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55900000004

第4章 难忘的初中岁月(1959年—1962年)

我今年已满60岁,按中国的旧式说法,已是“花甲老人”,回顾今生的这一甲子,不胜唏嘘。我们这一辈人中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磨难,在前30年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是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了解,也是想都想不到的,每当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有那么多的学习与事业发展机会,有那么多的生活乐趣,可以充分体现自我,由衷地感到生活在当今的中国年轻人是100多年来中国最幸福的年轻人。他们现在肯定还是会有许多忧虑,学习、工作、婚姻、购房……但有一样他们是不用担心的,那就是——吃饱肚子。

1959年,我小学毕业,考入了当时的成都第21初级中学,21中位于成电的校门口附近,所以同学大都是成电的教职员工子弟以及东郊企业的子弟。由于从小就生活在大学的围墙里,无忧无虑,不知天下还有疾苦,更不懂世事艰难,但随着我进入初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现在要回顾一下那段历史,50年代自朝鲜战争结束,中国正处于一片欣欣向荣的建设高潮,社会安定,物价稳定,每个人都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当时的口号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年轻人都向往考大学,学习工科以建设祖国。1958年,疯狂的运动开始了,那就是——大跃进。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认为靠行政命令、群众运动就能在短期内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提出了要超英(国)赶美(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所有生产资料像土地、牲畜、家具统统归公,农民各家各户都不开伙,集中到公社食堂吃饭,而且不收费,敞开肚皮吃。记得当时学校考试,有一道题是“人民公社有什么好处?”答案之一就有“吃饭不要钱”。庄稼也不种了,去“大炼钢铁”,为什么呢?因为要超英赶美,钢产量那年要达到1800万吨,钢铁厂生产不出,就号召全民炼钢,于是城乡到处建起奇奇怪怪的火炉,把各种铁器砸烂,用木柴与煤企图炼出钢来,炼钢是要用焦炭的,否则温度达不到,怎么能炼出钢呢?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没有人能说真话,否则就是政治立场问题。记得当时大学生挨家挨户,砸每家的烧饭炉子,取出铁质炉桥(当时没有煤气,各家都烧柴做饭)去炼“钢”,我母亲说,你砸了炉子,我们怎么做饭呢?好在学生们手下留情。可怜的是无数青山、千年古木,顷刻间被砍去炼“钢”,结果是炼出一堆堆无用的铁渣。除了大炼钢铁运动,各地的浮夸风开始盛行,当时有句口号叫“放卫星”(苏联在1957年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给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鼓舞很大),在城市各企业在“打擂台”(即自报完成产值任务的会议)会上,你报完成工业产值100万,我就报200万,他就报500万,上千万,上亿,就像现在的拍卖会,如果按兵不动不乱报,就是保守、右倾、不相信群众,而农村,原本只产几百斤稻谷的农田,变成了上万斤、10万斤甚至20万斤的亩产量,看谁的卫星放得高,《人民日报》上有张照片,成熟了的稻子,可以托起一个小孩!

而在这种疯狂与愚昧的气氛中,居然还有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跟上形势,还从什么光合作用、水分含量、土地成分等要素计算亩产万斤是可行的!既然亩产上万斤,公粮上交也就要成倍翻,大炼钢铁及全面铺开的各种浩大基本建设抽走了青壮劳动力,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无法收割,加上公共食堂敞开肚皮吃,农村那点积累哪里经得这么吃!粮食吃完了就吃种粮。到了1959年,全国(大陆地区)性的饥荒爆发了,从乡村到城市,食品的匮乏到了空前的程度,城市每人每月定量只有21斤大米,2两猪肉,所有的副食品都要凭票供应,由于票证太多,只有用编号,某号购香烟一包,某号购花椒一两。城市里有点保障凭票供应最基本的粮食,可怜农村在敞开肚皮吃了几天饱饭后,便陷入绝境。

我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于1959年进入成都第21中,开始我的初中生活。刚进入初中没几个月,我家里又发生了变动,原属高教部管辖的成电在那年被划为由国防科委管理,也就是主要为国防工业服务,我父亲是无线电系(后改为2系)的系主任,家里有众多海外关系。原重用我父亲的院领导又被打成右倾分子,受重用的知识分子一下变成被怀疑的对象,自然不再适于在成电任教。最初通知我父亲调到东北齐齐哈尔一个机电学院,我父亲当时已50多岁又是南方人,到冬季可达零下几十度的地方工作,怎么吃得消,经反映后,上面决定调是一定要调走的,但可换个地方,调到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床厂附属的一个中技校,当时打了个“机电学院”的牌子(也是大跃进的产物)。我父母离开成都,我怎么办?父母考虑到那时德阳的中学教育质量不如成都,决定把我留在成都,继续在21中学习。这就意味着我将离开家庭的呵护,在学校做寄宿生,当年我12岁。父母在离开成都的前一天下午,专门到学校我的寝室看看我睡的高低铺,摸摸我睡的床垫(草垫上铺一床薄棉絮),又找到我的班主任张老师(一名复员军人,人很正派)再三拜托。时隔近半个世纪,父母对我的那份关爱之情,历历在目。

在饥荒年代住校,首当其冲的就是吃不饱,其他同学都有家、有父母照顾,无论如何总要好一点,记得当时每人每月定量为21斤大米,每天为二三三,即早上二两,中午和晚上各三两米饭。现代青年要控制体重,减肥,认为应该够了呀!要知道那时每人每月仅二两猪肉,二两菜油,分摊到30天,每天没有什么油花花,长期下来,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就算某天能猛胀一顿(例如假期回家吃菜稀饭),也只是“胀”的感觉,而没有“饱”的感觉。处于发育期的我更是觉得哪一天有饭能吃饱,那才是天下最大的幸福。当时在学校食堂,是用一搪瓷盆蒸饭,分量够不够,学生也无从知晓,反正饭是软中带稀。蒸好后炊事员用一个竹子做的格子,把饭按成扇形的8份,搭伙的同学8人围成一桌,都是一群小饿鬼,都希望自己那份最大。用钢笔在饭桌上飞转一下,停下来笔头指向谁就成了第一个切饭的人。可以选看上去最大的那份。不但如此,在用竹刀切饭团时把竹刀往两边略带倾斜,这样得到的分量会更大些。第一位切完后,依次类推,可怜的就是最后那个人,他的饭团不但从上看面积最小,而且两边都遭到切割,像一块三角形倒立的西瓜瓣,在盆中几乎都立不稳了。所以,下课铃声一响,我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直奔食堂,避免当最后那名倒霉鬼。为此,还受到不少同学嘲笑!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在终日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为了吃什么花样都有。现在想起来都是笑话,当时,不知哪位科学家发明,说是小球藻蛋白质有多少,营养怎么高,可以食用,什么叫小球藻?就是找一个大玻瓶,撒泡尿进去,加上水,在太阳下晒几天,就会有一绿色藻类长出来,把它过滤出来,就是小球藻了,无奈分量太少,像一些绿色粉末,怎么充饥?又提倡什么瓜菜代粮食,甚至用树叶代粮,还开现场会交流。市教育局来了一帮人,学习吃什么呢?把嫩桑树叶用面粉裹上,放到油里去炸熟,当然好吃,但本来就是大饥荒,哪里有面粉与油去炸呢?可见什么现场会造假之风是有传统的。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某次打牙祭时啃剩了一块骨头,为了物尽其用,在每次蒸饭时(老师是自己拿米交给食堂代蒸饭)都把那块骨头放在饭上,企图把剩余的油脂再蒸出来。问题是那块骨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利用,变成了一块毫无油气的钙质,终于有一天炊事员忍无可忍,把那块骨头扔出了厨房。

学校为了改善生活,还自己喂了几条猪,但人都吃不饱,哪有什么残羹剩饭给猪吃!可怜那几条猪瘦得像狗一样,几根肋骨都数得清。学校要我们学生去“打猪草”,即外出给猪割青饲料,猪又不是牛,不吃草,只有去农民地里偷几根萝卜回来交差,常常是交一根萝卜给猪吃,自己吃一根填肚子,还要冒被农民追打的危险。

最麻烦是星期天,学校是不开伙的。我就只有自己用一个罐头盒,加点米进去,找点树枝,自己蒸点饭吃,菜是没有的,用家里带的用少许菜油炒的盐撒在饭里当作下饭菜,弄得与小叫花子一样。除了这些,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自己洗衣服、缝被子,现在想起我都不知道当时是怎样过的。

那么当时社会上又是什么状况呢?由于户口制度,农民也不能进城,社会治安也还良好(至少在城里是这样),很少听见有抢劫杀人的恶性事情发生,深更半夜在街上行走也没有人来抢包。最多是在街上边走边吃馒头会给饿得发慌的人抢去而已。我有一次生病在宿舍未去上课,突然溜进一个面带菜色的人,抱了一床同学的被子就走,我追出去,吼一声,你干什么!那人也不跑,把被子往我怀里一塞,连说:“你拿去,你拿去。”想来也是一个饿昏了的人。现在连人民币都有制假的,但那时图案简单的粮票及大量副食品票证,还没有听说有制假的。

由于营养不良,不少人得了浮肿病,这种病先是腿部发肿,手在小腿上按一下就会有一个个窝,最后全身浮肿,人就死了,其实治疗很简单,加强营养,吃饱饭就行了,所以药房里有一种叫“康福散”的东西(也不是药)卖,成分就是细米糠、黄豆粉及少许蔗糖,搅成糊糊吃,只不过价格较贵,还要凭医生证明。

那么饭店里卖什么呢?当时所有馆子都为国营,再小的苍蝇馆子也是“区属国营企业”,由区饮食公司管理,卖的是“烩饭”。即一碗用水煮的半稀饭,上面油花可圈可点,要不就是白饭,菜是一点像空心菜之类的青菜,二两一碗,粮票照收。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四川还出了一个使老百姓雪上加霜的事,即一夜之间突然宣布四川省地方粮票作废(当时粮票分为地方与全国两种),使千省万省而节余了一点粮票的百姓欲哭无泪。可见当时缺粮情况之严重。但在这种情况下,对政府的各级领导,知名人士,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有一些食物配给,如:国家级领导人每户每天保证了一斤猪肉;部长级每月另有4斤猪肉;行政17级—13级的行政干部每月就只有2斤黄豆、1斤白糖了;一般百姓就只有自己设法,如那时新疆、西安地区情况较好,不少人就跑新疆去寻活路,比如我认识的一位乳业界的老板,家里成分不好,当年就从山东跑去新疆,为吃一口饱饭,从做大饼开始,多年奋斗下来,现在已是资产上亿的大老板了。而西安食品供应较成都好,不少成都人来往于成都西安之间做点小生意,但当时也是违法的,称为“投机倒把”。所以,老成都都知道,说某人“跑西安”,就是“投机倒把”之意。记得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商店里有些糖果点心出售,称为“高级糖”及“高级点心”,所谓高级糖只不过是现在都看不到有卖的最次的硬糖,每斤5元钱,几乎是当时一个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而高级点心就是加了点糖的面饼。不是一般人所买得起的。

初中岁月,除了饥饿回忆之外,也有许多趣事。记得我们的英文老师是个“右派”分子,学校不准我们叫他“老师”,而只能称作“先生”,但叫“先生”有点别扭(1949年以后大陆已没有某先生称呼,都叫同志),学生直称为“teacher”,这位teacher教书认真,我现在英文还能张口“胡说”,还是那时打的底子。另一位老师当过我们班主任,名为高天寿,学生私下取了外号叫“矮地胖”。不过这位“矮地胖”对学生挺好的,现在也不知还在不在(正是由于这个外号,我才记住40多年前这位老师的名字,其他的都不记得了)放学后,其余同学都回家,为数不多的住校生或是打球,或是到附近小河里游泳。晚上睡觉前讲鬼或是带点色的故事(一般是年纪较大点的学生),要不就唱歌。我记得男生一唱歌,隔壁本来叽叽喳喳的女生寝室便安静下来在偷听呢!肚子虽饿,但一帮初中男生调皮捣蛋的事还不少。我还做了个矿石收音机(现在年轻人不知矿石收音机为何物,即用一块晶体矿,卡一个细针在上面,拨动细针至矿石某点,再外架一个天线,配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就可以收到电台的广播了,挺有趣的)。

1962年下半年,当时的成都大学(即现在的西南财大)要办理科,设有物理、化学及数学系,上面又把我父亲从德阳调回至成都任该校物理系主任,这样,我父母又回到成都。同年9月,我又考上成都的三大重点中学之一成都九中读高中,加上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粮食及副食品供应大为改善,结束了我的“小饥民”生活。

所以,几十年来,我从不浪费粮食,最不能容忍员工在食堂倒剩饭,甚至在请客应酬时也希望大家吃完饭菜或是打包带走,这些习惯都是来源于那段艰苦的日子。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不是“人上人”,也不想做“人上人”,只想平平安安自由自在过一辈子。但吃苦的经历对一个人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我们改一下这句名言:“吃得苦中苦,方为做事人。”尤其现在年轻人,独生子女多,一生下来没吃过苦头,什么事都得顺着他,以后怎么面对这个竞争的社会!我真是担心。

希望我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也希望大家事业有成。更庆幸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走上了富强之路,1959年至1962年的这段经历,永远不会再发生了。

同类推荐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名战地医生从事无国界医生的志愿者经历,其中以三次叙利亚之行贯穿前后。书中对他和其他战地医生们救治和帮忙转移伤患的种种事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战地医疗背景下的人性百态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书中控诉了战争的无情和对平民的巨大伤害,其中对各种残忍的袭击手段和拼命所受的各种伤害的描写令人震惊。文章的最后讲述了作者为帮助在叙利亚工作的医生同事们逃离战火,与各方协商沟通停火事宜,最后说服俄方达成停火协议,成功帮助人员撤离阿勒颇。作者从单纯对战区平民遭遇的同情和对战地医疗环境的渴望转变为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并利用有限力量做出行动,反映了一名战地医生在经历了多次生死危机后的心路转变,表达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当今世界人民对和平环境的诉求。
  • 石评梅精品集

    石评梅精品集

    石评梅是民国才女之一,但英年早逝。本书收录了她有代表性的作品多篇,以让读者领略石评梅作品的风采。
  • 我们还会再见吗

    我们还会再见吗

    人生多戏谑,世事总无常。缘聚缘散,离别无可避免。本书精选50首英文离别诗,收入约翰·多恩、罗伯特·彭斯、济慈、雪莱等著名诗人的代表诗篇,配以优美的人声朗诵和别有意境的内涵设计。
  •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热门推荐
  • 一场蓄谋已久的盛宠

    一场蓄谋已久的盛宠

    遇到她,他便开始泥足深陷,他成全她所有的心思,为她化解了所有危机,却不想,换她一句居心叵测!——————那年,是谁将两枚硬币黏出两个花面,抛起来明媚了她的天空,给她看她想要的天意。彼时,她又对着谁埋怨:“顾琛霖,八年前你为什么要出现在那个楼梯口,明明救我的根本不是你!”是徐寒,一直都是徐寒,那句我爱你,他不肯说,她也真的不肯信!全世界都知道他爱她,只有她罔顾他的心意,自己的心意。谁说,沉溺在仇恨中的那七年,她不曾后悔呢?
  • 沧海楼

    沧海楼

    北境,伏龙江畔。朔风呼啸,卷起江面层层积雪,把这天下裹挟成一片苍茫混沌。待漫天雪雾飘零落定,江面上荡悠悠划过一叶扁舟,船首一人如老僧入定,草笠蓑衣,手执长竿,仿佛这苍茫混沌的天下与他并无半点干系。“天地苍茫,世事难料,也不知这雪几时停了。”船内一人忽然说道。“待他停时,他便停了。”这声音甫一出口便被风雪吹散在天地间,仿佛从四面八方钻入那顶破烂的船篷。“北境战火不休,苍狼铁骑攻势愈烈,尚不知鹿死谁手。”蓑衣人无言。“前日哨探来报,星罗岛那位阎罗终究起兵了,只怕不日便可列阵于望海州下。”蓑衣人亦无言。“天下如棋局,你我亦不过是这局中棋子罢了。”“世间皆是局中人,唯有一人为看客。”蓑衣人手中的长竿兀地一颤,“若要破此困局,非要此人执棋不可。”“此人是谁?”“沧海楼,陈亢。”
  • 奥术神座

    奥术神座

    “知识就等于力量。”“所谓神,不过是强大一点的奥术师。”带着一大堆知识的夏风穿越而来了。
  • 魔尊王妃不简单

    魔尊王妃不简单

    莫名其妙的就穿了,还要嫁给一个人尽皆知的智障。智障也就算了,好歹好糊弄,相处久了却发现,这哪是智障,分明就是腹黑帝。传言是智障怎么还这么受宠啊?!受宠也就算了,怎么这王爷还双重身份,还是魔界终极BOSS…简单爱上也就好了,但又是阴谋一场…怎么这么纠结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子的奉食妃

    太子的奉食妃

    繁花漫天,嶄国后庭,麟趾高台,胡旋乐声起,声声激荡。裴氏之乱,重生宠妃舞起,步步夺心!一方玉盒,一块后玺,一词朝朝暮暮,一生一世至此一双人而已。【正剧版】:上一世,倾国尤物乐伎胡女郦媐仿如权贵的精美礼物,在被霸主国、权贵之间赠来送去,郦媐一心倾慕纪闵,却落入嶄国太子裴涣裎手中。霁国亡后,郦媐为情人纪闵辅助岐王宫变给裴涣裎下毒,在岐王逼宫造反之夜,郦媐却被乱箭射死了,骨灰被裴涣裎封存玉盒中日夜相随。三十九年后,燚帝裴涣裎驾崩,玉盒被神秘力量触发运转,郦媐得以重生在十三岁入霁国平城、踏上名伎之路的这一年。嶄国太子不是要开创霸主大业吗,随他统一天下去吧!樱欢抒不是要当嶄国未来的皇后吗,随她当去好了!纪闵不是把她当洪水猛兽要娶贵族小姐吗,小女子祝你们幸福!岐王不是要篡夺帝位吗,您老呐慢慢儿玩!这一世,深谙女配之道的郦媐发誓要躲得远远的,攒钱养老混吃等死,争做路人甲,拒绝围观成炮灰!咦,等一下,裴涣裎你不是高高在上冷傲无情霸道的嶄国太子吗?【欢脱版】:这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正向玛丽苏小白文,还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爱恨情仇荡气回肠宫斗文?等一下,你说什么,男主不爱女主?所以其实反派男配还是个基佬?传说中的美艳恶毒女配已经震惊在麟趾台。
  • 末日系统来临

    末日系统来临

    从数万人的试炼空间中提前知道末日的信息,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宋河能做出什么准备,又能在这末日中存活吗。
  • 翱翔篮天

    翱翔篮天

    当少年们都为了一颗篮球而热血甚至疯狂,你必然会极度的想要目睹他们会在球场之上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满级账号在火影

    满级账号在火影

    大蛇丸望着试管中倒映在轮回眼中的自己,脑海中回忆的却是行木将朽倚靠在枯木旁的扉间。“我向您承诺。”开创木叶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最后我会...毁掉木叶这个庞然大物。这个世界需要查克拉,需要忍术,唯独不需要忍者和忍村!所以扉间大人(老师),请您去死。并非爽文,题材构思许久,波澜壮阔的火影世界展现在眼前。
  • 星辰大陆之废物七小姐

    星辰大陆之废物七小姐

    君洛黎一朝穿越,却来到了陌生的世界。她想尽办法回到现代,可终究是一场徒劳。好在有着几个值得信任的伙伴,她也放弃了。可是,某座冰山也太冷了吧!
  • 霉妃瑟舞

    霉妃瑟舞

    她是商贾之女,克死三任相公,被人称作黑寡妇。他是先皇后嫡子,嫁给他的女子都离奇死亡,被人称作孤寡星下凡。然而两个人一天完成了求亲下聘娶嫁,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黑寡妇PK孤寡星,看谁先克死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