生气,没有通知牛的主人就擅自把牛杀了。农场主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决定与农夫去理论。
农场主带着一个仆人上路了,不巧半路上遇到了寒流,主仆二人全身被冰霜覆盖,差点冻僵。当他们到达农夫家门口时,出来迎接他们的是农夫的妻子,丈夫外出还没有回来,农夫的妻子热情地招待主仆二人进屋烤火,等待她丈夫回来。
农场主进屋后,发现农夫家简陋的摆设,农夫妻子消瘦憔悴的脸,还有六个躲在桌椅后面窥视他的瘦得像猴儿一样的孩子,他选择了沉默。
过了不一会,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主仆二人是冒着狂风严寒赶来的。农夫上前紧紧握着农场主的手,把他拉到了暖炉旁烤火。他的这一举动使原本想说明来意的农场主感动了,他又选择了沉默。农夫盛情地挽留他们吃晚饭。"不过,我只能请两位吃些豆子。"农夫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家里生活比较贫寒,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而且由于起风,牛没能宰好,所以......"
农夫的盛情令主仆二人难以推却。自始至终,仆人一直在等待主人开口向农夫为杀牛的事讨个说法,可农场主只跟这家人说笑,"正事"却只字末提,这让仆人有些不解。晚饭过后,天气仍然没有好转,农夫和妻子再三挽留主仆二人在家过夜。于是两人又在那里度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农妇为两人准备了黑咖啡、热豆子和面包,主仆俩吃饱后上路了。路上仆人责备农场主对此行来意闭口不提,农场主却若有所思地赶着路,在仆人再三追问下,说:"我本来想进门就狠狠地教训一下那个农夫,可是,后来我决定放弃了那个念头。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并没有损失什么,虽然我丢了一头牛,可是我却得到了世间难得的人情,我没有吃亏反而受益不小呢!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可以随便买到,可是,人情却花钱也买不到呀!人世间这个东西太少了。"
社会就是由各种矛盾构成的,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用过激的方式处理矛盾绝对不是一个好方法,伤了人情不说,还毁了自身形像。何不理智地去看待矛盾,加一些感情因素去面对矛盾呢?说不定矛盾中有你可以理解的成分。
人既然是感情动物,说明人有一定的人情味,凡事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番,思考一下如果你遭遇同样的事故,自己该怎样处理,然后再返回自己的角度看待该问题,事情自然会好办得多。这种做法体现了一定的人情味。
当你为了生计而奔波时,你会发现社会是如此的复杂,竞争又是那样的激烈,你会感觉到人与人之间除了冷漠便是竞争,是权利与利益的争夺。这时,不免会觉得现实无情。其实,主要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太少了。
随着社会商品化趋势的逐渐加剧,人情味儿显得更加珍贵。不论社会将如何发展下去,只要你慷慨地将人情味播撒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可能获得朋友的帮助、家人的关爱。在办事时,以人情作为调味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